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推行全民醫保外,未來還可在哪方面完善本澳醫療發展?宋碧琪表示,本澳目前專科醫療輪候時間還是較長,這也是免費醫療所帶來的問題,因為排隊輪候的人只會愈來愈多,專科服務的供應始終不足,導致輪候時間變長。解決方法是要加大供應專科服務,但目前就公共行政醫療體系來看,需加大服務供應的時間是較長;首先是硬件設施方面進度未如理想,其次是人員招聘程序較慢。 醫保制度居民可按需求選擇服務 宋碧琪稱,因此,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推行醫療保險制度,居民可按照自身需求去選擇服務,不一定只是依賴免費醫療,令居民可以較低價錢選擇公立醫院以外的醫院求醫,甚至是到鄰近地區醫院就醫等,這也是可解決目前專科醫療輪候時間長的方法。 此外,宋碧琪還提出本澳目前整體醫療體系亦需作出改革,日後並非再按照公共行政式去處理,將醫療服務及監管分開,這樣當有醫療糾紛發生時,亦可提高市民信任度;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時亦提倡大力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因此,宋碧琪認為可將醫療改革優先作為試點,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質素以滿足居民訴求。 專科醫療輪候時間長,宋碧琪指是免費醫療所帶來問題。(《力報》攝影組攝)
本澳一名58歲男子涉嫌因重度弱智九歲兒子失控哭鬧,致其本人亦失控揮拳毆打兒子,觸犯《家暴法》被司警拘捕。據了解,被家暴男童患有重度智力障礙,每當發病時便情緒失控大哭大鬧,而作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父親亦會因兒子大哭大鬧,自己亦情緒失控襲擊兒子;事件最終在母親向警方報案被揭發。 被捕男子姓郭,58歲,澳門居民,報稱為一名司機。警方表示,案中男童為重度智力障礙患者,每當發病時都會出現大哭大鬧、胡亂跳動及不能自控等情況;其父郭某一直是家中經濟支柱。案情指,本月7日晚上9時許,男童與母親回到居住的大廈,在四樓梯間時,男童突然病發,在樓梯間大哭大鬧;此時,郭某在屋內聽到兒子哭鬧聲,即時情緒失控,衝出門口責罵兩人,更拳打兒子面部及眼睛。母親見狀即時阻止,並馬上帶走兒子,及後報警求助。 司警接手調查後,在2月9日晚上到郭某位於北區的工作單位將其帶走。經查問後,郭某承認曾多次在其兒子病發情緒失控時,自己也情緒失緒對其施襲。司警補充,未發現郭某有精神問題;當局並將疑犯控以《家庭暴力》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團體指男照顧者更易「收收埋埋」 案情雖未有披露涉案家庭有否定期接受當局支援或該家庭曾此主動求助。不過,對於有男家長因承受不到患有重度智障兒發病,情緒失控繼而對兒子動粗,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總幹事廖秀華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男性照顧者較女性照顧者更容易「收收埋埋」,不容易主動求助,釋放壓力,再加上男性通常還要兼負養家重任,壓力會更大。 提供親職教育為家長紓壓 廖秀華表示,過去在進行康復工作過程中,相關團體有針對家長提供家庭親職教育,以及舉辦工作坊為家長紓壓等,發現女性照顧者較主動對外尋求方法去紓解情緒,或者學習更多如何教育特殊人士的技巧;然而男性照顧者則相對被動,因此,協會亦正思考,如何針對男性照顧者提供更多關心和支援,鼓勵他們講出感受。
一名曾於本澳犯下吸毒、販毒、禁用武器罪及高利貸等罪行男子,被判刑後潛逃至內地。因在內地犯案被捕入獄,並被揭發過去曾於本澳犯下的罪行,在昨(17)日由內地公安將男子移交給司警處理。 涉案男子姓藍,59歲,為本澳居民,曾在本澳犯下吸毒、販毒、禁用武器罪及高利貸等罪,於2015年及2017年被初級法院合共判處三年三個月徒刑。司警局於2017年尾接獲檢察院通知,發現嫌犯潛逃內地。司警透露,嫌犯更曾在2013年下旬,被警方截獲發現藏有0.562克冰毒。 司警局近日接獲中山市公安局通知,指嫌犯因在內地犯下故意傷害罪,所以被當局扣留,及後中山警方通知司警局該嫌犯身份。司警於涉案男子在內地服刑期滿後,與內地警方於昨日在拱北口岸車道進行移交程序,將嫌犯移交到本澳服刑。警方指,嫌犯於移交後,會即時到路環監獄服刑三年三個月。
一名27歲姓張的本澳男技術工人,近日疑掌摑他80多歲的祖母,令她臉部出現瘀傷。其後司警以男子涉嫌觸犯《家暴法》將其拘捕,更發現祖母的肋骨曾被人打至骨折。 案中一家六口居住在氹仔某經屋單位,當中包括被害人(疑犯祖母)、其丈夫(疑犯祖父),兒子(疑犯父親)、媳婦(疑犯母親),及兩名孫兒(疑犯及其兄弟)。八年前兒子成功申請被害人及丈夫來澳定居,其後約四年前左右,兒子成功申請氹仔某經屋單位。 由於被害人年紀老邁,平日要依靠拐杖走動,自己亦會無故自言自語。在本月10日晚上11時許,被害人在家中手持拐杖來回走動,並自言自語;其媳婦見狀,立即上前捉緊被害人雙手,並帶她回房間休息,但此時疑犯聽到被害人與媳婦的對話聲,不滿她們打擾自己休息,走到被害人房間用力掌摑被害人臉部,導致她臉部出現瘀傷。媳婦見狀即時分開疑犯及被害人。 翌日,被害人與丈夫到居住在外的第二名兒子家中探訪,及後談到此事,兩人商量後決定報警求助。司警其後帶走疑犯協助調查,疑犯稱被害人在當晚騷擾自己休息,所以一怒之下掌摑她;又聲稱這是第一次襲擊被害人,但司警調查後發現,被害人臉部有多處深淺不一的傷痕,且發現被害人肋骨曾在三個月前被人打至出現骨折,但當時被害人沒有向家人及警方求助。司警及將嫌犯控以《家庭暴力》罪並送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拘捕一名27歲男子,涉嫌多次對其祖母施襲,將其控以《家庭暴力》罪並送交檢察院處理。(資料圖片)
治安警察局在警察總局統籌下,持續進行「冬防行動2021」,確保本澳在春節期間保持良好的治安環境,並於2月16日至昨(17)日,澳門警務廳、海島警務廳、情報廳、交通廳及特警隊聯合警犬組共派出65名人員,分別在澳門北區、中區、筷子基區、新橋區、新口岸區及氹仔市中心一帶截查可疑人士,並巡查了多間卡拉OK及酒吧,以預防及打擊各種不法行為;同時也在各區進行查車行動,以打擊醉駕藥駕等違法行為。 治安警在行動中一共截查了199人(134男,65女),當中發現一間酒吧涉嫌違反營業時間,治安警察局已繕立報告交相關部門跟進。查車行動方面,治安警共截查47輛車輛,合共檢控兩宗違例,分別涉及沒有攜帶車輛登記摺和遮擋車牌。 治安警在行動中一共截查了199人(134男,65女)。(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治安警人員巡查酒吧,當中發現一間酒吧涉嫌違反營業時間。 (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17)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有市民致電節目,希望特區政府可爭取內地恢復居民赴澳電子簽註,以增加內地旅客來澳意欲。
內地農曆新年假期於昨(17) 日大年初六完結,在政府「原地過年」的呼籲下,本澳入境旅客數量未如預期。
媽閣臨時公共碼頭預計今年首季投入營運,並計劃增加為澳門「海上遊」上落客點。
旅遊局今年繼續擴大客源,希望發揮「旅遊+ 」效應,與會展、文創、電商和體育等結合,推動經濟復蘇。
前(16)日大年初五,入境本澳的內地旅客出現按年回升,是今個農曆新年假期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