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澳門 體會內地高校生活

把握機會 向理想啟航
14/07/2017
65209
收藏
分享

本澳學生到內地高等院校升學,或多或少對內地的文化差異、語言不通等問題感到擔憂。三名在內地高等院校在讀澳門學生,接受本報訪問,分享他們在內地的經驗時,認為能感受不同文化,大開眼界,也毋須擔心要獨自面對困難,當地學生社團定會提供協助。

(左起)上海交通大學大四生陳嘉儀、華南師範大學大三生陳志滿 、武漢大學大四生劉健榮與記者暢談內地讀書情況。

武漢大學大四澳門學生劉健榮表示,中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更獲保送至內地名校,一開始對自己的程度甚有信心,但一開學便感受到內地「學霸」的威力,感到自己的不足,令他決心急起直追。他表示,雖然當初要適應文化差異及各樣的困難,但依然很榮幸在大學四年間能走出澳門,感受不同的文化,令他大開眼界。

在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就讀漢語言文學系的大三學生陳志滿表示,廣州與澳門的文化差異不大,但一開始也花上好一段時間適應宿舍文化及學習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他稱,由於系內的男生很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要與三名分別來自山西、新疆及中山同學同住,頭一年深深感受到大家的文化差異,例如新疆同學認為在宿舍內修甲是不尊重的行為等多個生活上的碰撞。最後,他學會只有互相尊重、多溝通,才可解決問題。

華南師範大學陳志滿(左)表示走出澳門令他大開眼界。

上海交通大學大四生陳嘉儀稱,最初面對最大壓力是語言不通的問題。她表示,自己只在小學學過普通話,起初與內地同學溝通,經常因普通話說得不好、聽不清楚而鬧出笑話。隨著自己慢慢適應及更多與內地同學溝通,陳嘉儀現時的普通話已大大改善。她又提到,自己同樣曾與室友生活習慣有衝突,但她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大家坦承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多包容對方。

上海交通大學陳嘉儀(前排左三)與同學相處融洽。

(中間行左二)上海交通大學陳嘉儀生活照。

三名師兄、師姐到內地高校就讀已有兩、三年時間,三人均有參與當地的澳生社團,更異口同聲表示,內地澳生的團結令他們感受最深刻。在武漢大學,作為當地學生社團負責人之一的劉健榮稱,或許因為大家身在異鄉,澳生經常聚會,大時大節更一起慶祝,形容是有第二個家的感覺。

內地高校保送生名額大增

澳生把握機會到內地名校升學

國家教育部為鼓勵澳門高中畢業生入讀內地高校,調整2017年內地高等院校招收澳門保送生政策,澳生升讀內地著名高校機會大大提高,最後共有1,200多名澳門保送生獲錄取,創下歷史新高。近年愈來愈多本澳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除了因內地高校學系選擇較澳門多元之外,名校眾多也是原因之一。澳生在內地高等院校升學,與來自不同省份及民族的學生匯聚,有助了解不同文化差異,感受不同文化,擴闊視野。

文化產業管理 澳門前景理想

三位獲保送到內地著名高等院校升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接受本報訪問時,對內地校園生活充滿期待,在國內傳媒領域中享負盛名的中國傳媒大學,今年有四個保送生名額,最終卻只錄取了勞工子弟學校應屆畢業生趙溢恆一人。趙溢恆表示十分榮幸,自己的興趣是電影及拍攝,老師鼓勵他到內地優秀的學校深造,修讀與自己興趣一致的文化產業管理。

趙溢恆坦言,當初自己「先斬後奏」報名「中傳」保送,並沒有知會家人,因深知家人不太想他修讀電影、文化類學科,直到確認獲取錄後才通知家人,幸好最後也得到家人諒解及支持。他稱,由於目前澳門政府大力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家人和自己都認為畢業後回澳發展的前景將會相當理想,所以對未來前景十分樂觀。

中國人應學習中國藝術文化

培正中學應屆畢業生梁子露對藝術研究充滿興趣,直到得知今年保送名額大幅增加後,得到校內老師鼓勵,她一次考試便成功獲保送至南開大學,修讀心儀的文物與博物館學。她認為,自己身為中國人,應到內地學習中國的藝術文化。梁子露提到,一開始向家人表態想修讀博物館學時,意外地家人十分支持,更全家合力為她準備面試、參觀不同的博物館「取經」及補習藝術史知識等,令她得到很大的鼓舞。

(左起)三名應屆高中畢業生梁子露、趙溢恆、陳顥鋒。

新文化沖擊 挑戰自己

即將入讀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系的粵華英文中學應屆畢業生陳顥鋒,一開始對到內地升大沒太大想法,直到去年底得悉中央音樂學院今年首度在澳招收保送生,對音樂有著濃厚興趣的他立即報名,最後更獲錄取。雖然他自覺琴技與很多內地生相比或「未夠班」,但認為到內地能遇到新的文化沖擊,可以挑戰自己,於是下定決心赴內地深造大提琴。他表示,很感謝報考過程中得到家人主動支持他發展自己的興趣,大提琴老師亦在報考前加緊幫他練習考試曲目,鼓勵他認真發展自己的興趣。

陳顥鋒將赴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大提琴,認真發展自己的興趣。

升學輔導老師 為學生提供升學支援

為協助應屆畢業生順利升學,各校的升學輔導老師連月來均不遺餘力,搜集最新的內地高校資料、組織學長回校分享經驗,務求向學生提供最全面的升學資訊。海星中學主任何力輝表示,去年有幸到內地深入了解當地高校的情況,過去一學年亦有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今年的保送名額大增,當中包括多間不曾接受保送的重點大學,澳門學生的升學選擇愈來愈多,坦言覺得他們很幸福。

他表示,作為教育工作者,起初有擔心成功入讀名校的本澳學生會追不上內地生的程度,得內地在讀澳生向一眾澳門老師分享他們的經驗,得知不少學校也有幫助港澳台生的相應措施,而大多數澳生也能在一、兩年內追到內地生的程度,於是便鼓勵學生到內地升學,嘗試修讀對本澳未來建設有幫助的學系,給他們自己多一個選擇。

勞工子弟學校老師何佩芝表示,勞校一向也有鼓勵學生赴內地升學的傳統,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自己亦盡量多接觸不同的內地升學資訊,向學生提供幫助。她又提到,勞校每年寒假均會邀請內地在讀的勞校畢業生回母校分享經驗,讓即將升大的同學自行向師兄、師姐了解內地的升學情況,認為最能直接解答學生的疑問。

勞工子弟學校老師何佩芝(左)及海星中學主任何力輝鼓勵學生到內地升學。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