挖掘及發揮廟宇文化特色

帶動旅遊和文化傳承
22/07/2025
2756
收藏
分享
帶動旅遊和文化傳承

2025年,正值「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二十周年,由22座歷史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共同構成澳門歷史城區的核心區,彰顯了中西方文化共融的特色。在歷史城區當中,有包括媽閣廟、關帝廟、哪吒廟在內的中式廟宇,具有悠久歷史底蘊和傳統文化特色。除此以外,更有大大小小數十座廟宇廣泛分佈各區,並衍生出本澳獨特的廟宇文化及節慶活動,包括「觀音開庫」、「關帝誕」、「哪吒誕」等等,形成了較為濃厚的鄉土民俗文化,是本澳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然而,本澳廟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相對有限,轉型和推廣工作尚需加大力度推進。

筆者認為,本澳的中式廟宇數量眾多,歷史悠久且各具特色,應深挖各個廟宇背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提煉當中的特色神明和傳說故事,創作畫冊、短片、沉浸式劇場等,多渠道加大宣傳提升知名度,例如哪吒廟,可與當下大熱的哪吒電影進行聯動,將IP形象融入周邊社區進行美化,並打造廟宇衍生品及文創產品,帶動文化消費,提振社區經濟活力。

此外,近年文化深度遊成為了新趨勢,旅客樂於體驗當地歷史人文特色。政府可進一步串聯各個知名廟宇,打造廟宇文化巡禮路線,開設廟宇建築、宗教民俗等主題的研學課程,並在賀誕、巡遊等節慶盛事期間推出互動體驗活動和文化市集,吸引更多旅客參觀並了解本澳的多元廟宇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習俗的創新性傳播傳承。

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政府部門十分重視,共同落實了多項工作,包括制定《文化遺產保護法》和《「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成立文化遺產委員會,落成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成效值得肯定。在保護廟宇和文物的同時,亦要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歷史故事並加以運用。澳門的多元廟宇文化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價值,可與旅遊產業、數字科技進行有機結合,發揮「旅遊+文化」效應。筆者建議政府,除了現有的VR線上導覽及講解外,可考慮結合更多數字化科技,與時俱進推動本澳廟宇智慧化服務和管理,既能豐富旅客的歷史文化體驗,亦能創新文旅發展路徑,為提振社區發展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注入新動力。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