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都」推手談美食承傳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10/11/2017
97752
收藏
分享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鐫刻在腦中的一種味道一份感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前公布,將澳門、長沙、青島和武漢三座中國城市及特區,評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其中澳門更獲得「美食之都」美譽,讓本澳地道美食得到肯定,同時亦令這個東方小城,在賭業以外,散發另一股誘人風韻。

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說,除了積極發展美食行業、承傳美食文化及歷史、和各部門共同改善社區營商環境外,更希望承傳下去的,是每個居民成長過程中與美食產生的一份感情,以及記憶深處中的一種味道。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就「美食之都」的推廣,接受本報專訪,大談她對美食的看法、觀感,以至本澳不少逝去老店的懷念,包括局長當年在泳棚玩耍後至今難忘的腸粉滋味,惜物是人非,現今的黑沙環早已找不到昔年的半點影蹤。至於媽閣魚欄,又是局長的另一段故事。(何灝恩攝)

那麼樣貌「鬼鬼哋」的文局長記憶中又有那份難忘的味道?原來文局長這個土生葡人除了葡式免治牛肉飯外,少女文綺華最愛在新口岸泳棚暢泳後,與同學來到海富花園附近,來一碟熱氣騰騰混有甜醬、芝麻的腸粉,那種流金歲月夾雜著親情、友情的舌尖上回憶,在專訪時一顰一笑間,恍惚仍在回味當年飽嚐腸粉的那份美好感覺……澳門難得躋身成為世界「美食之都」,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接受本報專訪,大談飲食文化及「美食之都」的籌備工作。所謂「民以食為天」,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一個「食」字,文局長直言,由於自己是土生葡人關係,自小食土生葡菜長大,因此現時土生葡菜和中國菜都是自己的所愛。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專訪

記憶深處的免治牛飯

她憶述,土生葡菜中一味簡單的家庭式免治牛肉飯是自己的最愛,雖然製作方法簡單,但當中包含自己的成長記憶及有一份家庭感情,因此該種特別的味道早已埋藏在自己記憶深處。

局長竟是「無飯」家庭!

精通葡、英、法、日、普通話及廣東話六種語言,在市民眼中的文局長,是一位外表嬌俏,又才華四溢的事業型女強人,被問到平日會否下廚以饕親友,以及擅長烹調甚麼菜式?文局長竟然笑稱,現在可算是「無飯」(諧音模範)家庭。她解釋,過去亦曾試過為家人下廚做飯,惟弟弟卻苦口婆心地勸說:「家姐,你都係唔好煮啦,洗碗好辛苦架!(姊弟分工)」她笑言,因擔心自己做菜會讓家人帶來「不便」,故後來已經很少下廚。

幹練女官青雲直上

文綺華出道以來,和旅遊這範疇結下不解緣,上世紀90年代初大學畢業後不久,便進入澳葡政府的旅遊司推廣廳工作,1998年更獲委任為旅遊司副司長,相信這和她精諳多種語言便於對外推廣旅遊事務不無關係。澳門回歸後,文綺華於2012年獲特區政府委任為旅遊局局長,當時的她,才不過45歲。

清淡菜式亦美食

文局長表示,由於現時工作忙碌,應酬及活動又多,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都少,但每當一有假期,她都會抽空參加家庭聚會。文局長稱,丈夫那邊有四兄弟,每次家庭聚會都一大班人很熱鬧,大家會一起聊天、傾談近況,她亦十分享受家庭成員相聚的時間,而奶奶(丈夫媽媽)知道她喜歡吃得清淡一些,每次聚會都會烹煮簡單中國菜裡的青菜和魚給她吃。

外公在魚欄留的一尾魚

除了每餐飯「一定要有一碟青菜」外,文局長透露,自小就最喜歡食魚,原因離不開小時候在媽閣魚欄賣魚的外公,每日都會留起一尾魚給她這位外孫女,令她每天都吃到蒸魚或者煎魚,成為她兒時一種幸福的回憶和味道。

陪伴成長的路邊腸粉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不少老店都令人惋惜地消失,當中哪一間又讓年輕時的局長留下難忘回憶呢?文局長憶述,印象最深刻是當年望廈區海富大廈對面的一檔街邊腸粉檔,每逢暑假一班同學及媽媽聚會,早上到現時新口岸友誼大馬路對開的海邊泳棚游泳,一班同學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