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一生鄉愁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以《鄉愁》等詩作享譽亞洲的知名詩人余光中昨日上午10 時在台灣高雄辭世,享壽90 歲。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余光中上周疑似小中風住院檢查,又因肺部感染轉進加護病房,院方啟動醫療小組,無奈仍回天乏術。今年10 月,余光中在台灣中山大學慶祝90 大壽,成為其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余光中女兒余幼珊電話受訪說,父親剛過去,家屬都很傷心,不便受訪。余光中是台灣中山大學外國語文系榮譽退休教授,中山大學表示,非常震驚與遺憾。余光中不僅是中山的「鎮校之寶」,更是藝文界先驅,對中山的貢獻卓越,全校師生員工得知消息哀慟逾恆。 台灣「總統」蔡英文也發表哀悼聲明,表示余光中對台灣現代文學的發展有其「重要影響」,不只詩文廣為人知,精心翻譯的外國作品,如《梵谷傳》,也啟蒙許多文藝青年。 余光中於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九歲時因抗日戰爭,開始逃難,在四川唸中學,抗戰勝利後回到南京。國共內戰期間,跟隨家人移居香港,並於1950 年到台灣定居,1952 年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並於1974 年開始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1985 年返回台灣,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大陸是母親 台灣是妻子」余光中自1992 年起,常回大陸講學,曾獲頒20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並任北京大學與澳門大學駐校詩人、作家。余光中曾表示:「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1971 年,20 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下《鄉愁》一詩,過去多年在海內外華人間被廣為傳誦,並為兩岸三地的教科書收錄;他寫下的《鄉愁四韻》,亦被楊弦、羅大佑等歌手譜成民歌傳唱。 詩歌情牽兩岸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2003 年期間, 曾借用余光中的《鄉愁》 說:「這一灣淺淺的海峽是我們最大的鄉愁,最大的國殤。」余光中當時還建議兩岸領導人能夠多讀彼岸的詩,因為「政治易使人分離,而文學使人了解」。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文壇大師梁實秋稱讚「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15/12/2017
59305

電單車充電引奪命火

北京自建房五死

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一處村民自建房昨日凌晨發生火災,導致五死八傷。火災現場搜救出13人,其中五人死亡、八人受傷。據《新京報》引述消防處消息報道,火災由一層過道處兩部電單車起火所致。起火前,一名住戶從二樓拉出電線,通過接線板給電單車充電。兩輛著火電單車被燒至只剩下黑色骨架,至於起火具體原因,目前仍在調查。起火出租房主已被公安機關控制。 報道指,著火樓房牆壁被濃煙燻黑,黑煙從一樓一直燻到三樓。樓房共有四層,總共約30多個房間,每層僅有一個樓梯口。起火電單車當時放置在一樓樓梯口,給逃生帶來極大困難。消防人員指,電單車是不允許擺放在樓道裡的,必須在室外有單獨的充電樁,但是現場起火的電單車,卻從二層伸下接線板,並通過一根粗電線進行直接充電。據現場住戶表示,起火電單車車主是一名裝修業者,「天天在樓下充電,白天騎車,晚上充電」。 另外,防火處人員事後對現場勘查,發現起火自建房存在多處消防隱患,事發樓道內擺放煤氣罐電磁爐,現場沒有設置任何的消防滅火設施,以及有很多被禁止使用的三孔插線板。 市委書記蔡奇要求嚴查火災發生後,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等,趕赴現場指揮火災撲救等工作,並前往醫院看望慰問受傷人員,要求調集專業醫療力量,全力以赴救治傷患。蔡奇及陳吉寧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安置好疏散人員,堅決做好火災隱患,特別是涉違建經營場所、群租房等重點場所的排查整治。

14/12/2017
23019

黨和國家領導人

今出席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

今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以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據新華社報道,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日上午10時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 公祭日當天將開展六項悼念活動。近日,南京各界人士紛紛用自己的方式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1 日晚間,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在校區舉行「燭光祭」儀式,南師學子用蠟燭擺放「300000 」、「南京」、「12.13 」、「80 年」字樣,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集體默哀,寄託哀思。參與者表示,舉行「燭光祭」是為了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仇恨可以忘記,但歷史要永遠銘記。 「哭牆」新增20 遇難者名單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今年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上又新增20個遇難者人名。 截至目前,名單牆上已有10,635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姓名。8日,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庭祭告,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面的遇難者名單牆(俗稱哭牆)前舉行。祭告現場,大屠殺倖存者及新增遇難者遺屬代表,在家人的攙扶下誦讀祭文、獻花、上香、祭奠被日軍殺害的親人。有遇難者遺屬指出,父親在南京淪陷後便失蹤,從此音訊全無。現在父親的名字鐫刻在遇難者名單牆上,這裡成為全家祭奠親人的寄託。

13/12/2017
5756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