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昨(6)日在人民大會堂澳門廳出席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會議,歷時約半小時。韓正在會議上提出四點希望,並希望澳門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做支持改革開放的貢獻者、當好捍衛國家安全利益的捍衛者、當好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的支持者、培育更多愛國愛澳青年的傳承者。 澳區全國大代表團副團長崔世平會後引述韓正四點希望,一希望澳門各界能在澳門回歸20 周年,強化愛國愛澳精神,積極參與各項慶祝活動;二做好支持政府換屆工作及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工作;三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做好區域合作,包括在橫琴的開拓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四積極協助澳門青年創業就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澳門青年搭台搭梯。崔世平又認為,四點希望清晰指明澳門未來發展道路。 崔世平稱,韓正提到自從《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已推出八項政策,但仍有很多政策在必須及成熟條件下,有一項推一項,並非只有八項政策而沒有其他新招數,會在合適及準備好的時候陸續出台;亦會繼續支持澳門拓展空間,在橫琴園區建設中對教育、養老、中醫藥標準化,以至癌症的精準醫療等,都會給予大力支持,亦會支持旅遊及會展業,避免博彩業一業獨大,長遠而言,在兼顧發展的同時希望保持危機感,從而加速做好工作;支持居民在大灣區中得到獲得感、幸福感,在工作、生活便利化方面給予澳門更好條件。 會議上六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發言。其中施家倫主要就加快機制體制創新,建設橫琴深度合作示範區發言,他引述韓正稱,擔憂澳門產業發展單一,強調澳門要走適度多元發展道路,才可以持續發展;未來橫琴將有讓澳門發展的新空間,例如會展旅遊業等,但具體落實措施和時間表則未有。 另外,有香港傳媒問及會上副總理韓正有否提及澳門特區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崔世平及施家倫均表示,會議上韓正沒提及澳門特區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只是表示換屆工作對澳門整體發展影響深遠,作為澳區人大代表,應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澳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工作。
昨(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甯吉喆及連維良就「大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何立峰表示,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發改委正在按照部署抓緊推進「1+N 」規劃體系、「1+N 」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上月已公布,有不少本澳居民關注若往大灣區生活,當中就業、創業、醫療及養老等方面的政策。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6)日邀請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金管局管委會委員伍文湘、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及社保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袁凱清討論相關問題。 有市民擔憂若前往大灣區養老,未知能否繼續享受澳門社保等福利,例如收取養老金不受區域限制,而現時注資,帳戶持有人一年內須留澳至少183天的限制。袁凱清回應稱,法例已對65歲以上長者有豁免,但未涵蓋在大灣區工作的本澳居民,社保基金正考慮修法,一方面檢視社保的內容,另一方面會與內地緊密溝通,就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參保的暫行辦法交流意見。 亦有市民問及澳門居民赴大灣區工作繳稅的問題。劉偉明則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早前公布的八項措施中,提及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人才若符合一定條件,可於2019 至2023 年獲得個人所得稅稅款差額補貼,補貼金額相等於免稅。
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昨(6)日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達十萬億元人民幣,有良好基礎可發展成世界上最強勁及最活躍的灣區,有利國家區域發展,會盡全省之力辦好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大事,加強與港澳特區對接,加強與港澳協商,有事要多商量、好商量,尋求各方最大公約數。 廣東未來會協同港澳構建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形成暢通粵港澳連接全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李希稱,未來會研究實施促進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稅收,物流等更便利化的政策措施,謀劃推出三地居民關注度高、受益面廣、影響力的的政策措施,著力於港澳同胞在廣東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抓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實施是廣東的重中之重,大灣區廣東、深圳、香港和澳門四大中心城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心城市的合作引領帶動珠三角城市的協同發展。(香港電台圖片)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昨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場記者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調降為6%至6.5%。發改委官員昨日集中回應中國今年經濟走勢、吸引外資措施、強大消費市場等熱點問題,派發「定心丸」。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說,中國今年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但整體趨勢仍「穩中有進」,透過相關政策舉措的落實,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能實現。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昨日下午3時在舉行主題 為「政協委員談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記者會,邀請360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禕(圖)、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等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周鴻禕被問到如何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時表示,在經濟火熱大家都賺錢的時候,分不出來誰是企業家,誰是生意人。但在經濟面臨挑戰、面臨困難時,企業家精神對企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就顯得特別重要。周鴻禕提到,企業家要有信念、堅持、創新的精神。他說,沒有信念的企業家,「可能他今天炒房子,明天炒股票,後天可以炒炒比特幣。但這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最終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真正推動的企業家精神」。 另外,周鴻禕也提到,他今年的一個提案是建設國家級的網絡安全大腦,要為實業轉型互聯網、物聯網商業模式保駕護航。他認為,安全是整個數字經濟發展最有力的保障,因為只要是人寫的系統就會有漏洞,有漏洞就會被利用。 周群飛:5G折疊屏有待檢驗周群飛則談到鼓勵創新和風險防控的問題,她認為要注重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指企業一定要考慮自身所在行業領域的市場需求。她舉例稱,前段時間看到5G折疊屏很開心,但它能否成為受歡迎的產品,還要接受消費者的檢驗。「如果一窩蜂去研發,感覺市場需求很大,大家用一個低價去競爭,可能難以保證企業的投資回報」。
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在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設歐洲網絡安全中心,以反駁華為存安全風險說法。在當地時間5日舉行的揭幕儀式上,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說,相信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正確方式應始於相互理解,這也是設立安全透明中心的目的,華為歡迎所有監管機構、標準組織和華為客戶充分使用這個平台。根據介紹,與華為合作的無線網絡公司能透過該安全中心測試華為設備,並檢視設備中使用的程式碼。 與此同時,華為昨日也罕見開放外媒到其位於深圳的總部,更首次開放實驗室及生產廠房給記者參觀。(互聯網圖片)
加拿大決定對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進行引渡聆訊之際,全球最大芥花籽出口商之一的加拿大理查森國際公司證實,中國已撤銷該公司將產品輸出到中國的許可證。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表示,對此事「密切關注」,指正非常努力地與中國政府溝通。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表示,中國海關多次在從加拿大進口的芥花籽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中方作出暫停進口的決定,完全合理、合情、合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芥花籽進口國,加拿大去年出口總值超過50億加元芥花籽到國外,當中差不多一半是出口到中國。 路透社指,若查理森國際公司的芥花籽出口如果持續受阻,可能對整體加拿大經濟造成打擊。(互聯網圖片)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昨(5)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於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9年的計劃草案,並審查國務院關於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 年預算草案。 李克強在報告中將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設為6%-6.5%,提出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將製造業增值稅率由16%降至13%,加上其他降稅措施估計減輕企業負擔近人民幣兩萬億元。展望今年整體經濟發展前景,李克強稱,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他強調,「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
面對中國今年經濟發展重任及諸多挑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其中一項重點政策,是今年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近20,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李克強形容,這次減稅著眼「放水養魚」,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為此,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中央財政也要開源節流,以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