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陸委會早前發聲明回應中美高層對話,提到「台灣從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22)日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任何人及勢力都無法改變這個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
台灣昨(22)日開打英國阿斯利康新冠病毒疫苗,由57間醫院為民眾提供接種服務。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和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早上到台大醫院率先接受注射,希望令當地民衆安心接種。
天津康希諾生物公司昨(22)日宣布,旗下重組新冠疫苗「克威莎」在匈牙利獲批緊急使用授權,為該疫苗首度獲得歐盟成員國的批准。據了解,克威莎疫苗是由該公司與軍事科學院院士陳薇團隊共同研發,與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同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
針對香港特區政府多次「封區」進行强制性新冠病毒檢測,嘗試找出新冠肺炎潛在感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讚揚有關創造性舉措,令當地確診數字回落至個位數,成果十分難得。他又指,香港接種疫苗後死亡率較中國內地、巴西高,但重申專家已認為死亡與疫苗關係不大,並透露中國科興疫苗已將 60 歲以上人士接種疫苗的數據提交予內地藥監局,料未來會與香港有關部門聯絡。
內地傳出重大考古發現,官方前(20)日通報,繼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在一、二號「祭祀坑」中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後,考古人員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又新發現六座「祭祀坑」,平面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至19平方米之間。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時表示,若中國可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每年實現5%至6%的經濟增長,一直到2030年,中國的經濟體量將成為全球第一。他表示,若中國在接下來的15年,可實現5%至6%的經濟增長,到2035年時,中國將實現設立的目標,相比2020年人均GDP翻一番,那將是人均23,000美元的水平。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20日披露,截至目前,內地新冠疫苗接種已經達到7,000萬人次。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昨(17)日接受中國媒體聯訪,中方希望即將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能開啟兩國理性對話和溝通的過程,但中方在核心利益上不會有任何妥協退讓。崔天凱強調,中美雙方高層首次面對面溝通,中方並不指望一次對話能解決所有問題,並沒有過高的期待和幻想,希望會談能夠成為一個開端,雙方帶著誠意來,帶著理解離開。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中方計劃在18日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提出撤銷特朗普政府時代對中方實體與個人施加的制裁,並希望在下月安排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線上峰會。
中央有關部門前日(15日)起一連三日在香港灣仔會議中心舉行專題座談會,聽取各界對落實全國人大香港選舉制度決定的意見,三日內共舉辦66場座談會,亦有登門拜訪及約見人士,參與人數逾1,000人,包括官員、立法會議員、工商及金融界人士、專業人士、勞工界、婦女界、青年界、地區基層界、宗教界及智庫等各界人士都有參與。
國台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昨(17)日聯合頒布「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將提供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開拓內銷市場等措施。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指出,「農林22條措施」與「31條措施」、「26條措施」一脉相承,為台胞台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