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研究機構CoreLogic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澳洲悉尼及墨爾本的樓價下跌速度,分別是近九年及六年來最快。CoreLogic的數據顯示,持續的樓按限制增加,令全澳住宅的樓價跌幅加快。悉尼的樓價按年跌幅由5.4%增至5.6%,是2009年3月以來最快。墨爾本的樓價按年下跌速度亦由0.5%加速至1.7%,是自2012年10月以來最快。 該機構分析師表示,墨爾本的樓市形勢顯出信貸緊縮等利淡因素,已抵消人口強勁增長的樓價上升動力,「悉尼及墨爾本的樓價已經變得非常昂貴,但信貸緊縮,人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借錢,工資又沒有增長,令他們更難有資金置業。」
比特幣近來價格走跌,不少企業紛紛看衰比特幣前景。但有消息指包含全球最大礦機龍頭比特大陸(Bitmain)在內的中國三家比特幣礦機製造商,打算赴港進行IPO,此外,桐成控股(01611)獲內地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火幣」收購逾七成股權,市場估計或為借殼上市。高盛此前唱衰比特幣,預計未來還將下跌,投資者跟炒要小心。
據澳門財政局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8月上半月住宅成交共錄得374宗。其中,澳門半島錄得302宗,平均樓價約101,263元(澳門幣,下同)每平方米,平均實用面積為53平米。其次是氹仔住宅成交錄得62宗,均價為93,267元,平均實用面積為86平米。路環區則錄得10宗成交,均價為108,086元,平均實用面積為75平米。 對比7月下半月,8月上半月的住宅成交減少72宗,減幅16%。均價方面錄得99,563元,較7月下半月下跌1.1%。以成交日手上不持有物業計算的首置買家,8月上半月在本地居民的比率為85.44%,較7月下半月上升3.31%。劃分區域來看,在澳門半島中成交佔比例最大的區域為黑沙環新填海區,共錄得58宗,其中樓齡少於五年的住宅成交量最高,達到30宗。
餐吧的人氣多寡關鍵除了食物本身的特色及美味指數,室內的環境氣氛與情調營造更是吸引顧客上門的要素。近期在中山新開業的一間餐吧,以活潑年輕作為店內主打元素,設計取材現代摩登的工業Loft風格,配合風格獨特的插畫及造型與眾不同的燈飾,營造出年輕的氛圍,既剛且柔,成功吸引年輕一族的光顧。 (文:蘇祺 圖:相關機構提供)
新興市場貨幣急瀉,拖累美股回吐。加上特朗普據報要求推進對中國貨品徵稅、內地出手調控網絡遊戲,拖累港股在8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下挫。恒指上周五收報27,888點,跌275點或1%,全周升216點或0.8%。全月挫694點或2.4%,連跌四個月累瀉2,919點或9.5%。而展望今月,市況仍充斥不明朗因素,包括中美貿戰升溫、加息等。
外圍金價周五輕微高收,但累計錄得連續第五個單月跌幅,是逾五年來最長連跌月數。紐約12月期金升1.7元(美元,下同)或0.1%,收市報每盎司看1,206.7 元,上周累計跌0.5%;8月累跌2.2%, 是2013 年2 月以來最長連跌月數。 交易商指出,金價全日保持窄幅徘徊,主要是受到貿易爭議不明朗困擾,包括中美兩國貿易爭端,以及美國與加拿大貿易談判等。 ICE美滙指數暫升0.4%。美國十年期國庫券孳息率保持在2.85%水準。較早時,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利好加息前景,對美滙與債息有支持作用。紐約12月期銀跌0.3%,收市報每盎司14.557 元。
國際房地產服務機構世邦魏理仕發表報告「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先驅城市群 未來世界第一灣」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潛力在未來20至30年間成為世上最大的灣區經濟體。世邦魏理仕的香港、華南及台灣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認為,大灣區令區內居民及資金等不斷流通,帶動樓市、零售及酒店業發展。且該灣區受惠於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當地的基建配套逐漸完善,具潛力成為未來世界最大灣區經濟體。 陳錦平指出,隨著一線城市包括廣州及伸展發展高增值產業,低增值產業將流向區內二線城市,例如佛山及東莞等,帶動二線城市經濟發展,並刺激當地樓價上升,拉近與一線城市的樓價差距。近期內地推出多項樓市壓抑措施,他認為當局不想見到樓價上升太快,從而加重當地居民的住屋負擔。
買海外樓近年愈見平常,泰國曼谷是熱門城巿,好多投資者心中都會覺得比較「穩陣」,皆因身邊十個親友,有七、八個都去過,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但凡投資有風險,出事時有多少個親友都幫不了你。無論外圍環境如何,總有人會遊說你考慮泰國樓,總離不開幾點,「一帶一路」利好、項目近地鐵站及政治穩定等等。但實情是地段、政治及放租等方面已存在不少隱憂,沒 有一個地方的樓巿百分百好,但「隔山買牛」給首期之前,了解全局比一知半解才更是投資之道。 (文:洪偉順)
內地股市下跌拖累港股,連升三日後,昨日期指結算下高開低走,港股失守50天線(約28,289點)。收市跌252點或0.89%,報28,164點。大市全日成交縮減至785.99億元。國企指數報10967,跌115點或1%。藍籌股跌多過升,騰訊(00700)跌0.9%,報357.4元,成交居首有43.42億元。(文:洪偉順)
今年以來,深圳房租最高漲幅達到30%。在此背景下,深圳發文明確,採取嚴格的租金管制,一房一價、一年一調,且租金年增長率最高不超過5%,面向深圳繳納社保滿一年的未買樓居民,在線申請後進入排隊程序。 內地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析師張波稱,一是租金管控參考了商品樓銷售環節政策。商品樓銷售環節要求價格公示、一房一價,在售樓處張貼每套房産的價格等相關信息,並且公示後不得擅自上調。此次深圳對於租賃房源的「一房一價」也是要求不同盤源租金實現「明碼標價」,並且規定了租金的上漲幅度和間隔周期,相對來説,已達到了較為「嚴苛」的標準;二是對于盤源的針對人群有了明確界定。值得關注的是,若僅從對于租金的管控角度來看,此前在一些城市中已經有所體現。如上海、成都等地正式上線國有租賃住宅平臺、南昌發布首個國企租賃住宅品牌等。 雖然近期有關房租等問題的討論熱度始終居高不下,但這也有望成為促成住宅租賃市場政策完善的契機。尤其是在當前「房住不炒」、「租購並舉」及「加快建立房地産長效機制」等背景下,有關住宅租賃市場的政策細則或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