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國家衛計委、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資訊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王勇表示,作出上述調整是因為「為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為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加強醫療衛生工作,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提出,將衛生部的職責、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必須高度重視防範金融風險、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的直屬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理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此外,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若此方案在「兩會」上獲得通過,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就將由過去「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的結構變成「一行兩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將聽取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在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撰文,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甚麼改、怎麼改等重大問題作出系統闡釋。丁薛祥指,黨和國家機構,在職能配置及履職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能根本解決。
天津人民代表團昨日上午召開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新京報》微信公眾號「政事兒」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上午主持會議時,傳達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与重慶市代表團大談黨風的內容,說習近平的講話讓他「非常受觸動,深受教育」。習近平雖然是講給重慶聽的,「又彷彿是對我們天津講的」。 李鴻忠表示,個別法治素質低、無法無天、個人意識至上的領導幹部,將會給黨和國家事業帶來災難。李鴻忠說,薄熙來、孫政才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王立軍,「惡劣到最後投靠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是叛國、叛逃的行為。他們很多方面,都達到了「領導幹部在政治方面、在違法犯罪方面的極致」。對於天津官場,李鴻忠表示,目前正繼續肅清天津前市長黃興國的惡劣影響。
據新華社報道,身兼中央軍委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上午出席全國人大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他強調,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必然選擇,要加強改革創新,為實現強軍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戰略支撑。 習近平又表示,大力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先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力度,推動軍隊建設向品質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要強化開放共用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形成國防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開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穩」,有效解決制約我軍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要堅定不移把改革進行到底。
香港前日舉行立法會補選,選舉管理委員會公布,共有90.4萬名選民投票,整體投票率是43%。 經過通宵點算,投票結果於昨日凌晨4時陸續公布,三個地區議席及一個功能界別議席勝負塵埃落定,由民主派和建制派各拿下兩席。 其中九龍西拉鋸最激烈,兩大對壘參選人民主派姚松炎與民建聯鄭泳舜(圓圖)得票極近,經重新點票後,鄭泳舜以10.7萬多票當選,擊敗專業議政的姚松炎,兩人相差2,400多票;新界東由民主派范國威當選,獲得18.3萬多票;港島區由民主派候選人區諾軒勝出,得票13.7萬多票;功能界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最終由建制派謝偉銓勝出,獲得2,929票。 民主派去年因宣誓風波失去在立法會地方直選組的過半優勢。今次補選,民主派要拿下三個地區直選的選區才能保住立法會關鍵少數的否決權,惟代表民主派、出戰九龍西的姚松炎落敗。今次補選後,立法會地區直選有33席,民主派佔16席,建制派有17席。至於功能界別,建制派有25席,非建制派陣營佔十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將安排四名當選的議員在本月21日宣誓。 民主派就九龍西補選落敗致歉民主派事後就九龍西補選落敗致歉。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強調,民主派會繼續團結,在議會內應對「一地兩檢」及《國歌法》本地立法審議兩場仗。獲勝的民建聯鄭泳舜就表示,今次勝出完全因為集結團體力量,是建制派跨階層跨黨派無分彼此,打好選戰,承諾入到議會一定會務實理性議政。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昨(11)日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其中贊成票2,958票,兩票反對,三票棄權,一票無效,贊成率超過99.7%。《人民日報》 評論指出,憲法修正案的通過,是時代大勢所趨、事業發展所需、黨心民心所向,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高度評價《憲法》修正案,他昨(11)日會後向記者表示,修憲體現了黨的主張和全國各族人民意願高度統一,而修改《憲法》是為了更好的實施《憲法》。通過修憲案,將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鄭曉松強調,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今年是紀念《澳門基本法》頒布25 周年,應以此為契機,在澳門社會繼續學習推廣《基本法》的同時,廣泛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不斷增強澳門社會對《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憲制基礎的認識,切實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的權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始終在《憲法》和《基本法》的軌道上運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下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任期內最後一份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張德江在報告中詳列過去五年立法成績單。張德江表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25件,著力加強國家安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立法,從推進憲法修改到制定民法總則,「立法數量多、分量重、節奏快、效果好」。
商務部部長鍾山(圖)昨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商務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消費、外貿、外資和對外投資方面的指標已在世界前列,屬於經貿大國,但仍非經貿強國。他提出建設經貿強國、推動商務高品質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包括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升外貿競爭新優勢、提高雙向投資水平,以及增強商務服務民生的能力等。鍾山說,對標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部署,規劃了三個階段性目標: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推進經貿強國的進程;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 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 鍾山又宣布,目前已有12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報名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商業展,較預期多兩成,預計可吸引15萬名國內外採購商到場,說明全球各國企業非常期待進口博覽會。 美對華貿易逆差高估20%鍾山亦談及中美貿易, 指美國官方的統計數據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高估20%。鍾山說,中美貿易不平衡還與美方高技術對華出口的管制有關。美國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鍾山說,中美貿易戰只會為兩國和世界帶來災難,中國不希望打貿易戰,亦不會主動發起,但強調中國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會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