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提到,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技術革命。為了應對當前發展需求,現階段澳門教育改革也是圍繞着人工智能方向推進。由此可見,“人工智能+智慧教育”是現屆特區政府非常重視的方向。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正在推動教育領域的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教育是人工智能賦能的關鍵基礎領域,人工智能推動了教學與科研方法、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評估形式的變革,塑造了教育的新形態,為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動力。澳門必須要“因地制宜”深化人工智能在教學中的應用,以滿足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澳門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發展,未來可以關注以下三個趨勢:第一,教育模式的人機協同。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面向學生進行傳授知識,而未來將是人機協同的模式。人工智能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教育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一員,能夠與教師和學生互動,動態調整教育環境。通過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可以高精度建模學生學習行為,自動生成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此外,人工智能利用大數據為教師提供分析報告,大大提升教育效率。第二,學習內容的智能重構。傳統教育側重於知識記憶,但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教育內容更著重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整合能力。第三,學習方式的定制升級。人工智能技術使學習資源變得更個性化,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能力進行動態調整,實現因材施教。此外,沉浸式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有助進一步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秘書長 余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