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碰硬

還是找縫隙
18/03/2016
36242
收藏
分享
還是找縫隙
還是找縫隙

非洲國家岡比亞於2013年與台灣「斷交」,兩年多以來不斷對中國拋媚眼,雙方終於在昨日宣布建交,岡比亞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則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國岡比亞的邦交或許無足輕重,但對台灣當局,以及兩岸關係的現狀而言,這一步棋卻包含了許多意義。

岡比亞是標準的「兩面派」,1968年與台灣「建交」,1975年「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20年後,岡比亞發生軍事政變,陸軍中尉賈梅奪取政權,為了得到更多金錢,又於1995年與台灣「復交」,同年與中國斷交,18年後,於2013年與台灣無預警「斷交」,當時的說法是台灣當局不願意支付更多的援助金。事實上,岡比亞總統賈梅還大言不慚著稱,2007年,岡比亞總統賈梅訪美時表示,一旦台海發生衝突,岡比亞將派兵攻擊中國,還稱「只要1,000人就可以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透過外交關係換取利益,一直是岡比亞的手段之一。

台灣「總統」馬英九2008年上任時,提出「活路外交」(外交休兵)策略,當時在陳水扁任內的「烽火外交」期間,一口氣丟了七個「邦交國」,台灣的「邦交國」從30個減少到23個,馬英九的策略主要強調與大陸之間的友善關係,極力避免觸及「一個中國」原則的「外交行為」,隨著兩岸關係好轉,雙方互信增強,大陸也避免挖台灣「牆腳」,造成更多實質上的外交對抗。台灣僅剩的「邦交國」知道,就算與台灣「斷交」,這段期間恐怕也不會被中國接受,因此馬英九任內,就只損失了岡比亞一個「邦交國」。

岡比亞與中國建交的時間點不能不讓人懷疑,在台灣即將再次政黨輪替之後,兩岸對於過去「外交休兵」的共識,是否已經作廢,依據台灣「陸委會」發布的新聞稿,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在與岡比亞復交後告知,與岡比亞復交是「考慮岡方一再要求與雙方關係實際需要」。台灣「陸委會」則表示強烈反彈。

兩會剛剛結束不久,總理李克強對於兩岸關係的談話延續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看法,將「九二共識」等於「一個中國」的原則說得不能更清楚,馬英九時代雙方的曖昧模糊一下子不見了,如果要期待蔡英文剛上台就背棄泛綠支持者恐怕不可能,那麼是不是代表兩岸間將進入「硬碰硬」的局面?接下來可能就要看蔡英文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上會如何回應了。

從習李談話來看,「硬碰硬」未必是心中最想要的結果,兩岸有沒有重新曖昧的空間,就要看蔡英文能不能在這段期間內,找出中共沒有說,但隱約透露出來的彈性。早前外交部長王毅脫口而出的「憲法說」,或許是其中一解。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