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4MIECF)將於2024年3月28至30日舉行,以「推動綠色轉型 力踐雙碳目標」為主題,展會最後一日(3月30日)定為「綠色公眾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通過MIECF這平台讓公眾了解最新環保資訊和技術,傳遞環保知識,倡導共創綠色未來。
升降設備安全關係千家萬戶,定期保養及檢驗至關重要,第14/2022號法律《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及相關配套法規於下周一(4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透過制度化及規範化管理,明確保檢分家,令升降設備的使用更有安全保障。為配合法律實施,已投入運作的升降設備須於本月底前向土地工務局登記,以便按新要求做好保養和檢驗工作。
交通事務局昨(25)日表示,「澳車北上」政策實施至今已逾一年,根據內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中旬,共有15輛澳門機動車已超過每次入境內地後連續停留不得超過30天之規定,今年2月期間更有近十輛「澳車北上」的車輛駛出廣東。
特區政府《公報》昨日刊登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公布動物診療活動場所和動物商業業務場所的間隔、設施及設備要求,下(4)月起生效。
隨著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互聯網已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未來人工智能進一步開發,緊密連繫,將帶來更高效發展。有研究顯示,澳門青年三份一閒暇時間用於互聯網,雖資訊科技能深度適應不同場景,但青年如何在訊息爆炸年代吸收富意義養分,避免忽略實體生活體驗;社會如何引導青年成長,有效培養積極的正面心理及獲得幸福感,值得深度討論,以守護未來發展重要基礎。
澳門近日的盛事很多,除了非常矚目的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外,日前於澳門倫敦人亦舉辦了香港樂壇殿堂級人馬陳太“陳淑芬.星星相識五十年.紀念展”,這是陳太繼去年“亞洲演出娛樂行業博覽會”後,再次將演出行業的頂級項目選址澳門舉行。
近年,本澳兒童出現發展障礙或遲緩的個案有上升趨勢。資料顯示,2022/2023學年,澳門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童及融合生數量達3329名,較五年前增加1028人,增幅達44.5%。
尿道炎是折磨人的疾病,在女性身上尤其常見。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尿道炎多數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治療以消炎藥為主。但為什麼有些人服消炎藥就痊癒,有些人卻反覆發作呢?其實,若尿道炎反覆發作,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可能和濕熱體質有關。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近年著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及科普教育,正開展修訂“基本學力要求”及“課程框架”,並建議將來小學、初中以及高中資訊科技科一定課時教授人工智能AI或編程內容,並將增加學生有關AI及編程相關核心素養。有教師反映,面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相關技術的發展對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未來教師在教學上需面對一定程度的角色轉變以及新的課題;例如對運用AI自動生成試卷和改卷方面,由於已有固定的工作模式,或需要更多時間處理和適應新技術;亦有部分科目老師反映對於引入AI作教學遇到困難。
澳門珠海同鄉聯誼會3月24日舉行“新春團拜聯歡晚宴暨珠澳大灣區第三屆麻雀王大賽”,活動內容豐富,日間進行麻將技藝競技,並設攤位遊戲供親子參與;晚宴則有該會婦女部組織的台步表演,展示婦女成員的風采,以及兒童拉丁舞和大抽獎等精彩節目助興。會長陳惠萍表示,活動旨在促進地區文化交流,增進鄉親會員間的情誼,凝心聚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共同歡慶新春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