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昨(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未來舊區重建,業主需要負擔建築費用,因為都更公司並非一間盈利公司,是一間服務公司,都更公司會做好本分,做好舊區重建的規劃、建築設計。 在記者會上,林金城提到社會所關注舊樓重建的建築費用,他稱:「 (業主)應該係好樂意.,一間舊嘅屋,到時畀返一間新嘅你,有電梯嘅(屋)。」但他在會上並未有詳細解釋建築費是業主承擔全部或只承擔建築成本。
澳門大學經濟學系及澳門研究中心昨(18)日公布2019-2020年澳門宏觀經濟預測,根據數據顯示,澳門經濟在去年上半年表現強勁,但隨著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去年下半年澳門經濟增長急速下跌,跌勢於今年上半年仍然持續。澳大預計201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下跌0.8%,2020年經濟預計持續下跌0.9%,但就相信經濟下滑對民生影響不大。
環保局於上周六(14日)表示,黑沙環沿岸水污染引致的臭味問題 已得到根治。但附近居民向本報反映臭味依然。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後來承認,黑沙環沿岸臭味的確仍然存在,因目前只是完成截污部分,不再有污水排入黑沙環沿岸,強調臭味源頭已堵截,未來將聯同海事局展開清淤及種植紅樹等工作,以生態改善環境,冀公眾能給予局方時間處理。 水質污染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澳門作為一個海濱城市,面向廣闊的海洋,與水資源生態息息相關。然而,水質污染卻日趨嚴重。根據市政署化驗處網站上載《2018 年度澳門泳灘水質監測報告》顯示,雖然黑沙泳灘和竹灣泳灘的非金屬評價指數下降,但受重金屬污染程度較2017 上升; 參考香港環境保護署的泳灘水質全年級別制,年度的泳灘水質的細菌類總體情況被評為「水質欠佳」,其中兩泳灘均於11評為「極差」等級。 單是在今年內,海事及水務局較早前便曾在竹灣海灘的水質取樣化驗結果對霍亂弧菌驗出呈陽性反應; 路環黑沙海灘及氹仔海洋花園對開更在五天內先後發現兩具海豚屍體、懷疑是受到海洋污染和新城填海區的工程所致; 聖若瑟大學有研究發現,在路環黑沙和竹灣兩個泳灘收集的沉積物樣本,每公升有700 至800 粒微塑膠; 海事及水務局早前派員清理觀光塔至西灣大橋一帶沿岸石灘和石堤上的垃圾,竟然共清理了約兩噸垃圾,當中更有雪櫃等大型生活用品,連串事件都反映澳門的水質污染問題已不容忽視! 海事局稱,暫時難以確定飄到本澳海灘的垃圾源頭,當出現東風或東南風的天氣,海上垃圾便會被吹至黑沙海灘; 而出現南風則吹至竹灣海灘。市政署已安排尅公司專責人員駐守海灘清理垃圾,並適時加派人手及機器協助工作。與此同時,環保局將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南端建造新污水處理廠,預計最快可在2026 年建成。短期而言,政府應派出船艇專責處理海上垃圾非法棄置問題,防止在沿岸非法傾倒廢物。然而,長遠要做到改善本澳水質污染,還需靠家家戶戶珍惜用水,做到源頭減廢。
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報告(2018-2019)》發布會」,昨(18)日早上於澳門科技大學舉行,逾100位學者嘉賓出席。報告是由澳門、內地及香港的20多位學者編撰而成,重點分析大灣區的制度創新、互聯互通等問題。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教授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反應及時、積極部署,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澳門社會的基本共識。龐川續稱,該報告就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提出建議,包括以共建共享「世界旅遊中心」為目標,深化澳門與橫琴合作;推動澳門高等學校在大灣區城市合作或獨立辦學,打造以科技和產業為主體的合作新平台。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報告(2018-2019)》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廣東人民出版社合作編撰,以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主題,澳門、內地及香港20多位學者參與調研、撰寫,是澳門高校研製和發布的第一部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綜合性、年度性報告,重點分析了大灣區制度創新、互聯互通、空間規劃、交通建設、人才政策、文化合作等問題,尤其關注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機遇與挑戰、策略與路徑除發布上述報告外,同場亦舉行了「2019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澳門科技大學姜志宏副校長、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韋東慶行政總監、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劉成昆所長分別作了題為「努力把澳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科創中心」、「港珠澳大橋與大灣區建設」、「2018-2019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房價趨勢預測」的專題演講。
衛生局表示,韓國自今年年初開始甲型肝炎疫情一直持續上升,截至9月初累計約14,000餘病例,遠高於2014至2018年各年度病例總數。今年病例主要集中在京畿道、首爾及大田地區,初步懷疑疫情與生食醃漬貝殼類有關。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情況,並呼籲居民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 根據衛生局強制申報傳染病監測資料顯示,本澳2014年至今年9月17日共錄得18例甲型肝炎病例,平均每年約三例。經初步調查資料顯示,各個案之間無關聯,沒有死亡病例。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是透過經口攝入被甲型肝炎患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水傳播,常見的高危食品包括未煮熟的貝殼類如毛蚶、蠔及蜆;蝦、蟹等水產類食品;受污染的水果、蔬菜及水等。目前有預防甲型肝炎的疫苗,一般建議前往衛生環境較差的地方長期逗留前使用。 衛生局呼籲居民應注意個人、環境和食物衛生,尤其是前往甲型肝炎流行的國家或地區逗留期間,食物應徹底煮熟方可進食。居民和食物從業員如有黃疸、發熱和尿色加深等現象,切勿上班,並應盡早求診。 採取嚴格的個人衛生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
政府近年重視電子政務發展,各個部門致力推動服務電子化。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8)日上午邀請財政局局長容光亮、澳門財稅廳廳長容志聰、研究暨財政策劃廳廳長潘勁生出席,探討便民便商服務及電子政務。
公安部早前公布六項交通管理便民新措施,將於明天(周五)實施,六項措施當中兩項主要針對港澳台居民,包括試點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電子化,對港澳汽車經港珠澳大橋通行、澳門汽車進入珠海橫琴新區,核發有效期為一年的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不再發放紙質牌證,同時放寬港澳台居民申領大中型客貨車內地駕駛證年齡限制,由現行 50歲延長至60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早前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六項臨時入境車輛便利措施,第五項和第六項主要是延長港澳台人員駕駛車輛的工作年限,增加就業機會,保障改善民生,促進港澳台和內地物流運輸發展;進一步優化提升進入內地大陸的車輛牌證服務管理,便利港澳台駕駛人在內地(大陸)駕車,更好地服務促進港澳台和內地(大陸)經貿發展和人員往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 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電子化其中第五項是試點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電子化。對香港和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通行,澳門機動車進入橫琴,台灣地區機動車進入平潭的核發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不再發放紙質牌證。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有效期為一年。 第六項是放寬港澳台居民換領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對持港澳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換領內地駕駛證的,申領年齡由50周歲延長至60周歲,便利港澳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在內地(大陸)駕車。 簡化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手續其他措施主要包括簡化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手續。對申請小型汽車、摩托車臨時駕駛許可的,持入出境身份證件、境外駕駛證及其中文翻譯文本即可直接申領,不需要再進行身體條件檢查、提交身體條件證明。 延長臨時駕駛許可使用期限。對入境短期停留的,可以申領有效期為三個月的臨時駕駛許可;停居留時間超過三個月的,有效期可延長至一年。臨時駕駛許可有效期內可多次使用,方便在國內工作、生活、學習期間駕車出行。 簡化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辦理程式。對在境外登記六年以內的七座以下(不含)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摩托車,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免予到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澳門《動物保護法》於2016年9月1日生效,對虐待動物之人士有了法例制裁,然而《動保法》實施三年來,依舊有不少動物遭到棄養,成為流浪動物,最終變為「亡魂」。根據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提交的書面質詢,市政署三年來,共捕獲955隻狗、676隻貓,當中36.44%狗隻(348隻)及17%貓隻(115隻)最終被人道毀滅。愛護動物協會表示,人道毀滅並非是一個正確選擇,應該採用更現代化的方式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
一名內地女子遭貴利幫威迫「剝光豬」拍裸照,以此威脅還款,更恐嚇若不就範會傷害她的身體。該女子不甘受辱,置之死地而後生,衝入洗手間打爛玻璃杯割脈自殺,割手噴出的鮮血當場嚇退五男一女的貴利債主,女事主於是趁機報警,終於獲救。 司警其後拘捕六人包括五男一女,全是內地人,年齡由21至47歲不等,分別報稱工人、司機及無業等;現涉嫌高利貸、禁錮等罪名已被司警移送檢察院法辦。至於案中女事主30多歲,報稱內地商人。 案發在本月12日晚上,女事主在路氹某賭場輸光身上賭本,遇上涉案六名男女搭訕,被遊說向該高利貸集團借款港幣20萬元翻本,條件是賭局百家樂如開出九點,需抽該局投注額40%作利息,同時須交出證件及簽下借據。事主賭至15日下午,全軍盡墨,但期間已被抽取港幣15萬元利息,之後因無力還款被該六人押至他們租住的酒店房內禁錮。 同日深夜,其中一名貴利佬懷疑起色心,威迫事主剝光豬及拍裸照,更恐嚇若不就範便會傷害事主身體。 事主不甘受辱之下,突然衝入洗手間內打爛一隻玻璃杯,拿起碎片割脈自殺。六人因被嚇怕「搞出人命」,於是棄下受傷的女事主逃離現場,事主趁機通知酒店保安及報警。司警接報到場調查,迅速救出受傷的事主並將其送往山頂醫院救治,其後鎖定目標,在同一酒店內拘捕該六名涉案男女。而女事主經治療後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