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護理學院原計劃2020年下半年遷往離島醫療綜合體新校址。鏡湖護理學院院長尹一橋昨(14)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政府最近與鏡湖會議時提到因考慮到疫情等因素,政府決定暫時中止學院搬遷計劃,對新校舍或有其他用途。衛生局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特區政府重視護理教育發展,期望更充分利用離島醫療綜合體的護理教學大樓,達至更大的效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就更大程度發展作出檢視及部署。 尹一橋稱,現時除了鏡湖護理學院原址外,澳門日報大樓亦設有多間教室及實驗室,學院空間暫時尚可,但希望學生能有更多活動場地。政府去年3月時表示,啟用離島醫療綜合體的護理學院大樓作臨時隔離中心。 對於學院目前收生的情況,尹一橋表示,每年護校最高可招收新生120人,疫情下新學年報讀人數踴躍,目前報讀人數約60人,較過往同期多兩至三倍。學院並會因應是次新冠疫情的嚴重性,將考慮學科上設置加強護士學員對傳染病的應對能力。她又稱,過往護校的研究顯示本澳護理人員需求仍存在缺口,社區和非公立醫院護理人員尤其短缺,未來護校將思考如何優化和擴大生源。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2020/2021學年研究成果發布會」於昨(14)日公布三項研究項目成果。當中兩項有關了解本澳長者認知衰弱情況,提出及早作出干預,實現健康老化及響應特區政府提出構建「失智症友善社區」,制定改善策略。 該學院講師、項目負責人王慧、周嘉琪及吳建煒分別報告三項研究結果。首項為「澳門某社區老人認知衰弱狀況調查」以石排灣社區的長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身體與認知功能篩檢,收到572個有效樣本,結果顯示大部分長者的身體機能良好、認知能力正常,但有23%長者的身體功能表現為衰弱前期,以及無進修的長者認知能力下降風險較高。周嘉琪指出,衰弱並非不可逆轉,及早識別症狀和前期介入,有助實現健康老化,如留意長者會否走路變慢、手腳無力、說話變差及腦部執行能力變弱,她建議注意保持好心情、均衡飲食,切勿過度清淡及減重,並鼓勵長者持續進修。 第二項是「澳門民眾對失智症認知和態度調查」,針對七類人群(包括警務人員,退休長者等)調查收到676個有效樣本,結果顯示受訪者對失智症有基本認識和症狀識別的能力認知較薄弱,常誤解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並對失智症仍存在「家長式」的照顧看法。吳建煒指出,這樣容易忽略患者建立自信和心理健康部分,建議適當讓他們參與更多照顧決策,既可尊重患者權利,又可提升照護質量。 第三項是「澳門博彩從業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性行為研究」,收到1,459個有效樣本,結果顯示他們對新冠病毒預防行為的依從性較好,尤其在公眾場所佩戴口罩、外出回家洗手等,盡管研究結果正面,但也要關注教育程度較低的群體,才能提升公眾對新發傳染病的警覺性和防控水平。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20202021學年研究成果發佈會」公布三項研究項目成果。(梁佩茵攝)
021年中國內地普通高校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考試(下稱「保送考試」)將於明(16)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教業中學(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舉行。高教局昨(14)日發出新聞稿表示,本年共有1,192名應屆高中畢業生獲中學推薦參加保送考試。最多學生報名的前五個地區分別為廣東、北京、上海、湖北和江蘇,報名人數超過保送名額的高校共有33所。 高教局稱,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將率領考務團一行逾百人於今(15)日至19日來澳主持考試。屆時98所內地高校代表將於明日上午10時開始,即場對逾千名本澳學生進行面試、筆試等考核程序。 保送生可於考前登入保送生推薦系統(https://www.dses.gov.mo/Admission) 下載准考證。考生應於考前20分鐘到達考場,出示准考證、澳門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正本以供核對。 為配合防疫需要,考生進入考場須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及進行體溫檢測。詳情請參閱准考證上的保送考試須知及防疫須知。 保送錄取結果及「徵集志願計劃」將於後(17)日中午12時於高教局網頁及保送生推薦系統公布,獲錄取的保送生可自行於系統下載《預錄取通知》。此外,凡未獲錄取的保送生可報名參加「徵集志願計劃」,並須於17日中午12時至18日上午11時登入高教局保送生推薦系統重新選擇志願高校及志願專業,向尚有餘額的高校爭取保送機會。有關詳情可瀏覽高教局網頁,或致電、83969204向高教局人員查詢。 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澳門保送生考試將於明日舉行。(資料圖片)
提起公屋,澳門人而言可謂「喜憂參半」。
文化局《全澳第三批不動產評定》為期60日公開諮詢將於下周六(1月23日)結束,當局呼籲市民積極提供寶貴意見。
因應《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將於後 (17) 日生效,堆填區設置新磅並於近期安排司機試用。
今(2021) 年約有13.2萬養老金及殘疾金受益人須辦理在生證明,社會保障基金表示,已有超過十萬名受益人完成辦理,仍有約30,000人未辦理,社保基金昨(14)日起向未辦理人士發出短訊提示。
《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正在立法會細則性討論,有雜誌報道引述受訪者認為,業主會權力有限,把義務管理者變成責任人,有可能引發業主會解散潮。就此消防局發出新聞稿表示關注,並對報道當中相關人士的意見予以尊重和理解。
連接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至東亞運大馬路的新道路工程經過近一年的施工,至昨(14)日正式開通,新道路四線雙向行車,配合氹仔社區發展需要。目前蓮花海濱大馬路下水道管網工程仍在進行中,料今年上半年能夠完工。 工務局昨日表示,新道路工程屬「鄰近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一期)」,於去年2月底動工,建造兩條全新道路以配合氹仔社區發展需要,工程主要在鄰近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建造兩條新公共道路,其中連接蓮花海濱大馬路至東亞運大馬路、全長約180米的四線雙向行車道,已竣工及由工務局完成驗收後昨日開通。 分流下水道管網上半年完工 另外,擴容蓮花海濱大馬路的清、污分流下水道管網仍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上半年竣工。整項建造工程還包括於鄰近蓮花海濱大馬路的中段建造一條長約210米兩線雙向行車道、鋪設行人道、建造道路設施管線、視察井及綠化設施等。 「鄰近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一期)」在2019年9月公開開標,工務局共收到十份標書,提出的競投造價由2,700萬至3,600萬元不等,施工期260個工作天。至於工程的第二期,則會進一步延長及貫通上述新建道路。
暨南大學澳門校友會日前假聯邦酒家舉行2021年度迎春餐會暨醫學院(澳門)同學會換屆大會,暨南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澳門校友會會長馬有恆,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校董、澳門衛生局局長李展潤,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等出席宴。醫學院(澳門)同學會經過會員大會選舉產生新屆理監事,選出會長官世海、理事長張志雄、監事長彭蓬光。 會長馬有恆總結會務工作 會長馬有恆致辭時表示,在澳門,暨南大學校友超過人,其中70%執業醫生畢業於暨南大學,校友一直堅持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在各自不同崗位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也在抗疫工作中展現對澳門社會的擔當。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校友堅守崗位,發揮重要作用,配合特區政府抗疫工作。馬有恆會長希望同學會團結合作,共同開展會務工作,凝聚澳門醫療界校友,積極參與校友活動,繼續支援與協助恆愛醫療義工隊的愛心探訪活動,為澳門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暨南大學醫學院(澳門)同學會換屆大會,選出會長官世海、理事長張志雄、監事長彭蓬光。(暨南大學醫學院(澳門)同學會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