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目前部分人士可獲豁免進出珠澳口岸,會否為兩地增加交叉感染風險。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回應表示,豁免機制必須實行,因部分職業及專業人士需在目前的防疫時期執行工作,他舉例,政府從香港購置核酸檢測機,需要香港的專業人士進行測試,所以會獲得兩地豁免,而豁免是現時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必須有的機制。
廣東新入境措施上周五實行後,本澳出入境人次大幅下跌。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昨(29)日在新聞發布會表示,上周六(28日)本澳總出入境約3,800人次,較前一日減少1.6萬人次,下降80.7%,其中澳門居民3,100人次,旅客570人次,內地僱員129人次。而前日有來自高發地區的136名旅客被送往綜藝館臨時醫學檢查中心,期間有三名旅客不願受檢而選擇返回內地。
廣東省日前迅速發布新入境措施,宣布自上周五(27日)早上6時起,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台地區及中轉旅客)實行核酸檢測全覆蓋,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費用自理。由於有關措施在無預警並短時間內實施,一眾需要往返兩地的澳門居民方寸大亂,有市民認為措施安排太倉猝。
廣東省由上周五(27日)早上6時起實施包括港、澳、台居民在內,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士及中轉旅客,均需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費用自付。新措施引發澳門一度混亂,不少在珠海居住澳門居民,甚至旅客,匆匆在新措施實行前返回內地,特區政府前天(28日)與廣東省政府磋商新措施細節後,珠海市決定對四類人士解禁,包括兩地牌司機、持內地居住證澳人及跨境工作人士等,進入珠海可豁免隔離14日,但需接受核酸檢測。
文化局持續關注疫情期間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情況,再推出多項紓緩措施,創設多元化條件,支援本澳文化藝術團體。措施包括由4月中下旬起至2021年3月31日將豁免租用文化中心場租,加開藝文空間供借用,並將於4月中旬恢復開放文化局轄下場地的排練室,獲資助的本地展演項目可提前在半開放的劇場進行線上直播或錄製演出等製作。
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一期,總體失業率為1.9%,而本澳失業人數及就業不足人數均有上升,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6%,較上一期(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上升0.3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上升0.4個百分點至0.8%。就業不足人數是自2012年5月至7月以來首次升至3,000人,其中建築業和運輸及貯藏的人數佔多。
新冠肺炎疫情對本澳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一定影響,勞工事務局表示正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就業市場的供需情況,包括就業轉介、配對面試、舉辦就業講座等,以及實施「帶津培訓」,協助及穩定居民就業。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產油國產油限制協議破裂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較大跌幅,由今年1月初的每桶約67美元跌至3月26日每桶約22美元,跌幅約67%,早前特區政府敦促本澳油品公司馬上調整價格回應社會訴求。有團體認為,本澳油價「加快減慢」未跟上國際步伐,政府應考慮把燃油產品納入為公共事業,加強監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由內地來澳工作外僱需先在珠海指定酒店進行14日隔離醫學觀察,取得健康證明,再以專車專道接載來澳工作,其中最後一批120名外僱已經於前(28)日乘坐大巴由拱北口岸駛入澳門。至此,在珠海接受隔離的2,201名澳門外地僱員結束觀察,共分24批專車專道來澳順利復工。
澳門大學宣布,根據澳門特區政府高等教育局指引並結合大學實際情況,將安排學士學位課程應屆畢業生於4月20日復課,非應屆畢業生則維持遙距學習直至學期結束,未經許可的學生於復課前不可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