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蘇嘉豪昨日在立法會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辯論會上提問,路環是否會被列入《城規法》中「不可都市化地區」?對此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表示,依據《城規法》規定,編製城市總體規劃時會先做測量,而測量結果顯示路還須作保育,他呼籲社會對政府有信心,承諾不會搞到路環「烏煙瘴氣」。
立法會昨(6)日舉行全體會議,辯論運輸工務司領域2020年度施政方針政策。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作出引介時表示,都市更新是較原計劃花更多時間去執行的工作,而都市更新需要有各方共識,要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和意願,也要取得業權人的配合。而都市更新研究最終報告和公開諮詢的工作,運輸工務範疇將進行深入探討,以訂定下一階段的工作。
輕軌氹仔線去年12月10日通車,接下來的建設何時展開備受關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6)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被問到輕軌議題。羅立文表示,輕軌石排灣線將於今年進行招標,該線只有兩個站,長度1.6公里;至於東線工程則將於今年9月至10月展開公開諮詢,並希望能在今年內展開輕軌橫琴延伸線工程,但因涉及跨境問題,需要採用代建方式進行,但周邊亦有「濕濕碎碎的工程留畀澳門做」。
立法會昨(6)日辯論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會議。會上多位議員關注公共房屋相關議題,有議員關注特首賀一誠在現行置業階梯中加入夾心階層住屋及長者公寓的問題,問及夾心階層的定義。對此羅立文表示,政府將會對此開展公開諮詢。羅立文又透露新城A區兩地段工程已於昨日刊憲,預計在6月陸續招標。
議員葉兆佳昨(6)日在立法會上建議政府建設天然氣公共加氣站,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天然氣加氣站地點的選址固然重要,但相關合同中沒列明需設加氣站,而是列在合同的附件,做法是「有啲鬼祟」。至於是否可用天然氣取代石油氣,羅立文直言,「澳門唔好諗啦!地下乜都有,好豐富,如加天然氣管有排搞,現時已好多道路工程投訴。」
社會不時詬病本澳公共工程「超時超支」,昨(6)日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經過運輸工務範疇團隊的努力,各項大型工程在遵守工期及預算方面,持續有明顯改善,顯示工作已重回正軌。當局將繼續致力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公帑得到妥善管理。
昨(6)日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為配合本澳構建「智慧城市」的目標,當局將開展5G網絡的前期準備工作,並為推出匯流服務完成所需的立法工作。
昨(6)日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引介2020年度施政方針時表示,全球氣候變化仍繼續為澳門帶來顯著影響,尤其是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日益增大,政府將致力提高預報和預警能力,並計劃於今年檢討暴雨警告信號,建立完善的熱帶氣旋綜合分析系統。當局初步計劃新暴雨警告信號制度將於9月1日實施,現正跟進有關工作,與其他政府部門以及學校進行商討。
澳門的環境保護及垃圾分類回收一直被指落後於人,即使當局有意推動,亦受制於缺少空間、產業未成形等因素,而且市民大眾的環保意識亦有待提高。經過多年討論的膠袋收費制度於去年11月18日正式實施,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6)日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透露,膠袋收費實施情況良好,當局下一步會著手處理外賣飯盒、筷子收費。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就表示,生活垃圾徵費是實現污染者自付的遠期目標,當局計劃在有條件的屋苑進行試驗。
受各國旅行限制措施影響,全球航空受到重創,其中美國航空協會在一份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指出,全美已有3,000多架飛機停飛,佔現役機隊的50%,航空業在疫情期間每月合計要花費100億美元,而每趟航班客機平均只有17名乘客,國際航班每趟平均只有29名乘客,旅客淨預訂機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