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FODMAP飲食

腸躁救星
25/01/2021
31053
收藏
分享

冬天腸道蠕動減慢,加上經常「打邊爐」及嗜辣等習慣「雪上加霜」,更易引致「腸躁」(亦稱「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令肚瀉及便秘等狀況反覆發作。近年源自澳洲的「低FODMAP飲食療法」或許是個調理好方法,針對個別食物來改善腸胃敏感及不適症狀。(文:徐璐 圖:互聯網)

澳洲墨爾本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及多項外國研究指出,「低FODMAP飲食療法」已助50%至80%的患者改善腸道敏感症狀。

俗稱「玻璃肚」的人不時肚痛或腹瀉,直覺似腸胃炎,但很可能已患上「腸躁症」。

大蒜和洋蔥曾被證實助增腸道益菌,毋須刻意完全避免。

冬天常食骨煲或藥膳鍋,滋補不成反而造成腸胃負擔。

腹痛型「腸躁」患者不宜食牛油果,可適量以水溶性豐富且「低FODMAP」的提子代替。

長期飲用三合一咖啡或奶茶,會增腸道麻痺不適機會。

減發酵性碳水化合物

其實「FODMAP」一字由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組成,意即剔除了易發酵及具滲透性的碳水化合物與糖醇,它們在消化過程中難以被腸道吸收,易成殘渣細菌,同時會製作多餘氣體及水分,增胃氣脹、打嗝及腹瀉機率等。

「低FODMAP飲食」一般分為「排除期」、「重新引進期」與「維持期」三大階段,據身體狀況調整,便秘型「腸躁」患者能透過攝取高纖蔬果增加益生菌。唯體質因人而異,亦不是所有低FODMAP食物均適宜,在使用前謹記先找專業醫生及營養師尋求意見。

女士做瑜伽時可以集中鍛練下腹肌肉的招式為主,有助促進排便兼放鬆。

保持如廁環境潔淨,能大大減少腸道受細菌感染。

遠離情緒壓力困擾

醫學界大多數認為壓力大、情緒不穩及荷爾蒙失調亦成腸躁主因之一,如一考試便覺肚痛及頻繁去廁所等,台灣有精神科醫師指出,女性約是男性「腸躁」患者的兩倍,青春期至中年的女性尤需注意,平時應多深呼吸、聽音樂、浸浴及做運動紓解煩惱。另外,上班族每朝可提早起床留足夠時間排便,此細節對腸道健康亦十分重要。腸躁症在任何年齡段均有可能發生或復發,確切病因目前仍持續研究中,全面調節膳食及生活習慣方為良策。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