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連聖誕節小長假昨(26)日結束,據治安警統計數字,五天(22日至26日)內錄得超過52.5萬人次訪澳旅客(截稿前暫公佈截至26日晚上9時入境旅客數字),日均旅客量近11萬人次優於預期。有旅遊業代表指出,赴澳遊火熱的背後,除了不少內地遊客趁周末來澳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之外,澳門近期催谷節慶盛事活動紛呈,不僅成功拓展海外客源,還掀起一股文旅消費熱潮。業界預期,元旦假期訪澳旅客將更加理想。
正值澳門回歸24周年翌日,與澳門發展息息相關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公布。該《規劃》是指導橫琴粵澳深度深合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據,規劃期至2035年,圍繞澳門回歸25周年、30周年、2035年定下三大階段性目標。其中,到2029年,深合區澳資企業數量將達到現時數量的五倍,增至2.5萬家;並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新產業」。
國務院日前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橫琴規劃》)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規劃》),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歡迎,同時感謝中央對特區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厚愛。他強調,澳門特區政府將認真把握橫琴和前海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結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1+4」產業發展策略,以及澳門獨特的區位優勢,不斷推動澳門特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橫琴規劃》)全文日前正式印發。深合區執委會表示,《橫琴規劃》是圍繞深合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個初心,從琴澳空間、產業、民生、城市建設等全方位一體化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整體規劃,是明確深合區未來十年至十五年的發展藍圖和指導方針的綱領性文件。
2023年經屋申請的數量創新低。截至上周四(21日),房屋局僅收到3,881份申請。局方宣佈延長經屋的申請期限,由原本本(12)月27日截止,延長三個月至明(2024)年3月27日,同時補交文件的截止日期也延長至明年4月26日。有議員認為,居民是否申請或購買經屋,最關鍵是售價,建議政府考慮居民的承擔能力來訂價。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1月入境旅客按年增加6.0倍至2,583,597人次,與10月比較則下跌6.3%。不過夜旅客(1,356,802人次)及留宿旅客(1,226,795人次)同比分別增加7.0倍及5.3倍。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1.2日,按年縮短0.7日;留宿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2.2日)減少1.3日,不過夜旅客(0.2日)則增加0.1日。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3年11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5.05)按年上升1.16%,升幅主要由外出用膳收費和學費調升,以及成衣和石油氣價格上升帶動,而豬肉售價、住屋租金、機票價格和家傭薪酬下調緩減了部份升幅。各大類價格指數中,衣履、教育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分別按年上升5.03%、5.02%及2.61%,交通、家居設備及服務、住屋及燃料則下跌3.26%、0.75%及0.50%。甲類(104.49)及乙類(105.80)消費物價指數分別上升1.02%及1.35%。
原設於氹仔偉龍馬路科大醫院內的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急診站,上周四(21日)已搬遷至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綜合醫院大樓地面層,並於當日上午10時起投入服務,首日共接待近百名就診者,院方指運作暢順。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期望當局及離島醫院未來不斷完善配套設施,令離島醫療綜合體起着「醫療+旅遊」的功效,更好回應社會發展和需求。
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死亡人數升至149人,仍有兩人失蹤。目前救援行動基本結束,重點工作改為救治傷者和安置災民。災情發生後,澳門各界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支援災區。
澳門粵劇曲藝總會昨晚在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四周年及該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八屆理監事就職典禮。負責人表示,該會續竭盡所能聯同澳門粵劇曲藝界踴躍參與深合區發展,發揮獨特正面作用,共同打造澳門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