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日舉行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主題論壇隨後開幕,共舉辦三個主題論壇及一個交流會,上午舉行題為「挑戰與機遇並存:後疫情時代國際基礎設施發展展望」;中午第二場主題論壇,題為「團結與協作:共同促進國際基礎設施穩步發展」;下午舉行「第六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及「內地-澳門『一帶一路』工商專業委員會交流會」。 「挑戰與機遇並存:後疫情時代國際基礎設施發展展望」論壇大會請來多國精英,探討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貿易、金融投資乃至社會民生都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國際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諸多困難和挑戰。隨著疫情的好轉,各項經濟社會活動逐步恢復,基建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望迎來新的發展。 疫情如不受控 發展總指數將再下降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新冠疫情把2020年總指數降到近10年來最低,但東南亞地區發展指數在各地區中排名第一。《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一帶一路」國際基礎設施發展,導致指數得分普遍下降,總指數由2019年的119降至2020年的110,為近10年來最低值。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指出,如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基礎設施發展將面臨更嚴峻挑戰,發展總指數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至103。 《報告》又指出,得益於旺盛的基建需求、良好的基礎設施發展環境、較高的基礎設施投資熱度及基建成本優勢,2020年,在《報告》 涵蓋的所有區域中,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以119分位居首位,發展勢頭在疫情期間保持強勁。其中,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所有「一帶一路」國家中排名前三。另一方面,葡語國家的排名由去年的第四位下滑至第五位,落後於中亞地區,而中東歐地區發展指數繼續墊底,得分僅103。
市政署昨(2)日發出新聞稿指接獲通知,受跨省物流交通因素影響,部分供澳活豬未能於昨日內如期抵達,以致今(3)日活豬屠宰量約為148隻。然而,目前本澳的冰鮮及急凍豬肉庫存量及供應量充足,豬肉供應量可滿足市民需要。 市政署稱,已就此要求兩南公司積極安排各供澳豬場調度採購,保障供澳活豬數量穩定。 而是次為個別事件,不影響後續活豬供應,由於今日的鮮豬肉供應量減少,土特產公司將按抽籤分配,而多間有出售鮮豬肉的超市亦積極協調收貨量,並保持售價不變。市政署街市稽查人員亦會加強留意各街市豬肉售價。 市政署續稱,目前供應居民日常食用的豬肉消費市場中,活豬佔約兩成,冰鮮及急凍豬肉約佔八成,本澳的冰鮮及急凍豬肉庫存量及供應量充足,可以應付市民的需求。 本澳今天的活豬供澳因受跨省物流交通因素影響而減少,但售價會保持不變。(資料圖片)
前(1日)晚約8時,不少澳門居民於群組貼文,聲稱聽到本澳空中出現飛機飛行巨響,甚至目擊有飛機在澳門半島上空低飛,引起網民熱議。 民航局昨(2)日表示,經向澳門國際機場了解後,所指的飛機是公司(格魯吉亞註冊)執飛的貨運包機航班,由澳門起飛前往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航班編號,波音747-200機型。 民航局又指,該航班於昨晚8時23分在澳門國際機場起飛,離開澳門空中交通管制區並進入珠海空中交通管制區後,因應當時鄰近地區空域的空中交通情況,按照空中交通管理部門的要求在原定飛行路線提前左轉,因此飛越了澳門半島上空,當時飛行高度為4,500呎以上。 巨響上月底曾出現有在前晚聽到巨響的市民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他於當晚約8時多,在黑沙環跟朋友吃飯時突然聽到好大聲的飛機聲,他更形容該聲音類似噴射機,唯當時因在餐廳而無望向天空發生何事;另一位陳先生亦向本報反映稱,早在上(11)月28日晚上6至7時已在君悅酒店內聽到兩次的類似「轟轟」聲巨響,每次巨響維持約一分鐘多,他更形容當時酒店內的人均聽到,非常好奇發生何事。 於前晚在本澳空中出現的巨響,民航局解釋,該巨響是因為由一班由澳門起飛前往伊斯蘭堡的航班引起。(民航局圖片)
去年2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發改委上周五在回覆全國政協委員的信函中更表示,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消息一出,再次令澳門金融發展成為市場焦點及政商界熱議的話題。 截至今年8月底,廣東與港澳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已累計高達16萬億元人民幣、廣東省跨境人民幣業務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19%,佔同期跨境收支的40.3%。其中,貨物貿易業務9,373億元,同比增長3.1%;直接投資業務4,959億元,同比增長40%,反映人民幣已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結算貨幣。 金融業是未來支撐大灣區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推動大灣區金融創新是大勢所趨。因此,澳門他日若然能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建立人民幣交易中心,不但能令人民幣更好地留存澳門,盤活澳門的人民幣存量;更有助為大灣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開闢一條新金融通道,加快跨境人民幣結算,扶助粵港澳企業業務穩步發展,商機無限。 然而,要成為香港之後另一隻懂生金蛋的鵝,澳門當下先要解決法律及人才問題。行政長官賀一誠指出,澳門在金融上缺乏很多法律,經過多年催促亦只推出《租賃法》,但《稅法》、《基金法》和《信託法》等都是空白。另一方面,根據澳門科技大學發布的《2016─2019年澳門金融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報告》,金融業人才缺口超過1,000人。即使有國家政策支持,澳門都要做好自身準備工作,才能由小鴨變天鵝! 政府先前預計今年全年賭收751億,然而剛公布的首11月賭收累計只有不到億,博彩業短期難有運行。既然發改委已開宗明義要研究設立澳交所,經常強調要發展產業多元的特區政府好應把握機會,向外主動接洽中央政府有關機構,就澳門交易所的設立、交易產品、運行模式等相關事宜進行磋商;向內則要加快在金融方面立法,做好法律配套迎接建設;並且盡快訂定本地二級金融市場人才的培養及吸引人才回澳的人才儲備規劃,為未來金融發展做好準備。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會昨(2)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勞工局及經濟局代表向一眾委員介紹帶津培訓及復蘇經濟措施等情況。會上有委員指出,隨著內地居民赴澳旅遊簽註恢復,中小微企正逐步回復經濟復蘇階段,期望勞工局在外僱政策審批上既能保障本地就業,亦能確保有一定外僱勞動力,切忌「一刀切」,以確保商戶可正常運作。 會議後,社諮會副召集人陳曉平、委員歐陽廣球、吳子寧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歐陽廣球表示,根據勞工局資料顯示,今年成功為3,297人配對工作,當中建築業佔45%、保安行業佔12%、酒業店佔10%、餐飲業10%以及零售業有7%等。歐陽廣球續指,根據上述資料顯示,較少本地人從事餐飲酒店及零售行業,而相關行業的中小企卻遇到人資短缺等的問題,隨著內地自由行恢復,中小企正處於復蘇階段,若當局「一刀切」刪除外僱名額,相信會對中小企營運會帶來一定困難。 冀政府推第三輪消費卡 另外,首兩期電子消費卡計劃推出至今,截至上(11)月29日,交易總額為48.1億澳門元,當中有24.9%流入飲食業,68.8%流入零售業,21.5%流入超級市場,藥物及蔘茸海味則不足10%。會上有委員關注如何精準扶持中小企,歐陽廣球稱,部分旅遊區商戶因目前旅客仍不足的情況下,資金營運上出現短缺,期望政府推出第三輪消費卡,更精準細化措施扶持不同行業的中小企,令各行各業也能捱過難關。 冀當局開設不同工種培訓 委員吳子寧稱,有委員建議當局開設以往較多由外僱擔任的工種培訓,讓本地居民補充外僱流失的勞動力。另外,經濟局亦介紹為不少中小企提供轉型培訓,協助他們加入電商平台,更有商戶稱在電商平台三日的生意額等於平日做門市一個月的生意額,反映當局在協助中小企措施有一定成效。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2)日召開平常會議,多名委員關注交通行人設施。委員張志雄稱,統計局資料顯示,首三季共錄得7,089宗交通意外,導致五人死亡及2,557人受傷,計算下來平均一日有約26宗交通意外發生,實在難以想像。張志雄續指,除了在中區外有不少民生區的居民認為,當各條馬路全都是綠燈時,斜過馬路是理所當然,但考慮到十字路口馬路眾多,建議研究開設斜行馬路的可行性以及加設紅綠燈「秒數倒」,讓居民行走馬路時可更為方便及安全。 冀限高建築物前方設標示 委員歐陽廣球稱,巴素打爾古街每日交通非常繁忙,經常有大型客貨車行走,而且該路段設置的限高顯示不顯眼,設置距離太接近樓宇的飄窗,司機來不及變線改道,根據住戶反映,經常有貨車乘載貨物過高,而碰撞建築物,造成樓宇結構及交通安全的隱患。歐陽廣球建議要在限高建築物的前方需有足夠的距離設置限高標示,提醒駕駛者前方左側行車道有限高路段,使司機能提早變道,避免事故發生。 歐陽廣球續指,燕主教街至海邊新街設有多個過路設施,包括兩組斑馬線、一組行人天橋以及燈號管制步行線,令區內交通非常擠塞,建議將該路段兩組班馬線和燈號管制步行線合併為一組行人過路設施,減少人車爭路及車輛停車的次數,增加車輛流轉速度,改善交通擠塞的狀況。 中區社諮會委員建議政府研究開設斜行馬路的可行性,以及加設紅綠燈「秒數倒」,讓居民行走馬路時可更為方便及安全。(資料圖片)
踏入12月,意味著萬眾期待的聖誕節即將來臨!由藝嘉國際有限公司主辦的「第13屆聖誕繽紛購物節」,在12月4日至6日一連三天繼續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展館A舉行。會場內滿布琳琅滿目的裝飾品,璀璨的五彩燈光與漫天飄雪,共同營造出浪漫氛圍,最適合與摯愛親朋相聚,共同購買稱心聖誕禮品,提前迎接佳節來臨。 每一年的「聖誕繽紛購物節」都深受廣大市民和企業歡迎,今年的展覽繼續大放異彩。場內分成十大展區,包括美容達人、環球美食、智能數碼、美酒佳餚、日韓台潮品、歡樂天地、傢俬建材、車樂園和健康生活,而今屆聖誕購物節擁有近300個展位,幾乎都是澳門各行各業的中小企商家,參展數量為歷屆之冠,令到場觀眾一次體驗到「吃、喝、玩、樂、遊、購、娛」七大元素。為所有留澳過節的巿民及遊客,提供一個舒適又安心的好去處,令留澳消費撑經濟變得更實惠和具意義。 你安心購物我大方送禮 由大會主辦方與參展商進行聯合讓利,工商銀行、澳門通和MPay更提供大量額外支付折扣優惠,務求所有觀眾開心之餘亦贏得實惠。現場不但有價廉物美的各式實用商品,更有部分參展商推出「一元購」吸納人氣。三天展期內,大會將送出總值超過60萬元的各式禮品,做到人人開心消費享好「禮」。每日晚上七點更會公開進行當日終極大抽獎,希望下一位幸運兒就是你。 飄雪洋溢浪漫聖誕氣氛 聖誕購物節期間,大會舉辦的「室內落雪燈飾夜市」在現場有大型聖誕燈飾和布置,每30分及整點時分都會進行大型飄雪時刻,吸引入場觀眾在閃爍的聖誕樹前留影。美輪美奐的燈光和煙花特效,配上動人的飄雪,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拍照亮點,打卡分享還可領取限量版「聖誕小錢包」。在場內與聖誕天使一起拍照,相信定能滿載而歸!
澳門海關助理關長黃偉文昨(2)日表示,今年截至11月,海關為打擊水客活動,主動出擊39次搜查行動,包括27次跨部門及聯同拱北海關合作,共破獲137宗走水貨案件,當中有四宗在住宅、一宗在汽車發現,涉及貨物總值7,200萬元。黃偉文稱,海關會聯同一些外僱團體加強對外僱的宣傳教育,以及與社團和學校建立通報機制,加大打擊水客的力度及預防學生被利用走水貨。 海關助理關長黃偉文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有市民致電電台,指出口岸附近有較多人士聚集,疑似「走水貨」,期望海關加強打擊水客。黃偉文回應時指出,新冠疫情期間,澳門水貨客猖獗,主要是受香港與內地至今仍未能回復正常通關所致。 水客影響市民生活政府高度關注 黃偉文稱,當局留意到本澳的確有較多來自香港的「水貨老闆」來澳開設水貨店,導致本澳水客情況變得更為嚴重,且影響到本澳市民生活;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有關問題。他又強調,未來海關會持續聯同治安警察局及其他執法部門合作打擊。 另外,談及周一(30日)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立法會施政辯論上指出,今年檢獲水貨總值達10億元,黃偉文解釋,司長黃少澤所指其實是一宗案件,是澳門海關與內地執法部門聯合偵破的水貨案,涉及金額經內地部門估算達10億人民幣,涉逃避內地關稅達兩億人民幣。 正研「澳車北上」法律與技術 廣東省公安廳上月中就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內地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香港正積極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有關「澳車北上」進展,黃偉文回應指,目前由交通事務局全力跟進有關事宜,海關只是其中一個參與部門,法律與技術上正進行相關工作;至於相關措施何時正式推出,黃偉文則透露:「據所知暫時未有咁快」。
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日前帶領新一屆團隊一行七人拜訪立法會,匯報會務工作及未來發展方向,並與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就澳門特區法制建設與法律發展狀況及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等議題交流意見。高開賢期望同鄉會繼續發揮橋樑作用,推動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冀政府加快制度創新以及先行先試甄瑞權表示,同鄉會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新一屆團隊增加不少年輕人士加入,可更好地發揮以老帶新的傳承作用,另一方面,同鄉會將一如既往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最便捷通道、最廣闊平台,同鄉會建議政府加快制度創新以及先行先試,並及時調整滯後的法律法規,確保跨區的資金流、人流、物流暢通無阻。 未來需落實經濟多元及新興發展高開賢肯定江門同鄉會過往工作取得的成果。高開賢表示,新冠疫情再次充分暴露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的巨大風險,未來要在行動上落實經濟適度多元,鼓勵新興經濟發展,如中醫藥產業、新金融業等的發展;江門同鄉會一直以來是愛國愛澳的社團組織,長期以來關心愛護長者,重視青年人才培育,是澳門社會穩定和發展重要力量,高開賢期望今後繼續發揮澳江兩地橋樑作用,實現「引進來,帶出去」相結合,助力澳門資金品牌進入大灣區,推動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江門同鄉會新一屆團隊拜訪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左四),匯報會務工作及未來發展方向。(江門同鄉會提供圖片)
一名電召的士司機,涉嫌酒後駕駛,在渡船街與亞利鴉架街交界失控,與一部電單車碰撞,電單車駕駛男子受重傷,至昨(2日)晚仍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未脫離危險期。治安警昨日表示,失事電召的士為一部輕型汽車,男司機承認駕駛前曾飲酒,以及事發時沒有在STOP(停車)符號前停車讓先,撞車後更一度遺棄傷者離開現場。警方已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偵辦。 涉案電召的士司機姓張,38歲本澳居民;涉嫌危險駕駛、過失傷人、遺棄受害人及酒後駕駛等多項罪名,被送交檢察院處理。至於被撞重傷的電單車男司機63歲本澳居民。張某事發後被驗出體內酒精含量1.14克,屬酒後駕駛,目前男傷者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與友商量後返回現場 治安警公布案情,事發上月28日晚上約10時,電召的士司機張某在筷子基與朋友晚膳飲酒,同日深夜11時離開便直接開工,他聲稱中途沒有接客,至翌日(11月29日)早上8時許,接獲朋友通知叫車,到漁人碼頭接載其回連勝街住所,期間駛至渡船街與亞利鴉架街交界,電召的士疑沒有在STOP符號停車讓先,與一部電單車相撞,電單車男司機飛墮地上,當場昏迷,張與友人知道闖禍,立即棄車離開,治安警接報到場調查,兩人其後於9時許返回現場。 張某承認是肇事電召的士司機,聲稱事發後受驚,與朋友到附近茶餐廳商量如何處理。警方目前正進一步調查案件,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 遺棄受害者可處五年徒刑 事件中,肇事人作出酒後駕駛及危險駕駛等行為,在本澳法例上已構成刑事罪行,但該肇事人疑在犯案後更涉嫌遺棄案中受害者,其處以刑罰就更加嚴重。根據刑法典第135條「棄置或遺棄」,如任何人將他人棄置於某處,使之陷於獨力不能自救之狀況;或遺棄因年齡、身體缺陷或疾病致不能自救之人,而行為人係對其負有保護、看管或扶助義務者,使他人有生命危險,將可處一年至五年徒刑;如果因該事實致人死亡,行為人處五年至十五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