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
22/01/2019
17822
收藏
分享
​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
​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

人類財富都是從自然資源和技術中得來的。古代社會技術發展緩慢,人力和土地資源成為財富的核心。然而,在實踐中人們發現,貿易是實現財富增值的重要手段。一個地方會因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的特色,擁有一些優勢產品,通過將它們與其他地區進行交換,進而擴大財富的價值。但是,這個道理有時會遭到駁斥,比如有的中國古代學者認為,商人不事生產,通過倒買倒賣就賺到了大錢,這傷害了農民的利益。

但到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吃驚地發現工業技術居然可以創造如此之多的財富,遠超農業社會的想象。「貿易立國」不再需要爭論,而是一種必然。但是人們又發現,不同國家的工業技術水平差別極大。在國際貿易中,高技術水平的國家擁有很大優勢。不少自然資源稟賦優越的國家因為技術落後,變成了窮國。因此所有國家都認同技術的重要性,希望本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起來。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技術與貿易路線總體是正確的。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中國從最初比較有優勢的紡織業,提升到前景與產值大得多的機電產業,成功與一般發展中國家區分開來。中國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的努力,甚至引發了美國的極端重視與打壓,認為會威脅其技術領先地位。

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取得較大的成果,國力也較為強大了,因此到了更需要強調「技術立國」的階段。這不是說「貿易立國」不重要,而是對中國來說,通過發展技術推動國家朝著更深遠的方向發展已經是本能。當然,中國在某些領域具備了技術優勢,在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核心技術領域追趕,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能再片面地講市場經濟,而是要主動大力度技術投入。市場主體有時會因為短期無利可圖,不願意進行長期大力度的技術投入,如果只靠市場,那麼一國會被鎖定在較低的技術層級。如今,世界各國都強調要有充足的研究與發展資金,對中國來說,能夠利用人才、資金、市場規模的優勢,通過堅定而規模宏大的技術投入集中突破,更好地實踐「技術立國」提升比較優勢的經濟發展路線。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