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警察局於上周五(23日)下午在出入境事務大樓舉行「 2020社區警務聯絡機制 」交流會,會議由治安警察局局長吳錦華主持,多位社團、坊會領導及代表出席並就社區治安、警民合作等議題作交流。 治安警察局局長吳錦華在致辭時表示,透過「 社區警務聯絡機制 」,警方與社區保持緊密聯繫互動,積極開展社區防罪滅罪宣傳工作和交流社區警情,此機制亦不時助力警方破獲社區案件;他亦感謝每位社區聯絡主任在警方各範疇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並表示將持續強化與社區的合作紐帶,因應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不斷加強機制下警民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使警民合力產生最大的效用。 治安警察局上周五(日)舉行「社區警務聯絡機制」交流會,多個社團及坊會代表席。(治安警察局圖片)
司法警察局分別於上周二(20日)及上周四(22日)舉辦「司警局大廈防罪之友警務知識培訓課程(初階班)」,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及澳門不動產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協會組織多間物業管理公司轄下共約70名前線工作人員參與培訓。 司警局表示,由於物管業界前線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大廈治安的工作,為能提高他們的防罪警覺性和能力,是次培訓課程重點講解日常大廈保安工作須注意事項、常見的大廈罪案作案手法和預防方法、司警局報案程序,以及當發生罪案時如何配合警方的偵查工作等內容。 自2017年開始舉辦警務知識培訓課程,對象包括物管業界前線工作人員及中層管理人員、本澳社團及司警局大廈防罪之友會員,至今共舉辦了22場,共約600人參與。 司警局分別於上周二及四,聯同物管業界舉行警務知識培訓課程。(司警局圖片)
司警偵破一宗販毒案,拘捕一名本澳男子及一名內地男子,搜獲可卡因共重42.05克,市值約127,000澳門元,兩名嫌犯被控以「不法販賣麻醉品及精神藥物」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嫌犯澳門居民姓譚,31歲,報稱商人;內地居民姓賴,19歲,報稱服務員。 司警前(25)日公布案情稱,警方早前接獲情報,指有犯罪團伙指派一名內地男子來澳到黑沙環區一帶向活躍於夜場人士販賣毒品,經調查後鎖定內地男子賴某外貌特徵,本周六(24日) 下午在其入住中區某酒店附近部署,直至晚上9時,賴某從酒店出發到黑沙環區一帶不斷徘徊,之後與另一名嫌犯譚某接觸,懷疑兩人正在交收毒品,警方見時機成熟,上前截查兩人,在譚某身上搜出十包可卡因,共約重3.5克,賴某身上無發現毒品。其後警方到其入住酒店的房間進行搜查,搜獲108包可卡因,共重38.55克。 兩人到警局接受調查,譚某承認有吸毒習慣,故向賴某購買毒品,而賴某供稱其持有的毒品是自己從內地偷運入澳販賣。兩人尿液檢測結果呈陰性,被控以「不法販賣麻醉品及精神藥物」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偵破一宗販毒案,共搜獲38.5克可卡因,兩名男子被捕。(馮靖欣攝)
本澳與內地及香港執法部門持續加強情報交流,三地聯合展開緝毒工作,針對打擊跨境販毒活動。疫情期間,有販毒團伙以快遞方式進行販毒;於本月20日,司警得悉一個香港販毒團伙以快遞郵寄吸塵機作為掩飾,將毒品偷運來澳。經司警與海關協調及監控下,最終鎖定收「貨」地點及接收人士資料。司警派員於本月22日在黑沙環作部署及監視,其後發現一名本澳男子接收該用作藏毒的吸塵機,隨即對其進行截查,結果在吸塵機內搜出可卡因、氯胺酮及大麻花等毒品。 被捕男子姓許,35歲,無業,本澳居民;涉嫌販毒和吸毒被捕,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司警表示,許某經查問後承認受僱香港販毒團伙,以收取毒品(0.5克氯胺酮)及販毒後作分紅的金錢作報酬,在本澳接收毒品郵包後再按指示分拆和出售。許某被捕後亦承認有吸食氯胺酮習慣。 司警表示,是次行動中共檢獲氯胺酮克、大麻花27.5克和可卡因1.4克,相關毒品市值11.5萬澳門元;三地執法部門將進一步追查毒品來源和其餘涉案人士下落。 司警在吸塵機內搜出可卡因、氯胺酮及大麻花等毒品,市值超過11萬元。(劉凱輝攝)
10月23日,「珠光集團40周年系列活動」和「琴澳跨境金融合作圓桌論壇」於澳門第25屆MIF同場舉行。
由福建省商務廳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
德晉集團及慈善會10月21向仁慈堂社服店捐贈澳門幣三十萬元善款
第二十五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 在本月22日至24日假澳門威尼斯人舉行,
銀河娛樂集團一向重視團隊成員的工作環境安全與健康,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高等教育局、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