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崇高目標難落地

法成減排措施「反面教材」
07/12/2018
14298
收藏
分享
法成減排措施「反面教材」
法成減排措施「反面教材」

在過去的數個週末,法國經歷了被稱為50年來最嚴重騷亂的「黃背心運動」,全國各地超過30萬民眾為反對政府提高燃油稅而上街示威、最終演變成為暴力騷亂,至今造成至少三人死亡、二百多人受傷。這場抗議運動以政府宣佈暫停上調燃油稅而暫告一段落,但其揭示出的環保節能與社會發展、階層不公的矛盾,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事緣於今年11月中旬,法國政府出台了燃油稅政策,表示為了履行《巴黎氣候協定》、實現減碳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因而提高燃油的價格,希望鼓勵民眾使用清潔能源的汽車。

但此舉卻引來眾多國民不滿,皆因燃油車的車主以中下階層為主,有能力更換新能源車的多數是富裕階層。根據法新社報道,今年法國柴油價格上漲了23%,達到了每升1.46歐元(約13.3澳門元); 汽油上漲了15%,達到每升1.55歐元(約14澳門元),燃油費用已經成為民眾的沉重負擔。

由於柴油車相對汽油車來說,在燃油費用和尾氣排放方面略有優勢,所以柴油車在排放標準十分嚴格的歐洲地區大行其道。

以法國為例,柴油車在新車銷售量的占比從1980年的不足5%,一路攀升至2013年的70%,政府此前也鼓勵民眾選擇柴油車。但隨著《巴黎氣候協定》的簽署和推行,柴油車也變得「不夠環保」了,法國當局今次選擇直接提高燃油費用,顯然是希望更多民眾轉向使用低排放、甚至乎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

對於今次「黃背心」抗議者,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示:「這些人今天抗議我加征燃油稅,明天又能轉過頭去抗議空氣污染影響了下一代的健康。」雖然馬克龍此言令抗議民眾反感,但他卻點出了世界各地在推行節能減排措施過程中,遇到的普遍難題: 環保節能這些遠大的目標,對民眾來說太過空泛,他們更注重的往往是對自己生活習慣造成的影響,一旦涉及到日常開支增加、或者帶來不便,則引起反彈的可能性亦會增高。

在推行環保政策時,不同國家、地區有各自的問題和難處。

澳門特區政府透過收緊尾氣排放標準、控制車輛增長、鼓勵使用電動車等途徑,以達到減少排放降低污染,但時至今日,機動車輛尾氣排放仍是澳門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無論是從「救地球」的宏願出發、還是從保障市民健康的實際角度考慮,政府當局都適宜盡早檢視成效、推出更切實措施,尋找環保和發展的平衡之道。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