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出資200億成立「粵澳基金」

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項目

澳門特區政府以財政儲備出資人民幣200億元,與廣東省共同成立「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簡稱「粵澳基金」),並於上周五(4日)在廣州簽署《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合夥協議》。澳門金融管理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目前「粵澳基金」合夥人未有任何增資意向。 澳門金管局稱,「粵澳基金」是由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共同推動,並由廣東省屬國有企業恆健控股公司與南粵集團組建粵澳基金管理公司,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方式,引入澳門財政儲備資金200億元人民幣,與澳方共同發起設立基金,以市場化方式管理運作,將投向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有利於粵澳兩地經濟民生的相關優質重點項目和廣東自貿區基礎設施項目。 根據雙方協議,基金全體合夥人總認購出資額為人民幣200.1億元。 另外,為了對未來合作提供一定的靈活性,雙方達成共識在日後有需要時,如經基金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雙方可以考慮擴大合作,增加投入資金,最高上限為人民幣1,000億元,而增資方並不只限澳門特區政府。目前,基金全體合夥人沒有任何增資意向。特區政府將會適時評估基金的運作和效益情況,才決定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可能性。

09/05/2018
37943

《通訊截取法》第三季公開諮詢

電話監聽是刑偵非「想聽就聽」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7)日表示,將盡快完善《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 草案文本,爭取今年第三季進行公開諮詢,強調電話監聽是刑事偵查的一種手段,需要嚴格依法執行,而非警方「想聽就聽」。 黃少澤表示,《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即現行《電話監聽法律制度》),當局早在2013年建議修訂相關法律以符合因電信技術發展及刑事偵查需要,有關法律程序應更加具體及嚴格規定。當時負責的專家建議以單行法進行立法,當局過去亦一直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並結合執法需要及電信技術發展與法律部門溝通,起草新的單行法;經行政會討論後確定政策方向,並向法律改革諮詢委員會諮詢意見,現時正進一步完善文本,爭取在7到8月進行公眾諮詢。 黃少澤強調,電話監聽是刑事偵查其中一種手段,要依法、依程序,經法官批准下嚴格執行,是刑事偵查的需要,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警方「想聽就聽」。他稱,若任何人有懷疑,可向電信公司了解,亦可向警方或檢察院舉報。 他稱,現行規定三年以上徒刑犯罪,以及在其他手段無法有效取證情況下,才容許偵查人員向司法官申請批准開展電話監聽;但是,在三年以下刑期但以電話方式騷擾、侮辱他人,這情況下經法官批准也可進行電話監聽,《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基本維持該標準及規定,沒有作出任何改變。 黃少澤司長昨日主持第14屆消防官培訓課程畢業禮暨副一等消防區長就職禮,儀式於保安高校舉行,該屆課程由2013至2018年完結,其中包括八個月實習階段,共有11名學員順利畢業。

08/05/2018
16648

新盤潮再現

挑好上車地點保值

近期本澳有多個新盤推出,包括濠尚、海上居第五座及晉海等,為經歷首置按揭放寬熱潮後而再度成交沉寂的樓巿注入新動力。是次有細單位以至開放式單位投入巿場,相信不少上車客都會「心動」。但在行動前,買家除了要銀両充足,選擇適合的上車地點亦十分重要,規劃得好,對所購置物業可起到一定的保值作用。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庭與工作,選擇上車地點可先從工作地點著手考慮,建議選擇到達工作地點在只須一小時之內的新盤,否則每天長時間舟車勞頓令人身心疲累。如果工作是賭場需要值夜班,那更需要多加考慮這點。至於如果是情侶/夫婦上車客,兩個人考慮到日後有生育打算,居住地點應多靠近長輩,這樣可以多一點照應。 一般保值能力較強的上車新盤多位於交通十分方便的地點,例如氹仔將開通的輕軌站附近是考慮重點。如果希望日後自住兩三年後,所買單位有較高升值前景,可考慮單位面積細小但交通方便的大型屋苑。一般來說,這些單位在大巿暢旺時,相對成交會較活躍及叫價可以較進取。 然而亦不能忽視個人喜好, 有人較喜歡熱鬧,有人喜歡寧靜郊外環境。如果是情侶/夫婦上車客,須了解靜中帶旺、交通方便,單位不太細的物業必定較昂貴。所以須在個人喜好和習慣上,雙方事前必須商量及取得共識,以免日後「口同鼻拗」。但不確定真正喜好又怎麼辦?雙方可以選擇共識的屋苑先行租住一段日子,直至發現彼此能接受所居住環境,再考慮買入亦不遲。 事實上,買新樓上車除了首期、律師費、中介費及保險費等之外,還須預留一筆裝修及家居費用。但這方面豐儉由人,如果不是單位漏水、水喉生鏽,一般第一次置業建議採用簡約設計。另外,在現金流動方面,建議最少要有八個月的生活連供款儲備,萬一失業或有其他突發事情,兩口子都有充足時間及能力應對及避免財政困難,導致單位斷供或要被逼賤賣物業。

08/05/2018
28581

「青創闖天下」嘉諾撒聖心專場

以有趣互動方式啟發學生思考

澳門工商聯會主辦「2018青創闖天下」系列活動、大西洋銀行冠名贊助的「校園互動工作坊」,繼上月26日舉行「澳門大學專場」後,上周一(4月30日)舉辦「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專場」,以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啟發學生多思考多規劃發展方向,提前感受創業前需要經歷的準備過程,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活動通過觀看「青創實戰短片」,介紹創業可以分為「創事業」、「創專業」、「創事業」三個方向,強調學會一個技能亦可創出自己一片天地。學生分組參與活動,由工商聯會嘉賓分組帶領學生進行體驗。互動環節設有創業主題,例如市場部經理、商品零售店、工程公司、餐廳、營養師、食品批發店等,讓學生從主題出發,考慮創業路上會遇到的問題及應該準備的工作,通過互動帶出不同行業需要的準備及重點都不一樣;而「創專業範疇」則需要更多技能,可以通過修讀學位及工作經驗去體驗。 同學反映透過這種形式體驗活動,能使他們接收很多信息,對內容印象更加深刻,無論是資金、經驗、學位、資源都需要自身發展去考慮,努力獲取,亦可從身邊的資源挖掘,還可招商合作,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契機及政府政策支持下,迎難而上。

08/05/2018
1939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