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門接連發生多宗輕生事件,令人痛心。這些悲劇不僅反映部分居民正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暴露現有心理健康支援及生命教育的不足。
2024年錄得的自殺死亡個案有90宗,較2023年上升2宗,是自2014年以來最多人的1年。本年首季共錄得十八宗自殺死亡個案,雖然較去年首季減少四宗,但第二季預計將會增加。
日前,社工局聯同相關部門舉辦“關懷身邊人 • 齊做 ‘生命守門人’”交流會,與相關社會服務及教育團體代表交流精神健康等議題。局方呼籲公眾應遵守世衛對自殺新聞的“六要八不要”報道指引。並表示局方一直都有與民間機構緊密合作,以及與警方協作跟進有自殺狀況的個案等。亦表示會加強支援及對高危個案的處理。然而,當局並未有提出針對的措施,及未來工作的改進計劃,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當局過去有在相關工作中努力,但仍有不少改善空間。例如生命教育不應僅是偶爾舉辦的講座,而需納入正規課程,透過故事討論、情境模擬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價值、學習情緒管理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澳門雖有社會工作局及民間機構提供心理輔導,但服務宣傳不足,部分居民甚至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政府應加大資源投放,並借助社區中心、社團等網絡,主動接觸高危群體,如長者、低收入家庭及長期病患。
防止輕生不能單靠個人意志,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澳門政府必須加快完善心理支援體系,結合教育、社區及政策力量,讓每一個處於低谷的人都能看到希望。唯有正視問題、主動關懷,才能減少悲劇發生,築牢社會的安全網。
工聯議員辦事處主任 市政咨詢委員會副主席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 高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