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有效地實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常態化管理,並實現入境到社區的「閉環管理」,澳門特區政府於昨(3)日上午9時起啟用「澳門健康碼」,該碼是「個人健康聲明」的升級版,同時合併及取代「入境口岸健康申報」系統,以紅黃綠三色代表不同意義,適用於入境澳門和進入本地的場所。「澳門健康碼」整體運作暢順,截至昨日下午4時,七小時內共有九萬人使用,總使用次數為17.6萬次。
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已有愈來愈多州逐漸放寬防疫禁令與外出限制,但是據美聯社報道,其中絕大多數州份都未達到聯邦政府建議的最低篩檢標準(2%篩檢門檻)。而疫情嚴重的紐約州則不會跟進解封。
日本《日經新聞》報道,根據QUICK FactSet的企業財務數據統計,分析全球8,400家企業的公開數據和市場預期顯示,今年1至3月的整體純利潤為4,400多億美元,同比減少40%,約為2015年、2016年的水平。
日本東京、大阪疫情趨緩,單周新增病例出現下降趨勢,不過日本政府仍計劃繼續延長「緊急事態宣言」一個月。其中大阪政府計劃在明(5)日決定一套解封的標準,一旦決定重啟經濟活動時能夠令社會回歸正常運作。
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發起向抗疫人員致敬的活動「#Heroes Shine Bright」進入第九天,輪到巴黎鐵塔亮燈。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越350萬人,其中24萬5,000人病亡,隨著各國將陸續恢復經濟活動,對抗新冠病毒的戰場已從防疫轉向疫苗研發。《紐約時報》報道,全球目前已有90項疫苗研究,其中七項已進入臨床實驗。不過,疫苗研發最大的時間障礙,在於驗證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這都需要臨床實驗程序來證明,有時需要數年時間。對此,許多科學家建議推出「人體試驗挑戰」(HCT),讓年輕健康的志願者染病,測試疫苗功效。世界衛生組織則表示,計劃對此發出指南,提供建議。
社會工作局表示,受資助托兒所本(5)月起陸續公布錄取名單。
為持續向居民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教育暨青年局表示,正重新檢視曾參與「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下稱「計劃」)機構的設施和設備,並展開一系列的優化工作,相關工作進展良好。
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今(4)日起陸續復課,教青局表示,近日已陸續巡查及了解學校復課前的演習及校園清潔工作,亦向學校提供各樣防疫物資,未來將視乎疫情發展及初高中復課情況,徵詢衛生局意見後,盡快公布其他教學階段的復課日期。
闊別校園近三個月,本澳46間學校約13,000名高中生終於在今(4)日正式復課,教青局昨(3)日表示,相信學校已為復課作充足準備,局方亦為校方準備足夠的防疫物資,而高中復課後距離學年結束還有兩個多月,學校有充足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形成性評核或總結性評核。有學校校長表示,校方已增設檢測體溫儀器等設備,復課準備工作已完全安排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