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稱輸入人才計劃助移民

兩港漢騙澳男逾200萬元

一名本地男子希望幫助親友移民到香港,可惜錯信他人,被兩香港男子用偽造的香港政府批文,先後被騙去205萬元。事主報警求助,司警日前成功拘捕一名失蹤多時的騙徒,正追尋另一在逃人士下落。 被捕男子姓周,30多歲,香港居民;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昨(22)日透露案情指,去年6月一名本地王姓男子(事主),認識涉案的兩名香港男子楊某和周某。楊某訛稱只需支付300萬港元,便可通過「輸入人才計劃」,助事主的親友申請到香港定居。 事主不虞有詐,透過自己賭廳戶口轉賬140萬給楊某作為「訂金」,未幾楊某透過手機傳給事主一份批文,內容顯示為香港政府批核有關移民申請;事主信以為真之下再從賭廳戶口提取65萬元現金,交付給另一疑犯周某。其後當事主再追問有關移民申請進度時,兩名疑犯即時從社交平台上「拉黑」事主甚至失聯,事主懷疑被騙之下只好報警求助。 司警接報調查後鎖定兩名疑犯身份,發現兩人事發後已離開本澳。此外,經香港警方查證所得,有關批文屬於偽造。直至前(21)日,疑犯周某再次入境澳門時被警方拘捕,他供稱自己是受僱於楊某,作為騙得65萬元贓款的報酬,自己只從中收取2,000元。司警將繼續追查另一在逃楊姓疑犯及有關巨額贓款下落。

23/05/2019
7817

加強政策梳理 著重科技創新

粵發改委:協助港澳融入灣區

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粵港澳媒體灣區行」一連三天大灣區採訪行程前(20)日啟動,來自粵港澳台近100名記者走進廣州、深圳、東莞等灣區城市採訪報道。本澳17家傳媒共21名記者沿廣深港澳科技走廊,探訪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第一線。廣東省發展及改革委員會表示,未來粵港澳三地將圍繞科技創新,通關便利化,營商環境,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加強政策梳理,協助港澳融入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重中之重,廣深港澳科技走廊是其中一條軸帶。採訪活動出發前,前天上午在廣州市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記者座談會,廣東省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透露,廣東下一步將攜手港澳,推動向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曹達華表示,未來粵港澳三地將圍繞科技創新,通關便利化,營商環境,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加強政策梳理研究。其中將加快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廣州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 珠海橫琴合作產業園、 廣州中新知識城、 深圳光明科學城、 東莞中職科學城等一批重大的創新平台的建設,串珠成鏈,推動廣深港澳科技走廊發展。 曹達華稱,港澳居民到廣東發展更加便利。目前全省可招收港澳學生高校達50所,港澳資醫療機構達48家,全省受理港澳居民居住證申領量超過70,000張,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稅負成本基本實現與港澳趨同,建成20多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台,港澳青年創業團隊達360多個。涉及互聯網金融、科技、生物醫學者各領域。 推進三地社會保險制度銜接他指出,未來將突出改善民生,大力推廣民生領域深度融合,推進三地社會保險制度銜接和資訊系統互聯互通,研究實施民生「灣區通」工程,促進公共交通、通訊資費、信用資訊、電子支付等領域標準互認、規則銜接、政策互通,便利三地群眾交流交往。優化提升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建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媒體團其後前往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中新廣州知識城等當地科技創新平台參訪,了解廣州近年來在發展科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於未來合力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方面的布局。隨後媒體團亦前往參觀落戶廣州的百濟神州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了解當地在生物醫藥以及半導體技術等方面發展情況。

22/05/2019
1896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