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堅離地」

社會怨氣的由來
13/06/2017
24501
收藏
分享
社會怨氣的由來
社會怨氣的由來

上周六有一路氹新盤開售,與一般的新盤不同,該項目每戶建築面積達3,500平方呎,屬於市場罕見的特大單位,首批平均建築呎價折實10,000港元,入場價折實3,300萬港元起。雖然發展商提供了時期長且靈活的付款方法,但目標客群很明顯不是「上車客」或是普通的「換樓客」。能買得該類型單位的買家,在澳門現時的經濟環境裡仍大有人在,而對比鄰埠香港的豪宅盤,本澳同類質素的單位價格更是退後。

然而始終大單位買家佔本澳整體樓巿買家的比例不多,本澳樓價近一年升幅雖然不能與香港樓巿走勢比較,但是都處於升勢,而且巿場推售的新單位面積亦愈來愈細。香港屯門去年就有項目推出實用面積只有128呎的「絕細」開放式單位,比一個七人車車位略細,實在難以想像如此面積如何居住,但依然大有人在。同樣,澳門購買細單位的人愈來愈多,除了樓價上升負擔能力脫節外,更重要的是分支家庭的增加,獨立居住人士的增加,離婚個案的增加及海外留學情况的增加等。本澳近十多年間的經濟飛升,加上樓價持續攀升,令單位價格變得高昂,致使普通小市民均無力負擔,而發展商為迎合市場需求,近年紛紛改變策略,興建大量細單位去吸納客源。

地產界人士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供求失衡,買要趁快」,雖然可能會視為巿場銷售策略,但亦是道出事實。

本澳預計未來四年將有約13,000單位落成,每年約有3,000個現貨住宅單位提供給市場。然而現時每年至少有4,000個嬰兒出世,澳門未來的新增單位怎樣算也不足夠。政府遏止炒風固然重要,近年海外樓巿投資者可以說是絕跡本澳巿場,但本地具實力的投資者亦不少,而且足以影響整個樓巿走勢,小巿民想單靠己力「上車」實在困難。

雖然近期特區政府宣布減低非首置投資者的按揭成數,但在樓價仍高企,收入增長幅度一般的情況下,首次置業人士除了靠家人補貼買樓的情況仍沒有改變。或者特區政府可以在首置人士「上車」首期方面推出相應政策扶持,否則年輕一代的怨氣只會繼續增加,而新建的新盤如何再富麗堂皇,對本澳社會某程度上亦只是一個諷刺的存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