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19日來到第三晚,重頭戲是加州參議員賀錦麗正式接受提名,成為2020年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拍檔出戰11月大選。她在接受提名演說中批評現任總統特朗普領導失敗,指美國正受種族主義的病毒侵襲,且「種族主義沒有疫苗」,呼籲選民在11月投票支持拜登,因為拜登才是「把我們團結起來的總統」。
多次發動「反總統普京全國示威」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疑遭人落毒,現已失去意識,於加護病房急救中。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納瓦爾尼發言人20日在社交網站表示,納瓦爾尼當天早上搭乘飛機由托木斯克飛往莫斯科期間感到不適,飛機在鄂木斯克緊急降落,納瓦爾尼被送往醫院。發言人指,「我們認為納瓦爾尼是中了摻雜在茶內的毒。茶是他早上唯一會喝的飲品」,並引述醫生表示,有毒物質通過熱飲,會被吸收得更快。
一艘載著逾80名非洲人蛇的偷渡船17日在利比亞對開地中海時,引擎突然爆炸,造成45人死亡,包括五名兒童。聯合國19日形容這是今年死傷最為慘重的海難。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偷渡船在利比亞北部港口城市祖瓦拉對開爆炸,約有37人被漁民救起,之後被送到利比亞拘留,據報生還者主要來自塞內加爾、馬里、乍得及加納等國家。據統計,連同這宗悲劇,今年至少已有302人循類似路線偷渡到歐洲時葬身地中海,而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西非國家馬里經歷連月反政府示威後,18日傳出軍事政變,總統凱塔被政變軍人扣押數小時後,透過電視演說,指自己別無選擇,宣布辭職,同時解散國民議會和總理西塞領導的政府,以免發生流血事件。外界憂慮軍事政變將令馬里國內局勢動盪,而軍方則表示會民主過渡,將籌組文人過渡政府,並舉行大選。
17日起一連四天以遠程視訊形式舉行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18日正式提名77歲的前副總統拜登代表民主黨,挑戰競逐連任的總統特朗普。
日本首相安倍早前遭《FLASH》雜誌爆料曾於7月6日吐血,本周一(17日)他又突然前往慶應醫院,一待就是七個半小時,健康狀況引發外界揣測,甚至有日媒謠傳他會在24日辭職下台,首相一職將由副首相麻生太郎接任。不過,安倍出院後,經過一天休養,已於昨(19)日恢復上班。為了消除外界疑慮,安倍特意走出官邸辦公室,向媒體記者表示,為了確保身體沒問題,因此在17日進行各項健康檢查,「接下來我希望能回歸工作,繼續加油」。
白俄羅斯因月初總統大選傳出舞弊疑雲而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歐盟19日針對此事召開緊急峰會,流亡立陶宛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在會前發布視頻,要求歐盟支持白俄民眾,形容選舉勝出的總統盧卡申科失去管治合法性。
日本各大媒體昨(17)日爭相報道首相安倍晉三於當天上午進入慶應大學醫院的消息。雖然首相官邸人士聲稱只是常規體檢,但安倍通常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上一次檢查在6月13日,時間上似乎有點太近。而與安倍親近的前經濟大臣甘利明一天前才在受訪時表示,安倍為了因應新冠疫情過度勞累,加上八卦雜誌爆料安倍上月初曾在官邸吐血,令外界不免揣測安倍的健康狀況。
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海濱一間高檔酒店16日遭恐怖襲擊,至少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16人死亡、28人受傷。極端伊斯蘭組織索馬里青年黨事後承認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