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拉士大馬路水道工程

第三階段周日起施工

慕拉士大馬路下水道工程第三階將於周日(14日)起開展,周邊道路將實施臨時交通措施,21條巴士線受影響,市民出行需留意。整項工程為期160個工作天,預計於今年6月完工。 慕拉士大馬路下水道工程為配合慕拉士大馬路公共房屋項目和周邊區域發展需要,土地工務運輸局對鄰近範圍路段現有的公共下水道進行重整擴容,慕拉士大馬路下水道工程包括鋪設雨、污水下水道及接戶管、重鋪瀝青及混凝土行車路面等。 慕拉士大馬路下水道整項工程分成六個階段施工,首階段及第二階段在今年初已完成,周日(14日)起開展第三階段施工,將實施一系列臨時交通安排。屆時,慕拉士巷與東北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慕拉士大馬路(靠泉福工業大廈一側),及慕拉士大馬路與黑沙環海邊馬路之間的一段東北大馬路(靠飛通工業大廈第一座一側)實施封閉交通,除進出停車場之車輛外,其他車輛禁止通行。原經慕拉士大馬路轉入東北大馬路之車輛,須提前轉入慕拉士巷,經涌河新巷及黑沙環海邊馬路前往。而東北大馬路與慕拉士街之間的一段慕拉士大馬路則實施有限度通車;慕拉士大馬路及慕拉士街部份車位禁止泊車。 21 條巴士線受影響在工程施工期間,21條巴士線受影響,多條巴士路線改道行駛,「慕拉士/飛通大廈」站及「東北大馬路/南澳」站臨時停用,臨時巴士安排可參閱附表,亦可查閱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網頁及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網頁頁http://www.tcm.com.mo/web/NewsVB/data/623_cn.pdf及新福 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網頁https://www.transmac.com.mo/route-change/2021031401/。

12/03/2021
16640

建築商訛稱承接鴨涌河億元工程

開空頭支票騙千六萬潛逃內地落網

一名建築商涉嫌訛稱承接鴨涌河附近總投資過億元大型工程,誘騙一名本地男子投資,涉嫌偽造承判工程合同及簽發空頭支票,騙取對方萬(港元,下同)後潛逃內地,一年後在江門被捕,已被移交司警跟進。 被捕男子姓李,48歲,本澳居民,案發時為某建築工程公司股東(現時已退股),涉及「相當巨額詐騙」、「空頭支票」及「偽造文件」等罪名,被送交檢察院處理。男事主報稱商人,本澳居民,去年7月報案稱於2017年因工作關係認識李某,自稱其公司即將承接鴨涌河附近一大型工程,總投資超過一億元,前期工程需投資5,000 萬元,至少會有大約16%回報,邀請事主投資並協助尋找其他投資者,又指事成後會將工程的總純利潤2%作為佣金給事主。 事主信以為真,2018年內向李某交付萬元投資款項。至2019年6月,事主驚見地盤已動工,但承建商不是李某的公司,立即聯絡對方要求退款。李某退回400萬元,再簽發1,600萬支票給。去年6月底支票到期日,事主到銀行兌換被告知彈票,無法再聯李某之下報警求助,事件中損失1,600 萬元。 司警經調查發現,李某已於去年3月潛逃內地,故要求內地警方協助。至本月9日,接獲內地警方通知已在江門拘捕李某,當晚即移交司警跟進。 建築商涉嫌詐騙在江門拘捕後移交司警,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劉凱輝攝)

12/03/2021
15291

首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專家評估結論與疫苗無關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實施後,本澳出現首宗「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衛生局「 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下稱評估工作小組)昨(11)日上午召開會議進行討論分析,結論是本個案患者的不良事件與疫苗接種無關,屬偶合事件。 衛生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根據評估工作小組病例討論分析結果,本個案患者於接種疫苗後未有即時不適,既往有高血脂症、吸煙史,有冠心病的家族史。從冠狀動脈造影可見病人的冠狀動脈有明顯的慢性病變表現,提示病變已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同時患者於運動後出現左胸痛。臨床上可以判斷本個案具引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的多個危險因素。 本個案屬偶合事件 衛生局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評判標準,本事件雖發生在接種後一段時間,但受種者所患疾病無論在群體層面或生物學層面都和疫苗不具有因果關係,而受種者所患的疾病完全可以用其他危險因素解釋。 綜合病例討論分析結果,評估工作小組的結論為本個案患者的不良事件與疫苗接種無關,屬偶合事件。 本個案患者為一名67歲男子,於3月5日在仁伯爵綜合醫院經健康評估,未發現禁忌症,接種了一劑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BioNTech)。3 月9 日晚出現左胸痛,休息後有所緩解;前(10)日症狀再次出現並加重,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臨床診斷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已收入院,患者狀況目前平穩。 接種後不良 不等於疫苗引起 衛生局指出,所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疾病或死亡個案,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出現接種後不良事件,不等於事件由疫苗引起。可分為疫苗反應,即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種疫苗後的紅腫熱痛、過敏反應等、免疫接種差錯相關反應,即製作過程或注射過程失誤引起、免疫接種焦慮相關反應(與疫苗本身無關)和偶合事件,即注射疫苗後剛巧出現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會發生,須經過專家分析尋找原因。 衛生局會持續監測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對於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會交由評估工作小組對個案作出分析及判斷其因果關係,以釋除公眾的疑慮,加強公眾對接種疫苗的信心。 67 歲男子接種mRNA 疫苗(BioNTech)後出現左胸痛,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力報》攝影組攝)

12/03/2021
9401

連丁里大型垃圾桶影響衛生

商戶:夏天傳惡臭 影響生意

近日有商戶及市民投訴,位於水坑尾的連丁里設置四個大型垃圾收集箱,對附近環境衛生造成影響之外,亦對居住在連丁里的市民造成困擾;特別是晚上垃圾堆滿連丁里入口,對市民出入造成不便。亦有商戶指出,大型垃圾桶的衛生問題對環境造成影響,尤其是夏天天氣較熱,垃圾桶經常傳出惡臭。 連丁里唯一入口必經垃圾桶 位於水坑尾的連丁里,連著天神巷且只有一個入口,而四個大型垃圾箱就設置在入口,市民出入連丁里則必定會近距離經過垃圾箱。然而,這四個大型垃圾箱是天神巷商戶棄置廚餘、垃圾的唯一選擇,因另一個大型垃圾桶設在板樟堂街附近。而天神巷是本澳較為多人往來的街道,該區有多間食店,會產生不少廚餘。 附近食店負責人指出,夏天垃圾箱會傳出惡臭,曾有客人進店時投訴街道有臭味;而負責人亦認為,大型垃圾箱放置在食店附近,令客人望而生畏,間接影響生意。 建議政府設壓縮垃圾桶 板營坊會會長鄒金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連丁里垃圾箱的問題持續多年,不斷接到附近商會及街坊投訴,垃圾箱流出污水,晚上更有不少老鼠經過,衛生問題嚴重,令營商環境大受影響。 此外,垃圾箱後更有四個電箱及抽氣機,前年更曾發生火警。她亦指出,有市民曾反映垃圾箱會阻礙長者出入,因太多垃圾堆積,有部分散落街道上;而晚上收集垃圾時,因廢水流出,工作人員在拖動垃圾箱時會令天神巷地上散滿廢水。 鄒金玉建議政府應搬走舊有垃圾箱,在附近放置壓縮垃圾桶,改善該區的營商環境及衛生情況。

12/03/2021
13585

大賽車博物館局部試營運

4月起可預約參觀

旅遊局轄下的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完成擴建工程,本月開始局部試營運。首階段館方將陸續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及團體參觀考察,聽取意見以改善館內環境及服務質素。同時,博物館將於4月安排開放時段,接受公眾預約參觀,但預約安排詳情尚待公布。 分層分區提升參觀體驗 擴建後的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樓高四層,總建築面積較之前的大賽車博物館增加六倍至約平方米,為參觀者提供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相關知識、娛樂、休閒及學習體驗等。地面層設有紀念首屆大賽車冠軍車手專區、配合3D投影技術的東望洋跑道模型及入場登記等設施;一樓焦點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早期方程式賽車及三級方程式大賽陳列展品;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格電)為二樓主要賣點,當中包括展示電單車解構裝置、格電VR速感體驗等;地庫層將凸顯澳門GT盃及東望洋大賽。目前,部分模擬駕駛器以及賽車手蠟像,仍需待外地技術人員在恢復正常通關後來澳裝置及執行跟進工作,其他大部分展館設施已基本籌備完成。 改建工程獲國際認證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是次改建工程, 榮獲LEED()新建築物(建築設計及施工類別)金級認證。旅遊局早在項目籌備階段已為可持續發展訂定標準,在施工期間要求工程承攬人做好工地空氣質量及建築廢料的管理。同時,在基礎設施上增設太陽能發電系統,於博物館天面層安裝共446塊太陽能收集板,收集並轉化為電能予館內部份冷氣及熱水系統之用,以推行資源再生。 增「旅遊+體育」效應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的改建注重傷健共融,提倡無障礙參觀,除增設無障礙升降機、無障礙升降平台、無障礙洗手間、各樓層的觸覺警示帶及觸覺平面圖、售票處及詢問處用作輔助聆聽用途的座枱式感應線圈系統,以及多功能廳的區域線圈系統等無障礙設施外,更與澳門高等院校合作,創作可觸摸的方程式賽車無障礙展區,提升有需要人士的參與程度。 大賽車博物館新增多媒體互動設備及賽車情境展示設置,加強「寓教於樂」體驗。旅遊局計劃館內定期舉辦公眾導賞、特展、工作坊及徵集等活動,加強博物館與學校及社團之間的互動,增強「旅遊+體育」品牌協同效應,帶動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文化的傳播及傳承。 館方整體工程開支約為4億7,900萬澳門元,主要包括博物館的擴建工程及館內的各項設施,包括無障礙設施、互動遊戲、視聽影音器材、資訊科技系統、賽車及相關展品、車手蠟像以及所涉及的支援服務如工程顧問及監理費用等支出。

12/03/2021
1356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