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犯案 用完即丟

日本新犯罪「匿流」顛覆傳統黑道
28/05/2025
10695
收藏
分享
日本新犯罪「匿流」顛覆傳統黑道

日本正面臨一種新型態的犯罪組織威脅——匿名流動型犯罪集團(簡稱「匿流」),這類團體不具固定組織架構,成員多透過社群媒體串聯,彼此素未謀面,解散與重組頻繁,具高度流動性與隱蔽性。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4年涉及金流犯罪的匿流成員突破一萬人,警方正積極追查其全貌與運作機制。

綜合媒體報道,「匿流」的結構呈階層金字塔型,由幕後主謀指揮,透過招募者、話術手與中間指揮層,操控底層執行者從事詐騙、搶劫、竊盜等行為。底層成員多數透過社群平台以「高薪黑工」為名招募,抱著「試試看」心態應徵。他們被視為「用完即丟」的棋子,一旦落網,上層迅速另招他人補位,難以追溯源頭。

近年轉向網絡詐騙

從2022年起,以代號「路飛」遙控犯案的連環搶劫案揭示「匿流」特性——指令來自海外,執行者遍布全國,彼此之間毫無關聯。除了傳統的特殊詐騙與搶劫,匿流也涉入藥品交易、地下錢莊、非法捕撈、信用卡盜刷、甚至經營惡質牛郎店等,犯罪手法多樣。警方指出,不少匿流還與準暴力團或地痞組織掛鉤,也有由外籍人士主導的獨立集團。

近年更令人警惕的是,匿流轉向低風險、高回報的網路詐騙,例如社群型投資詐騙與戀愛詐騙。據警察廳統計,2023年此兩類詐騙案共造成約455億日圓損失,超越傳統詐騙金額。其中,投資詐騙案數達2271件,戀愛詐騙1,575件,平均每案損失金額破千萬日圓,受害者多為40至60歲的中高年族群。

無中心 跨地域 難追溯

匿流招募方式往往以語言包裝降低戒心,例如宣稱是「踩法律邊緣的灰色工作」以吸引負債年輕人。一旦應徵,招募者即要求提供個人證件照留存,若試圖退出便遭恐嚇或威脅牽連家人。

2024年震驚全國的「十字交疊焦屍命案」亦疑似與匿流有關。被害者為東京知名餐飲業者夫婦,警方逮捕的嫌犯供稱受不具名「大哥」指使,而這種上層身分模糊、僅以網路聯繫的犯罪模式,被專家認為極可能出自匿流。

為因應匿流犯罪愈發猖獗,警察廳於2023年成立「特別詐騙聯合搜查班(TAIT)」,針對這種跨地域、無中心、難追溯的組織型態進行系統性打擊。不過,由於匿流本身極具變形能力,警方至今仍難掌握其實際數量與完整結構。

相較之下,傳統暴力團則呈現萎縮趨勢。截至2023年底,暴力團成員約2萬人,連續第19年下滑,反映出日本黑道勢力逐漸轉入地下化,與匿流合作或模仿其運作模式。

專家警告,隨著人工智能與社群科技的進步,匿流犯罪將更難追蹤、更難防範,呼籲政府加強教育民眾網絡風險意識,並強化對匿名金融與通訊工具的監管,避免讓這類犯罪繼續滋長。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