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可控

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事實上就再沒有的所謂「見底」這回事,有的話亦只是市場預期的心理因素,真正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所以只要中國經濟保持韌性,即使人民幣短時振幅增大,也不會帶來大問題。 人民幣匯率近期再次波動,昨日中間價連跌第八日,下調129點,報6.8988,主要原因離不開中美貿易戰。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破6.89關口,值得關注但不必驚慌。相比「8·11」匯改前後的人民幣匯率變化,以及當時國際空頭對人民幣部署,是次外圍因素帶給人民幣匯率的衝擊可謂相對平穩。 「8·11」匯改以來,人民幣經過全球市場的多輪考驗,既有來自歐美的各種「灰犀牛」及「黑天鵝」及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的風險侵襲,亦有人民幣國際化及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問題,但最終人民幣匯率維持了基本穩定,還是基於中國經濟的韌性。 中國經濟步入中高速增長區間,已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為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多年維持在30%以上,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引擎的積極作用,是人民幣作為新興全球貨幣的底氣。 此外,「8·11」匯改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擺脫了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態,這是人民幣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成果,也使人民幣順利加入SDR貨幣籃子,成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 隨後,中國2016年年底繼續擴充籃子貨幣種類,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了「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間價報價新機制,更肯定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未來走向。 如今情況又再回到似曾相識的關節位, 有人賭人仔兌美元「破7」,更有人悲觀預期「破8」,但市場需要看中國經濟基本面,主引擎已經從「三頭馬車」驅轉化為消費為主。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超過76%,出口依賴度已經降至不足18%,內需動力形成的內生動能支撑中國面對外部市場風險。貿易及關稅的外部壓力會對人民幣匯率乃至其他市場要素帶來短期陣痛,長期看這種影響風險可控。只要中國經濟保持韌性,即使人民幣短時波幅增大,也不會帶來大問題。

21/05/2019
14845

非法導遊打擊成效不彰

業界批當局「過分斯文」

導遊業界五名導遊昨(20)日與治安警察局、旅遊局和勞工事務局代表開會討論非法導遊問題。業界認為政府現時對非法導遊問題在取證和執法方面仍有一定困難,希望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作改善,包括引用更多法律條文協助執法,降低檢控難度;與導遊業界成立通報機制等。 導遊林先生指,現時有非法導遊已採用新招式,在到達澳門後假裝成團友,租用旅遊巴及本地接待作短暫接送,當到達賭場後繼續非法帶團,成功避過當局在口岸進行的稽查行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又認為旅遊局在取證方面做法過分「斯文」,令疑似非法導遊容易因證據不足而被「放生」;更過分的是被「放生」非法導遊事隔數日又來澳重施故伎,令業界憤怒。 雖然現時旅遊局有加強巡查,治安警在配合執法方面亦更積極,但在取證和執法方面仍有一定困難,業界建議治安警察局、旅遊局和勞工事務局成立正式的跨部門執法組;改善取證方法;與導遊業界成立通報機制,打擊非法導遊工作。 旅遊局曾提出「取證四大要素」,包括「陪同、接送、解說和收取報酬」。然而業界認為就收取報酬方面實難以取證,因為非法導遊極有可能在來澳之前已經收取了報酬,而僱用他們的均為內地企業,因此業界建議政府可否引用《禁止非法工作規章》規定,請勞工局配合執法,以降低檢控的難度。

21/05/2019
940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