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半,日本昨日正式重啟國門,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恢復自由行及免簽證入境,並取消每日50,000 人的入境人數上限。放寬首日港台都有不少民眾「搶頭香」,趁著日圓匯率貶值的時機來趟久違的日本之旅,也帶動周邊航空、旅遊業再度忙碌起來,一番熱鬧場面,澳門民眾看在眼裡特別有感。
一名有詐騙前科的本地漢,於緩刑期間故技重施,以協助外僱辦理澳門證件及可介紹內地居民來澳工作為名,分別騙取一女兩男合共逾27萬元(澳門幣,下同)。司警前(10)日將其拘捕,他對詐騙行為供認不韙,但表示已將所有騙款用作賭博及日常生活消費全部花光。【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嫌犯楊某被控以「相當巨額詐騙」罪,並已移交檢察院處理。
交通問題一直是澳門解不開的結,特區政府日前公布《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提出打造以輕軌為中心軸線、兩橫兩縱的路網布局,以及串聯輻射整區慢行系統的多元化出行交通體系。不少意見認同區內規劃完善,但也關注新城區的建設是否能夠緩解北區的交通壓力。有意見認為,澳門的交通問題需要從整體城市規劃入手,應努力將澳門的集體運輸系統做好,透過都市更新進行「內陸化」,才能提升市民使用集體交通工具的意願,紓解交通壓力。 【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深合區商事服務局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昨(10)日簽署商事登記跨境通辦合作紀要,共同推動實施商事登記跨境通辦機制。
勞工局重申,因防疫停工或自身須隔離都屬合理缺勤。
有律師建議,可在深合區試行法律文件自動互認。
今年「十一」黃金周,大灣區內地各市夜間經濟暢旺,包羅萬有的夜市活動更成為吸引外地遊客打卡、刺激本地居民消費的夜間經濟主要推動力。早有本澳團體及議員提議,澳門亦應參考內地,在多區設置恒常性夜市活動,包括每周舉辦時下最火爆的後備廂(車尾箱)集市等,一方面可刺激消費、盤活內需,另一方可促進靈活就業,降低失業率。而大灣區遍地開花的夜市、市集、車尾箱創業,雖在短短兩年間蓬勃發展,但隨之產生的交通、環境衛生及食品安全的等一系列問題卻令當初的「人間煙火氣」變味,甚至被批評變得「烏煙瘴氣」。
黃輝認為,光靠本地市場無法支撑夜市或車尾箱集市在本澳恆 常性舉辦。
環保局上(9)月26日公布,至今年8月底透過「廢舊電池收集計劃」已收集超過165公噸廢舊電池,其中超過100公噸的廢舊電池,已分批運往日本或韓國作後續的再生及資源化處理。有環保人士認為,表面看政府是「做咗件好事」,但整個過程的透明度仍有待提高;又指據現時國際義務,把廢舊物出口處理並非負責任做法,建議本澳回收產業基地,自身負起環保責任。【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