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將於本周四(4日)首次在本澳發行20億元人民幣國債,據金管局表示,將於本周五早上9時起接受澳門居民認購。 據悉,是次的認購期為兩周,本澳居民可通過分銷的銀行營業網點,或電子渠道進行認購。上周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也表示,這次的國債將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予本澳居民認購,另外則由機構投資者購買,比例以後者佔多。 機構投資者的債券年期為三年,零售為兩年,息率預期約為三厘。本澳居民的入場費約為人民幣10,000 元。 零售部份,將由承銷銀行統一發布國債銷售書,至於機構投資者,則要在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公司(MOX)開立賬戶,或在今次國債承銷商處開立托管賬戶。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新聞發言人彭偉上校前日(周日)發布消息,根據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發的命令,駐香港部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孫文舉任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 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政治委員王建武中將來澳宣布了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的任職命令,對駐軍近年來建設發展取得的成績,以及在貫徹「一國兩制」偉大方針、服務大局、愛澳親民等方面所做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新任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孫文舉表示,將與司令員徐良才一起率領駐軍官兵,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強軍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偉大方針,尊重並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嚴格按照澳門《基本法》、《駐軍法》等法律法規履行防務職責,接續弘揚威武文明、愛澳親民優良傳統,努力為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孫文舉,男,1965年9月出生,黑龍江賓縣人,1983年10月入伍,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大校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組織部副局長、駐香港部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等職,先後榮立三等功六次。
歷經「天鴿」及「山竹」颱風侵襲,澳門市民對防風及防災意識逐漸提高,為加強對目前防洪排澇建設的認識,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昨(1)日下午特別舉辦「防洪排澇船上研討會」,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澳門海洋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桂舜、城市規劃師林翊捷,以及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何永康任研討會嘉賓。
比特幣(Bitcoin)自2017年12月的高位(當時升至近20,000 美元水平)大挫至低位時,一度跌逾八成,雖然近期回升至14,000 美元水平,但與高位仍有一大段差距。 不少人將比特幣與歷史上鬱金香熱潮和科網泡沫相比,但近期比特幣2019 年屢破阻力、屢創新高,可以說加密貨幣已走出寒冬,就連稱現今全球約有17億人無銀行帳號的Facebook 也加入戰團。 自2017 年以來,加密貨幣的發展已成熟了不少, 連Facebook 亦宣布將於2020 年推出加密貨幣 Libra(天秤座),圖以建立一套簡單、無國界、可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開放式金融服務。 Facebook 稱用戶可以透過加密貨幣Libra 享受到方便可靠的金融服務,快速進行線上交易。 自宣布推出後,外界普遍看好Libra,原因包括,首先現有的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及以太幣,雖然交易量不少,但因為幣值欠缺標準,波幅過大,令一般人都不敢輕易「入貨」。而每項Libra 交易都由同等價值實體資產支持,這已有別於大部分加密貨幣。Facebook 稱有關資金將由Facebook 與合作企業共同出資,希望在Libra 正式推出時將合作企業數量增至100 間,集資最多10億美元(約78.3 億港元)。有真實資產作擔保,料Libra 可更易獲得大眾接受。 其次,Libra 的推出可以配合到Facebook 本身的企業策略。Facebook 過往一直嘗試在廣告收入以外,開拓更多的收入來源,而電商和支付系統是一大方向,藉加密貨幣Libra 的推出,巴克萊估算至2021 年,Facebook 每年可獲得190 億美元的收入。最後是支付系統加社交平台的生意模式,在中國已有微信配合微信支付這成功先例,令外界對Facebook 推出的Libra 更有信心。 非牟利機構「Libra 協會」(The LibraAssociation)負責營運Libra, 該協會有28創始成員,除了eBay、Spotify 這些「潛在受惠者」外,連本身都在經營支付系統、Libra 未來的「潛在競爭對手」,例如Mastercard、Visa、PayPal等都是創始成員。 可見未來的支付市場發展空間仍然很大,據市場人士表示,傳統支付公司過往努力爭奪的市場只佔全球交易當中15%,另外85% 尚是用現金交易。透過加入Libra,將予這些公司開拓一個大市場的機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和五四運動100周年,澳門江門同鄉會、江門五邑海外聯誼會主辦的「少年中國說」系列活動,昨(1)日在澳門綜藝館開幕。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以及江門市長劉毅等主禮開幕儀式。譚俊榮致辭時表示,澳門和江門處在一個大灣區的時代,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澳門與江門在經濟、社會和民生等多方面的合作,其實,文化和教育也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的展覽和論壇是一個開始,相信在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今後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合作。 劉毅稱,除「少年中國說」活動外,江門市將發揮世界文化遺產的優勢,加強與港澳文化旅遊部門合作,並將採取多項措施支持澳門青年在江門創新創業,探索更多兩地青少年的交流合作模式。 「少年中國說」活動一連四天在綜藝館開放,內容包括展覽、文化論壇及播放專題紀錄片等。內容圍繞梁啟超「愛國愛民」和「良好的家教家風傳承」,主辦方冀引導澳門青少年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愛國愛鄉情懷。展覽亦有回顧江澳兩地合作等主題。
特區政府堅持以多點支撐、多重覆蓋為原則,以短中長期政策結合為基礎,鞏固社會保障安全網。本年調升最低維生指數為4,230元,延續現行多項惠民措施,維持或調升相關的金額。如向受益家庭多發放一份全數經濟援助金;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透過「社會融和計劃」發放特別生活津貼,並繼續實施短期食物補助計劃,加強臨時及緊急援助;繼續實施社屋住戶豁免租金,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
「2019年度現金分享計劃」於今天(2日)起開始分批發放,分別向特區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派發澳門幣10,000元及6,000元。敬老金受益人首先於今日經自動轉賬發放;已登記以自動轉賬方式領取者於明天(3日)收取;劃線支票則於7月8日起分十周寄出,最遲寄出日期為9月13日。
特區政府為體現對殘疾人士的關懷,向符合資格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發放殘疾津貼。社會工作局昨(1)日表示,根據第101/2019號行政長官批示,普通殘疾津貼金額由2019年起調升至澳門幣9,000元,特別殘疾津貼金額調升至澳門幣18,000元。倘市民過去已成為殘疾津貼受益人,母須重新提出申請,但必須於翌年起每年辦理生存證明,才可繼續獲發殘疾津貼。 凡於今年8月31日或之前提出申請並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可於今年10月獲發殘疾津貼;而在上述日期之後才提出申請並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則會於稍後時間獲發殘疾津貼。 社工局預計合資格領取2019年殘疾津貼的人士約有13,700人,預計發放金額約為澳門幣一億6,900萬元。如有查詢,可瀏覽社工局網頁www.ias.gov.mo,或致電社工局查詢專線2836 7878,亦可向社工局總部及各社會工作中心查詢。 (資料圖片)
廉政公署上月(6月)24日發表有關對青洲山地段的業權調查報告,指當局在青洲山整治工作不力,令到青洲山規劃及保育再引起社會關注。文化局文化遺產廳研究及計劃處處長蘇建明,昨日在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表示,經與青洲山業權人溝通,了解到修復工作有困難,例如修道院有其他霸佔情況等,局方正評估青洲山山體和修道院的最新情況,會綜合考量這些因素制定合適的修復期限。
由體育局主辦,教育暨青年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協辦的「2019親子運動日」,昨日(6月30日)在塔石體育館舉行。活動吸引接近3,500人次參加,活動中,父母與子女合作進行多項康體競技活動,場面暨溫馨又熱鬧。 活動按照參賽兒童的出生年份,分成A組(2009年至2012年出生)、B 組(2013 年至2015 年出生)及C 組(2016 年至2017年出生)共3個組別,各組參加兩項康體競技活動,角逐各組別的冠、亞、季、殿軍及六個優異獎。主辦單位期望透過舉辦親子活動鼓勵家長帶領孩子一同參與運動鍛煉,增強子女的自信心和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加深家長和子女的感情和溝通,促進融洽的家庭關係。活動日設有攤位遊戲、攝影攤位及助興表演,為市民提供了一項有益身心暨能享受天倫之樂及增進親子之情的活動。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表示,今年錄得的數字令人興奮,現場所見看到家長和小朋友玩得高興,達到他們辦活動的目的,未來他希望能創造更多機會讓更多市民多做運動強身健體。 對於有關國際足聯對澳門足總處罰的情況,他表示罰款並非體育局所資助的範圍。潘永權認為國際足聯與澳門足總之間應有良好的溝通處理此事。至於有消息指球員為了不滿事件而作出不合作舉動,潘永權指出,這樣更應該加強溝通,他深信澳門足球圈在大家充分溝通,以及給予大家更多時間後,將會有更佳的前景。 對於近年舉行的武林群英會,潘永權指今年8月1日起一連四日將會如期舉行,內容跟過去的模式差不多。 出席活動的嘉賓有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教育暨青年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梁偉峰、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陸南德、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體育局副局長劉楚遠及林蓮嬌、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盧景昭及體育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