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發展委員會昨(4)日舉行2023年度全體會議,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世界各地正掀起「搶人才」熱潮,澳門作為大灣區重要成員,要在激烈人才競爭中求存求贏。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表示,各類人才引進計劃 8月起陸續推出和公布申請條件和評審準則,而每年引進約 1,000人僅屬指引性數字,為行政當局指引方向,非不能調整。
隨著本澳人口老化程度不斷提高,長者再就業及生活狀況值得社會關注。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社會服務委員會與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開展「澳門長者就業與生活狀況」調查,期望政府持續關注長者的生活狀況,並提供適切支援。工聯副理事長、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不少有就業意願的中高齡人士和長者仍面對就業困難,認為當局應重視中高齡和長者就業或經濟狀況問題,給予政策支持。
昨(4)日是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成立35周年紀念日,校方舉辦專題研討會,題目為「新型網絡犯罪的發展與挑戰」。研討會共七位嘉賓發言,分別是來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廣東警官學院、香港警務處、澳門大學,以及澳門司法警察局委派的代表。
為配合特區政府推行《2023年度現金分享計劃》,方便澳門居民足不出戶便可查詢有關現金分享款項的發放狀況及辦理重發支票,自昨(4)日起,身份證明局優化「一戶通」中的現金分享計劃網上服務,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即時查閱未能符合法律規定發放條件的原因(例如身份證已被取消),以及申請重發現金分享支票的功能,進一步滿足市民使用需求。
第二季度「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下稱「GBAI」)近日在廣州發布,資料顯示,「營商信心」指數在2023年第一季度躍升至51.3之後,第二季度回落至50;而預期指數仍保持在58.7的高位,為近兩年來的次高值。第二季度信貸「預期指數」也保持擴張(51.6),反映了大灣區內企業對潛在增長的樂觀預期。渣打方面總結稱,預期指數和信貸指數均表明大灣區經濟在第三季度將進一步復蘇。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發布今年1至5月經濟運行簡況。1至5月,深合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5億元,同比下降9.2%,降幅較1至4月收窄3個百分點,較1至4月工業生產降幅持續收窄。按經濟類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899.28萬元(人民幣,下同),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9,577.52萬元。
全國首屆預製菜裝備產業大會昨(4)日在珠海閉幕,會上,舉辦「1+5」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其中,珠海市與保定市簽約代表簽署“珠海市保定市深化現代農業南北合作框架協議”,五項預製菜產業合作項目也完成簽約。此外,廣東省預製菜裝備產業發展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正式揭牌。
《二零二三至二零二六年度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下稱「第五階段計劃」)行政法規已於7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2023年至2026年內任一年的12月31日或前年滿15歲的澳門居民,將自同年的1月1日或計劃開始首日起,成為第五階段計劃的受益人。每名受益人的資助金額上限為澳門元6,000元,資助範圍包括本地及外地機構所開辦的高等教育課程、持續教育課程、駕駛實習課程及證照考試。
《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由2011年推出至今已實行約12年。近年來,澳門的社會及經濟發展發生多重的變化,社會出現不少新業態,政府因應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新一期的持續進修計劃。
廉政公署揭發一名來自內地的澳門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涉嫌意圖向其指導教授塞「紅包」,以爭取論文開題報告獲得通過,從而避免被校方勒令退學。廉署表示,該名博士生涉嫌觸犯《刑法典》中的行賄罪,案件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