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心促消費

續助消費市場回暖
23/05/2025
1978
收藏
分享
續助消費市場回暖

今年首季旅客人均非博彩消費為 1,989元,按年減少 13.2%。受外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影響,旅客消費習慣及模式仍在不斷變化當中,對於促進本地消費市場暢旺帶來挑戰。

事實上,當局正着力推動本地消費市場回暖,例如把 “投資於人”的理念貫穿到施政工作中,透過“加碼”民生福利政策,更精準幫助“一老一小”、殘疾人士和弱勢等重點人群減負;再如推出社區消費大獎賞,帶動本地消費氛圍;又如推出“三層式”支持方案,培育一批具備創新理念和獨特魅力的企業,提升本地市場對年輕客群的吸引力等等,從不同層面破解制約消費問題。

隨着區域融合發展,大灣區旅客有望成為填補居民消費外移缺口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當局透過將國際知名IP品牌的卡通人物帶到社區等舉措,為區內商戶創造丁財兩旺的契機,特別是從近期相關活動主題巴士預約名額爆滿、社媒熱度持續攀升來看,該活動或可成為破解社區經濟悶局的成功案例,值得當局反覆觀察,未來針對性地提高不同社區的經濟活力。

為拉動消費維持經濟增長,有關方面宜繼續創造條件,協助居民增收減負重塑消費習慣,引客入區保持社區經濟增長動能,“兩條腿走路”持續助力本地消費市場回暖。首先,當局宜審視今期社區消費大獎賞的成效,優化中券比率,以免日後再推出同類活動時出現熱度逐步下降的情況。

其次,應繼續把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為抓手,鼓勵博企及有能力企業加大開發非博彩項目的投入,創造更多優質崗位,並設立推出綜合職業培訓平台的時間表,幫助更多居民在高質量崗位上就業,以起增收減壓、生活更有保障、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的作用。

再次,應擴大國際IP角色大型打卡裝置與社區的聯動,一是可考慮在節假日增加主題巴士的車次,避免遠道而來的旅客敗興而歸,二是因應暑假,增加快閃見面會的頻率,持續提高社區的關注度,三是加強活動周邊與附近商戶的聯動,滿足旅客對活動在地化商品的需求。

最後,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企業善用澳門中葡平台的作用下,當局應加強政策推廣,合理引導他們立足本地市場,避免店舖種類與旅客來源地過於雷同,避免削弱旅客社區遊轉的意欲和本澳拓展多元客源市場的工作成效。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理事長 李蔭良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