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提出修訂《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法案,並將於明天(19日)提交立法會進行一般性討論。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廳長陳露昨日表示,關注到坊間有聲音猜測推出新法案與應對非法旅館問題有無關係;她強調,新法案是針對酒店業的整體發展,而政府一向不允許在民居內開設酒店,未來不打算允許有關做法,因為會引起安全、衛生等問題。
多個屬於文物保護區內的用地規劃條件圖草案於上周公示,收集公眾意見。其中快艇頭街43號一幢樓宇重建,文化局建議須保留臨街立面,惟有市民反映,整座建築物已拆卸。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圓圖)昨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當時考慮不是於建築物本身文化價值,而是該建築物能突顯城市街區的風貌,因此文化局建議在不殘破的情況下保留立面,但後來因建築物非常殘危,工務局亦曾諮詢當局意見,在公共安全考量下拆卸重建,當局亦不持反對意見,相信日後建築物將按原本立面重建。 至於《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法案建議獲評定文物可開設酒店。梁惠敏表示,所有文物改造或活化計劃均必須諮詢文化局意見,而不同文物活化都有不同條件限制,前提是不能影響及損害文物本身價值情況下方允許進行計劃,而文物酒店是活化功能之一,若文物獲准開設酒店後出現損毀,都必須依照《文遺法》規定處理。
街總大廈工作委員會以及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昨晚舉行新春聯歡餐會。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表示,過去一年協助召開分層建築物所有人第一次大會12次、平常大會105 次,他建議房屋局未來提供更多支持、提供樓宇資料庫,協助更多居民成立業主會。 秦昶指出, 在目前澳門舊式住宅樓宇中, 成立了業主會的寥寥可數, 可能原因是政府相關配套不足, 建議日後私人樓宇成立業主會時, 房屋局可派員參與及協助, 有助提升居民對業主會的認受性。 秦昶續稱,中心去年跟進大廈管理、塞渠漏水與樓宇維修個案51次,跟進30年樓齡低層樓宇維修資助諮詢共六次,向大廈居民提供法律協助142次,市民諮詢接待共852次。與此同時,舉辦不同類型的專題講座,進一步普及現行大廈管理政策及相關法律知識、業主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協助業主提升大廈管理質素,改善生活環境,全年約有4,535 人次參與各項活動。 街總大廈工作委員會主任程順明致辭表示,展望2019年工作重點將會放在推動宣傳政策法規,特別是加強宣傳新的《分層建築物共同部分的管理法律制度》,讓更多大廈管委、業主掌握新法的內容,協助業主依法召開分層建築物所有人大會,提高業主維修保養樓宇的意識及優化大廈管理工作,同時推動業主及政府重視升降機,供電系統等大廈公共設施的維修保養,保障公眾安全。
澳門文化局「文化傳播大使」代言人計劃,日前公布由大陸演員、《延禧攻略》女主角吳謹言擔任「星級文化傳播大使」之一。昨(17)日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接受採訪時表示,該計劃並非只由內地女星吳謹言全擔任,局方亦邀請另三位藝人擔任,涵蓋中港澳地區,期望透過他們的知名度、對文化的熱愛,從而令更多人關注澳門文化局活動。 梁惠敏續稱,日前「星級文化傳播大使」計劃的推出已令市民大眾更關注該活動,接下來當局將會招募25名澳門居民為「文化傳播大使」,只要年滿14歲以上,以及對澳門文化傳播有興趣皆可報名參加,不設年齡上限。從中篩選25名市民後,當局會加以培訓,包括展覽推廣、文物保育推廣、歷史文化推廣等課程,日後再代表澳門向市民大眾推廣本澳文化。梁惠敏重申,上述25位澳門居民才是代表澳門傳播文化的主要人員。
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選務工作已有序展開,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管委會)上周五(15日)舉行首次會議,商討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選務工作。「管委會」主席宋敏莉表示,會議議決法人選民需於4月8日至4月23日期間遞交「提名表簽署人登記表」,以及於4 月24 日至5 月7 日期間,參選人遞交報名表。
澳門特區政府今年將舉行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17)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被傳媒問及會否參選行政長官。譚俊榮未有正面回應,但表示已經在不同場合講過,目前最希望積極努力做好社文司工作,令到澳門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獲得感更加高。 譚俊榮又指,在行政長官帶領下,社文司過去幾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進展和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推進。他稱,目前希望最大程度改善澳門的民生,以謙卑的心聆聽市民訴求,包括接見各個社團,甚至落區拜訪社團,聆聽他們的訴求。 譚俊榮稱,目前各項工作有進展,但仍然不足夠,特別是國家給予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正在努力協助行政長官制定計劃,推動澳門居民,包括青年、長者等,到大灣區發展、就業、生活、安居、養老。他又稱,希望盡個人最大力量,積極努力地助力國家開展「一帶一路」工作,將澳門構建成為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平台,推動中國與葡萄牙、葡語系及東南亞國家等合作。
正值新春佳節,澳門IN義工團組織逾百名社會各界人士,昨天(17日)舉行「新春團拜」活動,向全澳各區五間院舍共180名長者,送上新春節日福袋及物資,多名義工打扮成《西遊記》中四位主角及財神,「博佢哋(長者)一笑」,氣氛歡樂熱鬧。 新春團拜是澳門IN義工團的年度活動之一,義工兵分五路同時向盈康護老院、仁愛安老院等五間護老院拜年。IN義工團副總幹事徐展圖表示,是次探訪的安老院舍,也是義工團常年服務的對象,過往亦有定期探訪和組織長者外出活動,目的是為條件較有限的院舍,仍得到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援。 徐展圖續稱,《西遊記》故事為一眾老人家回憶,有共鳴,因此是次特意打扮成唐僧、孫悟空等人物扮鬼扮馬,為長者上演賀年話劇,期望長者能開懷大笑及感受到社會溫暖。 是次新春團拜活動,義工踴躍報名,並得到立橋銀行贊助捐贈院舍的物資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認捐福袋,體現社會各界對長者的關懷。活動上,大會亦安排義工分組乘車到戶探訪,參與活動的義工認為,此類活動很有意義,能認識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造價逾1,000 億人民幣、被稱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去年10 月24 日正式通車。大橋通車至今三個多月,在經濟效益方面與預計有較大落差,更有聲音擔心大橋耗資驚人卻利用率偏低。 究竟大橋經濟效益與預期相差有多大?是規劃有欠考慮?還是三地政府配套未到位?未來如何才能提升大橋效益?值得三地政府關注。
港珠澳大橋除為市民和旅客提供一個便捷的交通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建構一個「一小時生活圈」,更預想可為澳門物流業帶來新機遇,但現實卻是,根據澳門海關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大橋跨境汽車總流量為23,574 架次,當中客車流量7,465 架次,輕型汽車流量16,109架次,但貨車流量竟是「零」架次。 本地物流業界人士表示,「現時珠海和香港每日都有物流的貨運業務操作,我哋只能托腮睇住珠海嘅貨源,白白地去咗香港」。究竟「零」架次背後原因為何呢?
「網上情人殺手」又有斬獲!九名本澳女子由去年8月至今2月期間,先後透過網上社交平台認識一名「在外國生活」的男子,被對方以甜言蜜語打動,對方再使用老套舊招,以寄禮物給女子但郵包被海關扣查為由,要求女子匯款入指定銀行賬戶,才能將郵包解封。芳心已動的一眾女子於是按指示匯款,合共54萬元(澳門幣,下同),至對方失聯後方知被騙。司警接報後前天拘捕一名「負心漢」的同黨,而此人竟是一名為人師表的本澳中年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