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立法會第二會期昨(17)日展開,並舉行新會期的首次全體會議。經過長達四個多小時的討論表決,立法會最終一般性通過《修改〈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及相關法規》法案,法案焦點在公務人員調動問題,多位議員促當局交代將來公務員橫向流動的可操作性。另外,立法會又表決通過《2023財政年度立法會本身預算案簡單議決案》,總金額 1.98億元(澳門幣,下同),整體預算金額較本年度減少 26.5萬元,減幅 0.13%。 【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有立法會議員促請特區政府善用跨工區的軟硬件資源,讓園區再次發揮澳企進軍內地橋頭堡的關鍵作用。
立法會議員葉兆佳建議特區政府加速推進澳門發展現代金融業,並予政策支持。
中共二十大會議正在北京舉行,廣東省代表團昨(17)日舉行分組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表示,總書記習近平二十大報告,為做好港澳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形容有習近平掌舵領航,「一國兩制」事業一定能夠愈走愈穩、愈走愈好。
澳門婦聯總會會長劉金玲指出,包括婦女在內的廣大澳門居民應以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國家及特區的建設。
粵澳工商聯會理事長黃仁民稱,將帶動澳門工商界深刻學習,抓緊機遇,參與大灣區建設。
澳門本地居民失業率持續高企,立法會議員李靜儀在立法會全體會議的議程前發言時指出,勞工事務局今年首九個月透過恆常配對等,進行對接面試共25,334人次,但面試成功的只有 4,899人,成功率僅約兩成。她建議,當局健全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助居民提升競爭力,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推廣新能源車已是大勢所趨,但充電設施及舊區電力設施功率不足等問題,仍制約著新能源車在本澳普及。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提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昨日舉辦首場記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亦表示,國家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此舉再度表明,國家對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重視程度,已上升到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層面。
高污染老舊柴油車,即俗稱的「墨魚車」,對其他途經的車輛、行人、以及社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一直困擾居民。根據《2021年澳門空氣質量監測統計報告》顯示,本澳合共六個監測站中,有四個錄得的「不良」及「普通」日數之和超過全年總日數的50%。同時,亦有居民表示,老舊的柴油車在夏天或者潮濕天氣,更容易出現機件故障,引致火警,構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