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重建寸步難行

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團體開展的「祐漢七幢樓群」入戶調查於上月完成,並於日前公布調查結果。報告顯示,約三成業主居於樓群內,約四成半為租戶,其餘為空置單位或無人應門等。而受訪業主中,超過九成受訪自用業主支持重建,但僅一成二人願意負擔重建費用。從結果來看,業權、補償爭議仍是問題癥結所在,重建工作寸步難行。 翻查資料,政府曾於2010至2012年期間對祐漢七樓群展開過家訪調查,當時業主自住的比例也與現時調查所得的三成相若,意味著一些沒有能力搬走的業主仍在此居住,而這三成業主長久以來飽受衛生、治安等問題困擾。事實上,祐漢新邨七幢樓群過去多年一直存在環境衛生欠佳等情況,不少居民反映樓宇有石屎剝落、塞渠漏水、鼠患等各種各樣問題,甚至不時被警方揭發有賣淫活動,除了居民每日都過得提心吊膽外,該區的安全隱患亦一直受大眾關注。若都市更新立法工作遲遲未能完成,樓宇將繼續老化及存在安全隱患,情況將更令人擔憂。 祐漢七幢樓群重建,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舉步維艱,特區政府於2004年提出「舊區重整」概念,至2014年在「舊區重整」的基礎上提出「都市更新」,負責單位也由過去的舊區重整委員會變成現在的都市更新公司。但時至今日,無論是「舊區重建」還是「都市更新」,相關工作的進展都不理想。 根據現行法律,樓宇重建必須業主一致同意,但要得到百分百業主同意,難道相當大,故若要推動舊樓重建,關鍵在於修改法律,適當調低重建業權百分比。《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於2019年底公開諮詢,多數意見認同有需要為樓宇重建下調業權比。 雖然降低「業權百分比」已有基本社會共識,但祐漢七幢樓群中,只接洽到約五成半業主,加上業主支持重建及願意負擔重建費用的百分比出現矛盾,要啟動重建,取決於能否聯繫更多業主並取得業主共識。未來,當局必須加大宣傳,呼籲其餘業主盡快主動聯絡都更公司,同時提供多種補償方式作為誘因,鼓勵居民支持重建。

11/05/2021
13000

為助親人治病耗盡畢生積蓄

80歲婆婆一無所有亟需援助

今年已80歲的歐陽婆婆,在澳門生活40多年,經過半生節衣縮食,在黑沙環購入一單位以期可老有所居安渡餘生,兩年前內地親人患重病,歐陽婆婆為念親情將單位以300多萬元變賣,為親人籌措醫藥費,使親人獲得治療後走出鬼門關,但婆婆在本澳變得「冇人冇物」,居無定所,近年只好四處「流浪」,在朋友家中短暫寄居,所幸一對熱心夫婦知悉事件後送上溫暖,將一個準備出租單位免費供婆婆暫時安頓,讓其暫時有瓦遮頭。歐婆婆十多年前曾獲社會工作局協助,跟進及協助歐陽婆婆的團體希望政府社服部門為婆婆提供協助,讓其老有所依及晚年活得有尊嚴。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歐陽婆婆不願向當局求助,協助婆婆的澳門博彩力量協會副會長朱麗霞表示,據婆婆透露,十多20年前因年齡漸長,向當局求助希望協助尋找工作,但協助她的男社工態度惡甚至大聲呼呼喝喝,即使後來轉由另一女社工跟進,初期雖有協助,但其後指婆婆精神有問題,輾轉將她送去接受精神治療,要留院觀察及服食藥物;因婆婆失聯一段時間,她的幾位好友知悉她曾到醫院求診,故到醫院尋找並助她出院,事件令婆婆留下深深烙印,自此不敢再向政府部門求助。 親情大於金錢 變賣物業籌醫藥費 協助婆婆的朱麗霞稱,婆婆年輕時曾在社團當清潔工及打住家工,節衣縮食買入黑沙環一個兩房一廳單位,本以為可安渡晚年。兩年前,一名在中山親人稱患上重病,需要巨款醫治。視親情大於金錢的婆婆於是將單位變賣,所得300多萬元親自拿上中山交到親友手中。親人重病治好了,但婆婆因在本澳沒有親人,加上已變賣唯一物業,於是打算投靠中山親人,但換來的是不被收留。婆婆無奈之下回澳四處投靠朋友,但始終「長貧難顧」,在朋友家中借宿一段時間又要轉地方,可說是居無定所、無瓦遮頭。 朱麗霞稱,從友人口中得悉有位長者很慘,無依無靠,以及沒有地方居住,希望有熱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那怕申請一張床位都好,起碼老人家有地方落腳,她因此接觸婆婆。她稱,據了解,婆婆現時只靠政府基本福利金勉強維持生活,她第一次與婆婆見面時候,見到她很慘,不單流離失所,連普通行李箱也沒有,只見她拿著一個普通環保袋,像去街市買菜一樣,而裡面最值錢的只有一個電飯煲,一對拖鞋,幾件衣服連同牙刷毛巾等日用品,其他什麼都沒有了。 熱心莊荷夫婦義助暫有瓦遮頭 在銀娛任職莊荷的李先生夫婦,得悉事件後向婆婆送上溫暖,將一個兩房一廳單位免費供婆婆暫住,讓婆婆終於有棲身之所。李太表示,覺得婆婆太可憐,近80歲的老人家,沒有兒女及無家可歸,只能輾轉在朋友家中那裡住幾日、這裡住幾日,真的太可憐。李太稱,該個在黑沙環廣華花園的單位,原本打算裝修後出租,所得的7,500至元租金打算幫補兩名正在讀書子女學費之用;但當她知道婆婆苦況後,決定延遲出租,暫時免費供婆婆住幾個月,她稱希望政府盡快為老人家安排社屋居住,讓其能安享晚年。

11/05/2021
36695

涉私吞他人132萬元名錶

男子典當並輸光後被捕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男子涉嫌私吞並典當一名內地男子價值 132萬元(港幣,下同)的名錶。涉案男子「唔熟唔食」,先以受委託協助售賣名錶給他人為由,私吞90多萬買錶款項,被捕後再被遭揭發他曾將有關名錶到押店將50多萬典當,結果同樣全部輸清。 司警調查後拘捕涉案男子。 司警透露,被捕男子姓胡,35歲,本澳居民,現時無業;涉嫌「巨額信任之濫用」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男事主為一名內地人。 案情指, 案中事主由2018年開始, 以月薪多元聘請涉案胡某任職其私人司機,由於得到事主信任,間中胡某亦會協助事主購買東西寄回內地。至去年3月,事主委託胡某將其一隻價值逾132萬元的名錶到專門店進行錶面維修。其後事主的一名朋友想買該錶,事主要求其朋友直接聯絡胡某,詎料胡某「唔熟唔食」,私吞事主朋友交予的90萬多元錶款,其後到賭場輸光。 胡某對買錶的事主朋友一直採取拖延,對方遲遲未收到手錶之下報警求助。去年11月,司警拘捕胡某,案件移送檢察院後,胡某被司法機關採禁止離境、繳交保證金及定期報到等強制措施,案件現正排期候審。 案發後事主透過報章知悉胡某私吞其朋友款項被捕,有關名錶亦下落不明,於是報警。至本月7日,司警傳召胡某問話,揭發他不單私吞90多萬錶款後,而為求再賭博翻本,他竟再將事主該隻名錶典當得52萬元,最終再次全數賭輸。一錯再錯的胡某候審期間再次被司警拘捕,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司警發言人何振南表示,被捕的35歲男子透涉嫌「巨額信任之濫用」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劉凱輝攝)

11/05/2021
1226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