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 入地 下海

水晶魚2021圓滿結束

「水晶魚2021」颱風演習前天(24日)舉行。是次演習模擬本澳受超強颱風正面吹襲,且疊加天文大潮,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預計本澳低窪地區將迎來大面積水浸,並發出黑色風暴潮警告信號。 演習模擬多向颱風事故,包括水浸、西灣大橋下層發生交通意外、大石擊中車頂、船隻起火、供澳原水管爆喉等多種情況,以演練民防架構各項應變能力。 【本報記者鍾佩欣、梁雄業報道】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總結演習,是次演習歷時約四個半小時,共模擬了約60項颱風期間可能發生的事故,參與人數約人(包括17個民間團體的參與人員;自願報名參與市民420名;實際出席的市民共371名),涉及總疏散撤離戶數2,061 戶。 黃少澤於總結時感謝各民防架構成員的充分準備,使整體的演習過程能順利進行,並表示隨著氣候變化,嚴重自然災害的風險逐年增加,包括颱風在內的各類突發公共事故的發展規律亦不斷在變化之中,用以應對的技術系統也不斷更新,正如為使各部門在執行疏散撤離時的數據能快速、可視化地上傳到各部門的控制中心和民防行動中心,有助指揮及調度工作,今年便新增了「低窪地區排查及撤離系統」,在貼近真實環境的演習中進行測試,尋找過程、技術和應對工作中的不足,綜合地改進,才能有效累積經驗、能力和信心應對千變萬化的實際環境,保障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最後,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亦對是次演習提出了五點完善方向:第一,實際環境將比演習情況更為複雜,各民防架構成員應按自身職責快速跟進,並透過民防行動中心進行協調、聯動及通報,令各架構成員能掌握流程,使事件在處理上更為暢順;第二,密切關注網上謠言,及時澄清,避免引致不必要的恐慌。 第三,因應《民防法律制度》的正式實施,各架構成員需留意即時預防狀態的進入或結束必須依法經行政長官批示和宣告;第四,各成員在使用「會商系統」時,需準確和及時上傳訊息,使民防架構成員在指揮決策上能更有效及具針對性;第五,對於首次測試的「低窪地區排查及撤離系統」,各撤離部門需繼續熟練相關的技巧和程序,使真正應用時能更得心應手。 演習模擬一艘漁船船員在煮食期間爐具翻側並引致火警,船上共有一名船主及兩名船員,其中一名船員在嘗試救火期間不慎墮海。海關接報後派出巡邏船和快艇趕赴現場,快艇率先到達,成功救出三人並轉交消防人員送院治理。海關巡邏船與海事及水務局船隻亦相繼到達現場,利用消防水炮向漁船起火位置射水灌救,並利用抽水泵抽走肇事漁船上的積水。(鍾佩欣攝) 模擬有三名市民因颱風和風暴潮被困於低窪地區的住所,由於住所一帶水浸情況嚴重,無法自行安全撤離。海關接報後,立即安排潛水隊人員駕駛水上電單車專用橡皮艇趕赴現場救援。 (鍾佩欣攝) 載有危險品的貨車翻側,消防局派出特勤救援隊到場清洗化學物品。 (梁雄業攝) 模擬大石擊中車頂、竹棚架倒塌 「水晶魚2021 」演習模擬颱風過後,交通警員巡經馬交石炮台馬路時,發現一輛停泊在山邊的輕型汽車,被滑落的大石擊中並壓住車頂,車輛移位,導致相關路段不能通車。交通警員隨即通報至民防行動中心,並帶領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大型吊車到場將大石移走,期間交通警員在場疏導及維持交通秩序。大石成功移離後,警方的吊車將被壓毁的車輛拖回泊車位,以及清除現場碎石,交通恢復正常。另外,亦模擬一處建築地盤發生竹棚架倒塌事件民防中心經綜合評估後,交通警員帶領中國建築(澳門)工程有限公司隊伍到場,重型機器切斷竹棚架移離並成功移走,交通恢復正常。 輕型汽車被滑落的大石擊中並壓住車頂。(鍾佩欣攝) 模擬西灣大橋下層交通事故 消防員大廈游繩飛身拆窗 代號「水晶魚2021」年度颱風演習,就離島線方面,第三站演練西灣大橋下層隧道發生交通意外,消防局派出救援車到場進行救援行動,把20名市民疏散到另一邊隧道驗傷,再由救護車送走,同時救援隊員拯救被困傷者。第四站進行窗戶搖搖欲墜處理演練,消防局派員游繩到事發單位拆除窗戶,並將窗戶運往安全位置。去年颱風「海高斯」吹襲期間,消防局出動過百次處理同類事件。 消防人員游繩而上,拆除搖搖欲墜的窗戶。(梁雄業攝) 西灣大橋下層發生交通意外,當局疏散人員。(梁雄業攝) 17間避險中心料可容納萬二人 設獨立房間或空間作短暫隔離 「水晶魚2021 」演習中設有及開放避險中心,中心內設有食物、飲品、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資供應,現場亦設有衛生局醫護人員駐守。社工局副局長鄧玉華受訪時表示,全澳共設有17間避險中心,居民平均步行15分鐘就有一間避險中心,預料可容納24,000名撤離人士,但因應防疫要求,容納人數會減半,約12,000名。 避險中心內設有食物、飲品、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資供應。 (鍾佩欣攝) 全澳共設有17間避險中心,居民平均步行15分鐘就有一間避險中心。(鍾佩欣攝) 模擬貨車壓倒私家車 有人被困 代號「水晶魚2021 」年度颱風演習離島線,首站由保安部隊出動協助路環一名70多歲的獨居長者到避險中心,過程順利。 第二站消防局出動進行颱風期間交通意外及危險品處理事故演練,模擬裝有化學物品的貨車壓倒一輛私家車,有人被困。消防局派出特勤救援隊到場解困,先救出被困乘客,並清洗化學物品,其後吊車到場吊起翻側貨車,完成演練。 一輛載有危險品的貨車翻側,當局緊急出動救援。(梁雄業攝)

26/04/2021
15828

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

韓正:要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周四(22日)在廣州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主持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有關政策落實等工作。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議。 韓正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有力舉措,有利於支持和推動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積極作為,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成績值得充分肯定。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圍繞實現目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紮實推進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加快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韓正指出,要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做好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大文章。要把握好戰略定位,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要抓好主要任務,建立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盡最大努力聚焦優勢領域發展新產業,構建橫琴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 行政長官賀一誠聽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就建設大灣區重點發展工作的指示。行政長官在會上發言表示,衷心感謝韓正副總理和國家部委一直以來對澳門的關心和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始終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賀一誠:正編制第二個五年規劃 「十四五」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時期,澳門特區正在開展編制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年)的工作,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要求,圍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聚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點任務,推進社會民生全面發展。 在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面,賀一誠稱,澳門特區政府深入落實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並與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一起準備好相關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後,澳門特別行政區將繼續根據中央的部署安排,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各項工作,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紥實推進制度改革創新 韓正強調,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要抓住「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要進一步擴展合作區發展空間,用好有關支持政策,促進深港開展深度合作。要紥實推進制度改革創新,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區域治理模式,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深入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準,更好參與國際合作。同時,香港和深圳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互補性很強,要積極做好相關對接工作,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韓正指出,各有關部門、廣東省、深圳市等有關方面要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政策舉措,加強組織協調,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重大合作平臺建設。要營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廣泛吸引國際人才。要做好宣傳解讀,為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創造良好氛圍。

26/04/2021
1100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