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個教育基金將整合

新資助模式擬於下學年實施

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27)日引述政府表示,現有的三個教育基金,包括學生福利基金、高等教育基金和教育發展基金,於不久將來會整合為新的教育基金。新的教育範疇基金將負責本地學生的獎助貸學金的資助工作;針對部分外地來澳學生的資助則由澳門基金會負責。有關內容擬於2021至2022學年起實施。 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跟進涉及教育範疇的自治基金資助計劃整合情況。列席會議的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主任陳海帆會後接受傳媒訪問時稱,辦公室成立後其中一項工作,是做好轄下21個自治基金的職能整合、特別是部分現行資助計劃的整合工作。其中在教育範疇方面,因應高等教育局和教育暨青年局即將合併,因此對兩個部門轄下的三個教育基金進行整合。 新青年活動擬取代千人計劃 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主席麥瑞權會後補充,就老師團體到外地的考察交流、社團舉辦課程的培訓資助,以及原本由澳門基金會執行的「千人計劃」,將由教育部門所開展的其他青年活動取代。 至於社會活動資助,例如其他高等教育或非高等教育校友會、學生會,教育或青年社團所舉辦的活動,則按照公共部門或自治基金推出的資助計劃提出申請,不以機構性質來劃分。 至於資助非高等教育興建教育施設工作,麥瑞權引述政府代表稱,建議2021年維持現有模式,由教育部門評估項目資助金額後,與新的教育範疇基金各自承擔一半的資助款項;至2022年起,全部資助款項則由教育部門負責。 他舉例稱,例如有學校申請興建校舍,在斥資方面,學校至少佔10%或以上,餘下由教育部門和教育範疇基金承擔。 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主席麥瑞權(右)作會後總結。(吳泳欣攝)

28/10/2020
31665

內部保安體系取消「軍事化部隊」字眼

改稱「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27)日細則性討論《修改第9/2002號〈澳門特別行政區內部保安綱要法〉》法案。法案建議民防聯合行動的指揮官由現行法律規定的警察總局局長,改為保安司司長擔任,並取消現時「軍事化部隊及治安部門」的分類,取消使用「軍事化部隊」字眼,改稱為「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 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整部法案僅20多條條文,是次修改涉及其中五條條文,均為技術上調整,內容亦不太複雜。法案亦會配合正由第三常設委員會審議的《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人員通則》法案。 陳澤武解釋,為配合《基本法》,在法案第13條有關內部保安體系的組成中,不再使用「軍事化部隊」的稱呼,改稱為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此外,因應部分公共部門名稱已作出修改,例如港務局已更名為海事及水務局;民政總署已更名為市政署,這些表述亦會一併在法案中作出修改。 陳澤武在回應記者提問時稱,會上有個別立法議員就應否對整部《保安綱要法》法案進行全盤修改提出意見,但其他議員並未有就此發表意見,他認為該名議員可待政府列席會議時提問。而二常會將邀請政府代表列席下一次會議。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日細則性討論《修改〈保安綱要法〉》法案。(吳泳欣攝)

28/10/2020
26341

新一輪口罩供應明日開始

海外澳門大專生明起接受登記購買

新一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將於明(29)日開始,凡正於外地高校升學、進行交流或實習項目、正修讀因升讀高教課程而開設的預備課程或語言課程的澳門學生,可於澳門時間10月29日至11月7日下午5時期間登入高等教育局網頁(https://aeees.dses.gov.mo/mk)先登記後預約時間購買口罩。 符合上述資格的澳門學生需登入高教局網頁填寫基本的個人資料、聯絡電話和電郵地址及受託人資料,選擇預約購買日期和時段,並上載學年在學證明文件(例如學生證、在學證明書、成績表等),便可完成整個登記程序。而早前已作登記且未畢業的學生無需填寫基本的個人資料,但需更新在學年級;倘學位轉變,則需重新登記及上載在學證明文件,以及選擇預約購買日期和時段。高教局核實相關資料後,會向登記人發送確認電郵,並向受託人發送確認短訊。 高教局將於11月6日至7日期間(每日上午11時至晚上8時)在大學生中心(澳門荷蘭園大馬路68-B號華昌大廈地下B座,在盧廉若公園巴士站對面)設置口罩售賣點。屆時受託人按預約日期及時段前往大學生中心,向現場工作人員出示其身份證正本及由本局發出之確認短訊,便可購買口罩。 高教局提醒學生,同一居民在同一期的「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當中只能購買一次,不能重複登記。除佩戴口罩外,亦需注意保持個人及住宿環境衛生,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高教局將於11月6日至7日期間(每日上午11時至晚上8時)在大學生中心設置口罩售賣點。(資料圖片)

28/10/2020
20546

推動大灣區反洗錢專業交流

冀澳金融營商環境穩定發展

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一行上周二(20日)拜訪立法會,介紹協會新閣換屆及未來動向。創會會長劉澤光、會長陳榮達、副會長蘇珏華、理事長歐陽耀光、秘書長蘇宇寧、副理事長林永添及陳錦權,獲主席高開賢接待。 劉澤光表示,澳門的綜合環境是否淨化、健康,對澳門金融業及營商環境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協會一貫秉承「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方針,積極帶領會員與海內外反洗錢專家、機構相互學習交流,將反洗錢/反恐融資的專業知識普及至社會,日後並抓住大灣區發展契機,推動大灣區反洗錢的專業交流。 陳榮達表示,協會在第一届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打造成為本澳反洗錢專業平台,目前會員達500餘人,遍布金融業、保險業、大型博企酒店、會計師樓、律師樓等各行各業。協會近期有幾項重點活動,包括本年11月參與大中華「加强反洗錢-反金融犯罪實用工具和技巧」研討會,12月舉辦澳門區同類型研討會,以及明年上半年舉辦「2021年反洗錢/反金融犯罪國際年會」,協會新一屆將繼續配合政府施政理念,協助提升本澳反洗錢專業水平,打造澳門反洗錢專業品牌;同時希望團結澳門各界反洗錢從業人員,開展跨機構、跨領域的反洗錢專業教育及培訓。 歐陽耀光指,反洗錢是一項既專業又需科普的工作,有需要提高全民防範及識別風險意識;並表示協會為保障相關培訓質量,上年已跟國際公認反洗錢師合作,為本澳培訓了一批公認反洗錢師導師,並透過境內外交流及培訓,持續維持其專業資格及國際視野,同時為澳門各行業進行培訓。 協會反洗錢領域成績獲肯定 高開賢主席對協會過往在反洗錢領域的工作及成績表示肯定及認同,指各行各業均離不開金融體系,反洗錢把好關,才能保障澳門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以今次疫情為例,澳門在疫情的控制方面相比國際很多地區好。特區政府及時啟動重大公共衛生防控機制,有效遏制疫情散播和蔓延。疫情成功防控也有賴全澳市民配合,反洗錢工作同樣也需要政府及市民共同努力才會有良好效果,澳門經濟體量小,現在是很好的時機充分發揮澳門作為國家對外窗口的獨特作用,以進一步提升澳門戰略地位推動發展;並勉勵協會繼續以「走出去,引進來」工作方針,為澳門建立良好的反洗錢品牌形象。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已納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議事日程內,協會更應利用本身專業及澳門本土優勢,把握大灣區內地與澳門互利合作的條件下不斷邁上新台階。 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拜訪立法會,介紹協會新閣換屆及未來動,獲主席高開賢(左四)接待。(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提供圖片)

28/10/2020
30291

國際創新發明展作品歷屆之冠

培道學生「口罩消毒機」獲金獎

「第八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頒獎禮」昨(27)日下午5時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因應疫情,今屆比賽以線上形式進行,仍吸引來自海峽兩岸四地及大灣區等30多個城市和15個國家包括加拿大、柬埔寨、埃及、印尼、伊朗、伊拉克、韓國、、瑞典、泰國、美國、越南的發明組織、學校、企業和個人發明家參賽,共收集391個作品,為歷屆之冠。其中獲得比賽金獎的本澳中學生,以疫下情況作靈感,研發出「全自動口罩消毒機」,功能為消毒一次性口罩後可重複使用五至六次,獲得各界讚譽。 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由澳門創新發明協會主辦,中國發明協會、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協辦。澳門創新發明協會會長黎栢強致辭時表示,今屆活動邀請全球逾40位專家學者作評審,當中251個項目獲得金獎,128個獲銀獎,12個獲銅獎,此外,活動還設有「最佳環保大獎」、「最佳國際創新大獎」、「最佳國際發明大獎」、「最具市場潛力大獎」、「最佳粵港澳大灣區大獎」等12個最高榮譽大獎。 因全球口罩短缺學生獲啟 發澳門培道中學獲得是次比賽金獎之一,得獎作品為「全自動口罩消毒機」,該消毒機可讓口罩循環使用五至六次。參賽的中三盧同學指出,今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口罩數量一度短缺,培道團隊從中獲得啟發,參考網上相關發明後加以改裝,最終成功研發作品。 為循環再用短路設備帶來新方向 特別大獎方面高手如雲,得獎者中外皆有,其中國際創新大獎由澳門勞校中學奪得,得獎作品為「基於工業自動化5.0之電動機轉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檢測新方法」,獲獎的中二黃同學表示,目前世界上的電池等用品短路後即要棄置,重金屬廢料亦造成污染,故黃同學研發相關方法,為循環再用短路設備帶來新方向。

28/10/2020
25489

單方解僱需告知解約原因

中院:否則視為不合理解僱

僱主解僱員工,在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未說明解僱理由,中級法院裁定,即使僱員有錯亦屬不合理解僱,需要賠償。 案中僱員是一名醫生,自2011年1月起受僱於一協會,去年2月協會書面通知醫生自4月1日起終止其合同,通知書內還記載了96,331澳門元的勞動債權計算內容,但沒有提及解僱理由。醫生詢問上司為何沒有年資賠償,上司沒有回答,僅表示已向其多付一個月補償工資。醫生向勞工事務局投訴協會欠付不合理解除合同的年資補償,協會被初級法院勞動法庭裁定觸犯《勞動關係法》所規定及處罰的輕微違反,判處7,500澳門元罰金,向醫生支付合共18.7萬澳門元不合理解僱賠償及相關法定利息。協會不服,向中級法院上訴。 須在30日內通知僱員終止關係 中院合議庭對案件作出審理,指出本案重要的是協會與員工終止勞動關係是否遵循法律規定,包括應遵之程序。合議庭指出,《勞動關係法》中所規定的解僱程序必須嚴格執行,僱主以合理理由解僱僱員時,必須在30日內書面通知僱員終止勞動關係的決定及簡述有關歸責於員工的事實,沒有依時做出通知,或者在通知書中沒有清楚簡述歸責於員工的事實,已經導致解僱視為缺乏根據,被視為解僱不合理,即使僱員真的有過錯,也不能事後改變這一結果。 關於解僱賠償金額方面,計算方式已經在法律中作出明確規定,醫生所收取的這一個月薪金補償是沒有法律或合同依據,因此,醫生應返還該金額,否則構成不當得利,合議庭裁定協會上訴理由部分成立,維持原審法庭對協會所作有關勞動輕微違反之判決,並准許協會在履行支付賠償金時,從中扣減已經支付的33,800澳門元。 中院重申,若僱主單方解約沒有通知僱員解約原因,則視為解僱不合理。 (資料圖片)

28/10/2020
19060

僅駕駛鋼琴等課程可單獨授課

教青局:以確保公帑合理運用

第四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已於上(9)月起開展,年滿15歲的澳門居民,可獲得上限6,000澳門元的進修資助,參與本地及外地的持續教育課程、高等教育課程及證照考試,為期三年。昨(27)日有居民就新一期持續進修計劃的課程審批問題,致電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反映,指出過去居民可使用資助金額報讀單獨上課的課程,但現時卻只能報讀集體形式課程。 教青局延續教育處處長黃志勇回應時表示,確保公帑合理使用是審批的重要考慮元素,如因為受限於設備或會構成互相干擾的課程,例如駕駛、鋼琴等課程,局方才會資助以個人形式上堂,至於語言、電腦、舞蹈、會計及管理等課程基於公帑合理使用,是不會批准以個人方式上課。黃志勇續指,因應本澳防疫常態化,當局已要求教育機構遵守防疫指引,包括所有人士進入場所都需要測量體溫、出示健康聲明,教職員及學生需佩戴口罩或保持一米距離等,以保障學生安全。 絕不容忍性侵及傷害學生行為 另外,早前有補習社男導師涉嫌性侵四名女童,黃志勇強調,教青局對任何會傷害學生的行為絕不容忍,已對涉性侵案的補習社採取防範措施、中止運作及展開調查,呼籲市民及家長若發現補習社違規,應立即舉報。 教青局表示,受限於設備或會構成互相干擾的課程,局方才會資助以個人形式上堂。 (資料圖片)

28/10/2020
1447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