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關注非強制央積金審視報告

籲加強宣傳退休基金產品管理

立法會議員李振宇提出書面質詢,關注非强制性中央公積金的審視報告進度,以及如何加強居民退休基金產品管理方面的宣傳教育。 李振宇指出,第7/2017號法律《非强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非强制央積金)自2018年1月1日生效至今逾三年,按法律規定,社會保障基金須在制度實施三年後緊隨的180日內(即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審視報告,檢討制度成效及研究是否具備條件邁向强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 社會保障基金早前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當局已收到報告初稿並已進行檢視及分析,內容包括總結制度的執行情況、本澳未來經濟情景分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持份者對制度的意見,研究是否具備足夠條件實施強制性央積金和可行性時間表等。研究團隊正深化調整報告的相關內容。 因此,李振宇提出以下質詢:第一,非強制央積金審視報告現時進展如何?當局預計何時向社會公布報告內容?針對報告內容,當局未來有何工作規劃? 第二,截至今年6月23日,已有七間基金管理實體加入非強制央積金制度,共提供42項退休基金產品,但各退休基金產品風險及收益差別極大,能夠綜合考慮退休基金產品的性質、表現及自身風險承擔能力,適時對投資組合做出調整的居民相信僅極少數,大多數居民對如何選擇合適的退休基金產品都是一頭霧水。當局未來有何規劃以加强居民退休基金產品管理方面的宣傳教育,提升居民理財意識和知識,令居民經常關注退休基金產品的收益情況,適時對投資組合做出優化,獲取理想的回報?(資料圖片)

08/07/2021
12342

配合大型公屋落成人口增加

市政署第九間活動中心啟用

隨著近年大型公共房屋不斷落成,為配合區內人口增加以及對社會設施的需求,市政署繼筷子基及石排灣活動中心後,青洲坊活動中心是第三個設於公共房屋群內的活動中心,亦是市政署轄下第九間設立的活動中心,並於本月(7月)1日開始試運。 為配合居民對社會設施的需求,活動中心設有長者專區、兒童遊樂區及閱覽室等設施供市民使用。市諮委李良汪認為,青洲坊活動中心這類室內場所能夠與觀音像海濱休憩區等室外場所形成互聯互補關係,天氣炎熱寒冷的話大人小朋友便可到活動中心遊樂,氣溫怡人時便可到街外跑動。 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兼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表示,青洲區公屋相繼落成,加上鄰近的筷子基區一直是人口密集地區,當區上增加活動中心是合理選擇;加上近期受到疫情影響,澳門人周末普遍留澳消費度日,政府理應增設更多同類型康樂設施供市民使用。 李良汪認同今次青洲坊活動中心功能在設定上更為廣闊,他指中心在一個樓層內設有腳底按摩機、腰背按摩機及小型健身單車等供長者使用的長者專區,亦提供足球機、兒童圖書、棋類、乒乓球台等讓兒童使用的兒童遊樂區,能夠多角度滿足不同年齡層人士需要。中心亦配置親子廁所、母乳餵哺室、傷殘人士廁所及無障礙通道等友善設施,令社區不同人士都能使用活動中心,設計上非常貼心。 室內室外場地互聯互補 李良汪指青洲坊活動中心這類室內場所能夠與觀音像海濱休憩區等室外場所形成互聯互補關係,天氣炎熱或寒冷的話,大人小朋友便可到活動中心作樂,下午氣溫怡人便可到街外跑動,部分小朋友亦因興趣不同,有些喜歡看書,有些喜歡玩滑梯,構建不同場所便可滿足各類需求,隨著不同區域的活動中心及休憩區相繼落成,他認為能為社區帶來更多樣化環境。 創設具特色活動中心 李良汪認為目前市政署設立九個活動中心在數量上算是足夠,當然如有條件亦可再加設活動中心,但可在原有方案上進行細化規劃,例如在地點設置上放在人多密集地區,或創設較有特色的活動中心,據他所知,目前大部分活動中心形式大同小異,將來可設立長者跳舞場所、七至八歲小朋友的競技類活動中心等,滿足不同人士需要。 佔地逾千平米 分多個功能區域 為配合居民對社會設施需求,青洲坊活動中心設有長者專區、兒童遊樂區及閱覽室等設施供市民使用,開放時間為早上10 時至晚上10 時。青洲坊活動中心位於青洲新街青洲坊大廈第3 座56號,鄰近青洲衛生中心及青洲坊巴士總站,分為地面層及一樓共兩層,地面層佔地約72 平方米,主要用作中心主入口及展覽區,展示與公民教育資訊相關的資訊;一樓佔地約1,050 平方米,分多個功能區域,包括設置市政署資訊服務亭、身份證明局自助服務機等裝置的自助服務機區;設有腳底按摩機、腰背按摩機及小型健身單車等供長者使用的長者專區;提供足球機、兒童圖書、棋類、乒乓球檯等讓兒童使用的兒童遊樂區;供活動中心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及班組,面積約220 平方米,可容納約150人的禮堂,另外,亦有乒乓球室、電腦資訊室及閱覽區等。中心亦配置了親子廁所、母乳餵哺室、傷殘人士廁所及無障礙通道等友善設施供有需要人士使用。 試運三個月後採會員制 青洲坊活動中心開放首三個月為試運期,期間市民可以輪候方式借用中心設施,試運期過後,除閱覽區等部分設施外,市民須登記免費成為活動中心會員方可借用。青洲坊活動中心開放時間為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除農曆新年假期外,週六、日及公眾假期仍對外開放。

07/07/2021
19210

活動中心日均人流約500人次

張嘉敏:按需要優化中心設施

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兼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秘書長張嘉敏表示,市政署現時開設的活動中心普遍日均人流量接近500 人次,證明市政署的活動中心廣為市民支持,而今次加開的活動中心座落人口密集的青洲區,她認為能夠滿足區內的休憩康體需求。她又指,青洲坊活動中心內設置長者專區、兒童遊樂區及閱讀室等,根據過去各個活動中心的使用數據可見,均為熱門使用設施,她認同市政署在活動中心的設施配置上關顧市民使用喜好和需求。 張嘉敏認為,澳門地少人多,社區內休憩康體空間資源緊絀,規劃得宜更顯重要,她期望日後發展新社區時,能為社區的室內和戶外休憩康體用地做好規劃,針對各個使用群體的特徵和需求、空間條件和人流承載力等做好評估,以實現室內場所及室外休憩空間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的功能互補。 除了加建活動中心外,張嘉敏認為政府可適時檢視目前各個活動中心的使用狀況,按實際需要優化和完善中心內的硬件設施。以沙梨頭活動中心為例,過去一直有聲音反映其人流量少的情況,她認為中心內的空間相對寬敞,但硬件設施未夠多元,過去曾有消息指出將增設兒童遊樂區,但至今未見落實,她期望市政署能落實和推進相關建設工作,以滿足區內對兒童遊樂設施的需求,且充分利用中心內的空間資源。 張嘉敏(右圓圖)表示,市政署的活動中心日均人流量接近500人次,證明活動中心廣為市民支持。 (市政署圖片)

07/07/2021
25935

首個設於離島區活動中心

設施多樣 老少皆宜

石排灣活動中心是首個設於離島區的活動中心,位於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六樓,整個活動中心佔地約2,500平方米,中心施行會員制,部份設施只供會員使用,歡迎市民申請成為會員,費用全免。 石排灣活動中心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區劃分為0至3歲幼兒區及4至12歲兒童區域,須由家長或成年照顧者陪同下,脫鞋和穿著襪子方可使用設施。使用者按時段進入,每個使用時段為45分鐘,須由家長或成年照顧者陪同下,脫鞋和穿著襪子方可使用設施。其中每日下午1時至2 時及晚上7 時至8 時因進行清潔而須暫停使用。 中心禮堂禮堂可供已在澳門特區註冊立案的合法社團、學校、公共或私人機構等申請租用,以舉辦非牟利文娛康體活動。在未有活動舉行時劃分兩個羽毛球場供會員借用,借用時段為早上6時至凌晨12時,每個球場租借費用為每小時澳門幣20元正。電腦資訊室設有12台電腦供會員免費借用。中心內設有兩個藝文室,會員可免費借用進行唱曲、舞蹈等社區藝文活動。 乒乓球室設置有兩張乒乓球枱,並提供球拍及乒乓球讓會員借用。長者專區供60歲以上長者會員專享小型健身器材,舒展身心。此外,中心內提供十多款即日中、英、葡文報紙、20多款雜誌供市民免費閱覽。中心亦考慮本區學生需要,設立自修室供學生自修或討論功課場所。 石排灣活動中心設施的兒童遊樂區。(市政署圖片)

07/07/2021
2326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