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調查青年對明年施政期望

交通問題連續兩年列首位

行政長官將於明(14)日發表下一年度《施政報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明年的施政重點。街坊總會青委青年政策小組前天(周六)在街總大樓舉行「澳門青年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期望」問卷調查結果發布會。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青年認為政府於2018年施政的首五個重點工作範疇依次為交通(63.9%),醫療(63%),房屋(58.4%),社保及福利政策(46.4%)及文化教育(46.3%)。當中,交通問題連續兩年位列「青年最期望政府施政重點」首位。 研究小組對這次調查中青年最關注的交通、房屋、醫療和文化四方面提出建議。研究小組認為,交通問題 連續兩年位列青年最期望施政重點首位,證明交通問題 未被妥善解決,及至「水深火熱」階段。建議優化巴士路線,推進電召的士,加快落實輕軌以及盡快處理殭屍車及水浸車,還公共泊車位於民。 房屋政策方面,研究小組建議從增加公屋供應量及打擊炒賣行為兩個層面施政;醫療方面,建議政府加快醫療設備建設,並在明年啟動醫護人員培訓,應付社會對醫護需求,以及為未來離島醫院綜合設施的落成作準備。文化方面,研究小組認為近年國家有多項惠澳政策出台,建議政府繼續加強提升青年競爭力及擴展國際視野,讓青年能及早了解及提升自我。 街坊總會青委青年政策小組和澳門街區青年協會時事關注小組,於上月21日進行「澳門青年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期望」問卷,在全澳各區採用街坊總會電子問卷調查系統,街頭抽樣訪問1,086名18至45歲澳門青

13/11/2017
39012

區域經濟整合的想象

第29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在越南熱鬧落幕,21個國家與地區領袖,就區域經貿等各種問題交換意見,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領袖,甚至台灣的代表宋楚瑜,都有機會藉這個場合為各自經濟發展謀求出路,把握參與區域整合機遇。面對國際經貿局勢的變化,亞太抱團取暖,而與全球1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的本澳,仍然不在這個體系之內。無論是APEC、還是東盟,CPTPP還是RCEP,本澳其實都有必要更積極地參與區域整合。 以澳門的經濟型態有沒有必要參與區域經貿整合,有很多討論,當然,澳門經濟體量小,製造業、進出口貿易、加工出口都不發達,本身又是自由港,對區域經貿合作組織的吸引力非常有限。但對澳門而言,參與區域整合不但有經濟多元化上的需要,也有避免被邊緣化的現實必要。 自外於區域整合,將令本澳在各個層面承受衝擊。香港與東盟昨日完成自由貿易暨投資協定的簽署,新加坡將在2019年提供香港貨物零關稅的待遇,為香港進出口貿易開啟巨大利多。本澳貿促局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數據顯示,澳門對外出口除內地與香港外,多個國家出現下滑,其中對新加坡出口更是按年下滑了37.8%,一部分原因當然與香港——東盟的自貿協定有關,另一方面則反映了本澳愈發依賴內地與香港的進出口貿易,雖然為澳門帶來穩定,卻也進一步限縮了澳門在發展經濟多元化上的獨立操作空間。 「背向祖國,面向世界」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思維,而擺脫過度依賴的困境,才能真正達到這樣的思維目標。國家對澳門有著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等種種規劃與安排,澳門則必須在向內整合與向外整合中取得平衡,彼此間發揮綜效,才能真正讓經濟適度多元。 譬如,澳門作為中葡平台,針對葡語系國家商品的轉口貿易即具有香港沒有的優勢,亦可作為東盟與葡語系國家的結點;另一方面,東南亞經濟逐漸起飛,市場發展潛力被看好,許多國家卻欠缺發展資金,本澳政府財政儲備充裕,也可透過特定企業投資的方式,發揮澳門在博彩旅遊業、飲食業及東南亞歸僑的人脈優勢,大展一番手腳,既能參與國際市場,也能增加內部的競爭力,讓更多本澳企業走出去。 加入APEC是參與更多區域整合的敲門磚,本澳目前是APEC嘉賓經濟體,實際參與的層級不高,也無法參與決策。本澳曾在2014年舉辦APEC旅遊部長會議,當時負責籌備工作的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就表示,本澳很希望加入APEC,但決定權在APEC,也必須由外交部提出申請。澳門既然肩負了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平台等等角色與重任,加入APEC有其政治宣誓的意義,都值得特區政府更加積極地爭取,為澳門經濟開啟更加前瞻、永續的發展道路。

13/11/2017
4386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