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走私水貨問題持續不斷

保安司指水客利用法律容許範圍帶貨

本澳走私水貨問題一直持續,疫情後更日益嚴重,有部分水貨店為掩飾甚至蔓延至居民區,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其中,北區近關閘附近一帶尤為嚴重,當局持續主動打擊水貨店,走水貨活動依然猖獗。議員蘇嘉豪就此提出書面質詢,質疑當局在持續執法打擊下,為何北區水貨亂象仍未見顯著改善?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22)日回覆質詢時便提到,本澳有不法分子利用法律制度容許的範圍內,尤其個人進出境可攜帶的物品、數量及價值,僱用水客以「螞蟻搬家」的方式,把物品帶進或帶出澳門。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指出,今年1月至7月,海關共接獲300多宗涉及水客活動的舉報,僅今年8月,海關分別與本澳及內地執法部門進行了多次聯合行動,期間在本澳市內查獲六宗涉及僱用水客進行走私活動的案件,檢控違法人士包括店鋪負責人及水客共44人,撿獲物品貨值多萬澳門元。 司長辦亦指出,在本月4日,海關聯同治安警察局與職業介紹所團體舉行會議,就有外地僱員從事水客活動的情況進行討論,期望透過職介所向外僱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識。 北區水貨情況嚴峻 北區近關閘一帶水貨問題最為嚴重,甚至已影響社區居民生活,也產生不少衛生等問題,最常見是水貨客在「執貨」後,在街上遺留大量紙皮箱,嚴重阻礙行人通道的通行。此外,由於水貨店外經常有大量水貨客在「等貨」,導致社區經常有陌生人出出入入,也間接會產生治安問題。 城區促進會理事長陳德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現時北區走私水貨情況嚴峻,大量貨物及大量水客已影響到市民生活,特別是有水客在一些大廈的樓梯間搬貨,產生不少問題。而對於當局所說的「法律容許範圍」,他坦言並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水貨經營者避開稅項進行走私行為是違法,「如果每一個做生意的人都走私不用課稅,那麼做正途生意的人怎麼生存」。他指,違法必須打擊,特別是有水客「真貨運假貨,假貨當真貨」進行走私,當局及市民絕不能因為「同情心」,同情一些走私水貨的人,從而影響食品安全。 陳德勝認為,水貨走私在澳門已經形成風氣,更直言政府持續不斷打擊水貨不是沒有打擊。他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的環境下,已證實有病毒透過貨物傳播,水貨客一天走十幾轉,分分鐘隨時受到感染,最後導致「以一傳百」,危及本澳市民安全。故此他認為,政府應在嚴打水貨的同時更需要重視當中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23/09/2020
53615

科大辦「城市總規」座談會

探討本澳建築發展矛盾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本(9)月4日起開展公開諮詢,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昨(21)日舉辦「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座談會」,邀請相關學者及專家出席,從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專題,延伸至旅遊文創、遺產保護、智慧城市等範疇,把脈問診澳門城市建築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分享大灣區城市規劃的前沿趨勢;並將與澳科大建築學、城市規劃、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學者們展開學術討論,為完善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議。 座談會在澳科大R座綜合教學大樓影視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講座教授致辭時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將對未來澳門城市發展起到綱領性的作用。他又指澳門城市雖小,空間有限但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大特聘教授孟建民在會上肯定了總體規劃對城市發展的重要引領作用,但他也指出,往往規劃並不會完全依照規劃者的意圖實現,城市本身具有自發性,尤其是澳門長期以來主要以自發性為主。 總體規劃應有前瞻性 孟建民院士對新總體規劃如何與澳門已具有的城市發展規律相銜接提出了優化建議,認為總體規劃不能僅局限在對過去的總結,不能只關注處理當下的問題,更應該有大膽的前瞻性。城市總體規劃跨越近20年的時間,時代變革不可預測,需要為城市發展預留彈性和韌性,總規的重要任務是合理界定彈性和韌性的邊界。 科大人文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吳衛鳴認為,總體規劃應該尊重澳門歷史、文化及自然環境,應調控城市空間資源,達至相互補充的戰略性目標,審慎的區域命名以保存澳門豐富的歷史及文化記憶。

22/09/2020
2767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