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外賣場所登記保障食安
13/10/2022
55612
收藏
分享
落實外賣場所登記保障食安

外賣已成為不少澳門人生活的一部分,以往外賣大多靠電話「落單」或即場購買帶走,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現時外賣只需用手機應用程式下單即可,一機在手,外賣隨時有。不過,在外賣平台登記的店舖是否真實存在,又或者其製作食物場所是否理想等等,卻不得而知。

為加強規管,《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自去年11月15日起生效,在制度生效後才開業的外賣店,須先向市政署登記,否則會被罰款兩萬元。市政署又規定外賣店必須有實體店且不能設於住宅內,外賣店亦須在店內及網上顯示其登記編號,以便居民識別和作出監督。

法律實施至今將近11個月,其成效如何呢?市政署昨日公布,共收到4,000多宗申請,其中包括新登記、更改場所名稱及註銷等業務的有效申請,合共4,119宗;截至目前,本澳生效中的已登記外賣場所為3,234間。翻查資料顯示,當局去年巡查後預計,本澳大約只有1,900間外賣店鋪,但實際情況是,無論申請數量還是審批數量,均大大超出當局所料。一方面反映本澳外賣店數量確實龐大,另一方面則不禁讓人懷疑,究竟還有多少未被當局發現的漏網之魚?

因為早有市民反映,社交平台上仍然見到不少網店售賣食品,尤其在臨近節日時特別多,不少更是打著「自家製」旗號,拍攝影片或照片所示場所也明顯是在住宅中,如中秋節會兜售月餅,聖誕節期間比較多甜品、曲奇,臨近新年就有年糕、蘿蔔糕之類的食品,而且不乏購買者。但當這些食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或貨不對辦時,消費者經常處於不利的一方。因為消費者往往無法掌握「商家」的真實資料(尤其是商業登記資料、電話號碼等);再者,當出現爭議時,「商家」可以輕易地封鎖消費者,切斷聯絡,消費者可受法律保障的程度相對較低,保障食安權益更是無從談起。

為此,期望當局加強巡查和執法力度,並進一步完善本澳外賣店的監管工作,保障廣大居民的健康。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