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緩和,社區活動逐步有序開放,文化局宣布,由明日(星期五)起,將再有序開放多個文物景點、文博空間、公共圖書館及藝遊點,更多文化設施與服務恢復運作,場館開放時將實施人流管制安排。
每一個政府都希望不斷完善行政效率,如何善用科技推進電子政務,是本屆特區政府施政重點之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3)日邀請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公共行政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倫,身份證明局局長黃寶瑩,副局長羅翩卿出席,探討電子政務未來發展。
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發展報告(2018-2019)》新書發布會昨(13)日在科大舉行。
勞工事務局以「帶津培訓」方式開展的「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第一期娛樂場保安員課程已於前(12)日結束,共34名學員完成培訓,當局並即場為結業學員提供面試技巧輔導,以提升學員受聘機會。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聯同會展業界,將於本月底舉辦本澳首個「線上購物節」活動,透過設立網上平台方式,為本地中小微企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協辦活動之一的澳門工商聯會期望,活動能提高中小微企應對危機和市場競爭能力之餘,亦可幫助中小微企轉型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冰封全球旅遊業,澳門亦不能倖免,博彩、酒店、零售等都亟需外來「活水」刺激。
因應疫情對就業居民的影響,勞工局推出第三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簡稱「帶津培訓課程」,由昨(13)日起至本月19日期間接受網上報名,有需要的市民亦可到指定地點由專人協助辦理,昨日有前往勞工局報名的市民稱,自己原從事裝修行業,現已失業超過半年,因為在頭兩輪「帶津培訓」計劃未能報讀,故此「今次點都要一試!」,希望能報讀及轉型電工;亦有原在貴賓廳工作的女子「轉型」,選擇較冷門的吊機課程,希望在競爭較小情況下突圍而出,重新找到工作。
一市民涉嫌觸犯家暴法被判囚三年,不計算服刑期間三年內不得接近受害人及兩名兒子,不得行使親權,並要賠償受害人34萬多元,被告不服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請求減輕獲判處的徒刑及附加刑,並希望對其改判非剝奪自由刑,及減少向被害人作出的非財產損害賠償的金額,但被中級法院駁回,維持原判。
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推出以來,司警共接獲63宗涉及網購口罩詐騙案,共有81人被騙,損失超過澳門幣362萬元。最新一宗發生在本周一(11日),一名30餘歲本地男子報案,稱早前在網上向他人購買三盒口罩,並將1,400澳門元貨款存入對方指定本澳一銀行賬戶後,因遲遲收不到口罩,懷疑受騙,於是報案求助。
一名本澳男子涉嫌多次於公廁拍攝同性如廁過程,日前在黑沙海灘公廁偷拍斷時正被捕,警方在其手機及移動硬盤中搜出合共200多條偷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