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於昨(27)日在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蓮花廳舉行,委員會代主席、社會工作局代局長韓衛主持會議。
特區政府調整2020/2021年度學中小幼學生多項津貼,包括學生膳食津貼、書簿津貼、學費津貼及免費教育津貼。其中,中學生每學年的書簿津貼津貼增至3,550元、小學生為3,000元,幼兒為2,400元。有關津貼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實施。
貿易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前主席張祖榮於去年7月被廉政公署揭發,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申請時,涉嫌觸犯「受賄作不法行為」罪、「偽造文件」罪、「違反保密」罪及「濫用職權」罪等,其後張祖榮被羈押在路環監獄,至今約九個月。案件原定於昨(27)日下午3時30分在初級法院開審,但由於案中26名被告僅有九人出席,合議庭決定把案件延至下(5)月21日再審。
「青年善用餘暇計劃2020」將於2020年7月至8月期間舉行。活動目的是為青年提供短期實習機會,增加青年對工作世界的認識,鼓勵青年「從做中學」,在實習過程中學習成長,建立積極正面的處事及學習態度。
政府推出首期3,000元電子消費卡將於本周五(5月1日)啟用,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昨(27)日指出,近期本澳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情況過速和過高,備受社會關注,憂慮電子消費卡啟用後,市場物價或現「猛火煲湯」的漲價潮,建議政府在非常時期加強巡查,做好物價管控工作;在疫情受控情況下,循序適度地放寬各口岸通關限制,促進澳門與內地的人員與貨物流通,擴大商品供應,促進市場競爭,以平穩市場價格。
首期消費補貼計劃將於本周五(5月1日)起至7月31日推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27)日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會上表示,今年6、7月間將開展對首期電子消費卡執行成果和成效的調查,並會在第二輪再作出調整,包括沒有領取和登記的市民,可於第二期登記,有機會使用第二期電子消費卡。
大家可能聽過內地人說:「去到北京才知自己官小,去到上海才知自己錢少」,我想今天要加多一句,「去到澳門才知自己地區福利少」。
豬肉在今年以來價格一直持續高企,除了受非洲豬瘟及疫情影響供應,社會上一直有不少意見質疑街市攤販有「抬價」之嫌,不同攤販的定價亦有相差甚遠的情況。市政署市政管委會主席戴祖義昨(27)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本澳活豬的批發價比香港低二至五成,但零售價卻不比香港便宜,街市豬檔之間疑存在「拆貨」不開檔的情況,市政署已開立卷宗調查。
對於非高等教育教職員工與跨境學生,復課前須完成核酸檢測,有家長及學生認為學生及教師應該「一視同仁」。
本澳中學生將於下周一(5月4日)起陸續復課,所有非高等教育學校的教職工,以及需直接面對學生的相關人員,需要先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本澳教職員自今日(27)起至30日進行,跨境學生及跨境教職員則需要每七日檢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