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稱黑沙環污水臭味已根治

居民指水退後陽光直曬時仍濃烈

黑沙環沿岸的污水惡臭問題過去一直困擾該區居民,環保局長長譚偉文上周受訪時表示,相關問題已根治,環保局聯同市政署及公務部門進行截污,引到澳門半島污水廠處理,工程今年6月完工,確認截流成功。下一步將以生態方式解決污染物,主要在沿岸種植紅樹,將沖積下來的污染物吸收,以改善區內環境。 該區居民昨(16)日接受本報採訪時指仍嗅到臭味,下午水退後臭味相當明顯。於黑沙環沿岸散步乘涼的居民李先生稱,靠近關閘海邊一帶仍有濃烈臭味,無論行過路過或是駕車經過,均要「掩住鼻」走。他稱,臭味於水漲水退時有明顯分別,於早上及傍晚水漲時臭味不明顯,但當下午3、4點水退後,污泥露出水面,陽光直曬時臭味相當明顯。 何偉添:污水廠超負荷是根本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現任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在任民署管委會主席時,曾就開展過截污工程,將污水截流入污水處理廠;但污水廠原本在未引流上述污水時其實已經是超負荷,每日有25%的污水未經正常處理便流入大海,因此亦導致黑沙環沿岸成為全澳海域受污染指數最高一處。何偉添建議黑沙環的污水處理廠需擴容,否則無法處理的污水最後還是流入海,所有工作亦只是徒勞。

17/09/2019
30223

巴士服務合同下月到期

市民籲新合同增透明度

政府與澳巴與新福利巴士的「巴士服務公證合同」將於下(10)月31日屆滿,但政府至今仍未透露新合同半點內容,在前天(15日)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有發言嘉賓擔心將致公眾被逼「硬食」不合理條款,質疑巴士合同「有沒有需要高度機密,不向社會透露」。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現時政府處理巴士服務合同做法欠透明度,巴士作為公共服務,理應受社會監督,而巴士服務合同將在下月到期,但政府仍未有任何消息公布,令人擔心會否再延長現有合同,巴士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無論調整價錢、路線訂價等政策,社會大眾都有知悉權利。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擔心公眾會被逼「硬食」不合理條款,巴士屬公共服務,應該很透明及有機制讓公眾參與討論,讓公眾給予意見,希望新一屆政府在相關方面多做工作。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指出 澳巴及新福利合同均不設財政援助上限,乘客愈多,巴士公司賺得愈多,這種形式並不理想。她主張設立財政援助上限,或回報予特區政府的機制。此外,她又關注雖然巴士不能用於其他業務,卻可出租,不算在財政收入的規定也備受批評,為此亦有需要調整。 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希望政府詳細解釋巴士服務價格的計算方式,將服務人次、評鑑列入考慮。巴士續約是重大民生決策,然而政府不僅沒與交諮委商討,應有的總結報告也不見。 多位發言市民批評政府對巴士服務合同續約一拖再拖,當局應要加大資訊透明度,認為巴士服務為公共事業,理應有公眾參與或諮詢,現時無公眾意見,恐怕政策或服務設計「離地」。

17/09/2019
10979

陸續落實人才發展工作

何潤生:相信有一定效果

澳門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澳門作為一個國際城市,以往特區政府對人才培養、人才回流、吸納國際城市專才上,整個政策較滯後,澳門應如何能從後續追上前期政策規劃的不足之處。 他認為,一個地方究竟如何留得住人才,必須視乎當地的房屋、交通、醫療、教育、環境保護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特區政府應要完善這些條件,才能更容易留得住人才。 何潤生又表示,相信隨著《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陸續落實,應該會有一定效果,希望委員會能持續公布相關措施及項目的執行情況。 其次,他希望未來特區政府能持續做好本地勞動力市場的供求調查研究,綜合分析本地各行各業在職人數、每年本地應屆畢業生進入市場的數字,持續公布重點領域緊缺人才資料以及人才需求預測,並強化人才培養、激勵及回流機制的透明度和監察機制,確保投入的相關資源能夠合理有效運用,定期評估工作成效,跟進人才的流向及分布,避免浪費資源,得不到理想效果。 何潤生又稱,雖然以前的政策較滯後,但澳門現在已有未來的計劃 藍圖,例如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已清晰澳門特區的定位,特區除了自身發展外,亦需要輻射其他周邊城市地區。他指,澳門未來可利用橫琴解決資源不足問題,包括土地和人力資源等,讓橫琴成為本澳多元產業基地,提供本澳居民和青年人到當地發展的機會,並吸引跨國公司、內地大型企

17/09/2019
1417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