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1日為世界衞生組織訂定的「世界無煙日」,戒煙保健會主辦的「第35屆青少年學生無煙無毒繪畫比賽2019 」頒獎典禮前天(18日)舉行,是次比賽主題為「無煙無毒家庭-電子煙危害」,共收到來自33間學校的比賽作品2,483份。主辦單位期望藉此教育青少年及其家人不要吸煙外,亦帶出吸食煙草有年輕化及女性化趨勢、吸食電子煙同樣危害健康等資訊。 繪畫比賽作為「5.31 世界無煙日」系列活動之一。主辦方指出,現時青年群體中「電子煙」日漸普遍,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可當成戒煙替代用品,其實電子煙與傳統煙草一樣對人體有害,青少年一開始接觸電子煙後,會增加日後接觸傳統煙草或毒品的機會。主辦方期望透過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活動,教導青少年從小認識無毒拒煙的重要,同時在親子共同創作的參賽過程中,家長亦能言傳身教,為子女建立一個無毒拒煙模範,共同努力營造「無煙健康城市」。
24歲的「賭王」何鴻燊四房兒子何猷君,早前在大三巴戀愛巷向愛人寫上一句「小明,你覺得咱倆有可能在一起嗎?」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而他的「愛之宣言」更成為旅客「打卡」熱點,但不知他有否料到,他的舉動在本澳屬於違法「塗鴉」行為。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出席一項活動後回應傳媒「塗鴉」事件時稱,事發地點在本澳世界遺產保護區內,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禁止在被評定或待評定的不動產上刻畫或塗鴉,違反有關規定科處澳門幣2,000 至20,000 元罰款。同時,旅遊局並沒有收到內地節目《愛的時差》何猷君在戀愛巷塗鴉的拍攝申請,旅遊局會與文化局商討有關事宜,調查是否與法律有抵觸。 文化局昨日回覆澳廣視查詢時表示,正了解有關節目是否已獲當局發出拍攝許可,將於今日回覆相關事宜
對於路氹城四季酒店對出天橋底前天(18日)晚上發生的一死三傷斬人案,司警昨日稱,偵查工作正全力地進行中,且已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沒 有跡象顯示案件涉及與博彩相關的犯罪,亦不涉及不法兌換活動。在確保維護司法保密和公眾關注之間平衡的前提下,將適時進一步發布案件消息。 案件暫列作兇殺案處理,死因有待法醫檢驗,有關案件現正由司警調查科跟進處理。事發前天(18日)晚上9時許,司警當時接獲治安警通知,指有四名年齡介乎29至41歲的內地男子在路氹城金光大道四季酒店對出天橋底附近遭多名男子襲擊,惟治安警到達現場時行兇者已逃去,四名傷者事後分別被送往氹仔鏡湖醫院及澳門山頂醫院救治。 不過,一名年約40歲姓魏內地男傷者送抵鏡湖醫院搶救後證實死亡,初步證實是胸部和兩邊腰部被刀刺傷致死。其餘三名男子分別胸部、腰背和手臂被刀刺傷,清醒,其後轉往山頂醫院接受治療,一人要接受手術,兩人經治療後已無大礙。 司警又指,案件三名傷者中,兩名在接受治療後已被帶返警局調查,另一名傷者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治安警昨晚於本澳各區展開反罪惡巡查行動,調查涉嫌從事不法活動的人士。其中,於路氹城威尼斯人酒店一帶的截查中,帶走數十名男女調查。
美副將大馬路近翡翠園昨(19)日上午約10時發生一宗嚴重車禍,一名90歲男長者橫過斑馬線時被電單車撞倒昏迷,送院搶救後情況嚴重。 治安警表示,60多歲電單車駕駛者事後通過酒精測試,肇事原因仍需調查。 消防事後表示,男長者受傷倒地位置距離斑馬線約兩米,後腦及右前臂創傷出血,左手肘紅腫及左小腿創傷,意識模糊,送往山頂醫院搶救。 警方呼籲事故目擊者,或能提供任何有關資料的人士,致電 2837 4214,與交通廳值日官聯絡。
「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早前先後採取兩次清拆僭建物行動,分別拆除位於大炮台街及位於花王堂斜巷一大廈合共三間天台屋。政府重申,會持續處理僭建物,同時提醒購買樓宇人士,樓宇如有僭建物,必須在購買前要求原業主清拆,否則新業主需要承擔相關責任。 位於大堂區大炮台街的僭建物為兩間相連天台屋,由磚牆、玻璃窗及金屬頂蓋等組成,並有獨立內樓梯通往五樓單位,其中一間天台屋為兩層僭建物。土地工務運輸局早前接獲投訴,指上址進行翻新工程,隨後開立卷宗跟進及發出禁止工程令。另一間被清拆的天台屋位於花王堂斜巷/沙欄仔斜路的一座低層樓宇上,局方接獲投訴後發現僭建物同樣被翻新,已要求兩宗個案違法人自行清拆僭建物及將天台還原。 然而,當局經過相關預審及聽證,並且自願清拆期限亦已屆滿,但發現兩宗個案僭建物仍然存在,故拆遷組早前先後採取清拆行動。 其中,一個個案在跟進處理期間由新業主購入存有僭建物的單位。為此,政府提醒有意購買不動產人士,應主動要求原業主出示物業登記資料,或提供由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已核准圖則,以核實現場單位狀況;如發現有僭建物,應要求原業主完成清拆,否則新業權人將被視為僭建物的擁有人或使用人,並且必須承擔清拆責任及相關後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昨日早上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峰會以「一流灣區、媒體擔當—媒連粵港澳,融通大灣區」為主題。300多名嘉賓出席,圍繞開展創新與協同合作、推進媒體融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溝通交流。
儘管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再度信心喊話,強調美國針對華為的限制不會影響華為的發展,但諸多因素顯示,華為的前路不容樂觀。美國商務部官員當地時間15日宣布,將華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未來美國公司在沒有政府同意下,將不得向華為出售零部件。特朗普這一招與去年對付中興如出一轍,當時中興同意美方包括更換管理層等條件,換取美方放寬禁令,同一招如今用在華為身上,任正非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妥協。 任正非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華為已經準備好應對美國封殺,將透過海思半導體等子公司,加速自主研發芯片,以及其他必要的零件與技術。許多意見認為,美國的做法等於在倒逼華為與中國企業成長,長期來看未必是件壞事。 不過,華為作為當前在5G技術領先的全球重要通訊設備製造商,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仍然相當艱鉅。首先,華為比中興更加專注於電信基礎設施與高端手機,對芯片的需求較中興更大。瑞士信貸銀行的數據指出,華為約有20%至30%的材料支出與半導體有關,相當於每年要消費150億美元芯片,佔全球芯片產值的3.8%,而中興只有0.5%,代表華為要承受的衝擊會比中興高得多。 另一方面,華為是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市佔率28%,如此高的市佔率也意味著對外部零部件的高度依賴,而他們如今需要找到產能足夠取代美國的供應商。 雖然華為早已展開自給自足的計劃, 包括不斷增加零部件庫存、加緊研發等等。但要真正替代美國供應商,短期內仍然非常困難。儘管華為積極研發芯片,但華為目前使用的芯片設計軟件也是美國公司提供,如果連設計芯片用的軟件未來都受限制,自產芯片的進度當然會受嚴重影響。另外,華為旗下的海思從事芯片設計,但芯片需要的高端製程,目前仍依賴台灣的台積電。 台灣半導體製造領先大陸,其高端製程通常留在台灣,雖然台積電也需要華為的訂單,但在美國高度施壓的情況下,台積電與華為的合作難保不會有變數。 創新產業需要良好的環境培養,真正的創新更需要對知識產權的認識與遵守,也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面對美國的衝擊,內地官媒統一口徑,展現強韌的民族自信,這當然是華為有恃無恐的靠山,但是貿易戰如今已轉變為科技戰,華為能不能藉此機會實現蛻
由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創新分享會IV 」活動上周五(17日)上午假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主題為設計業與農業,邀請TCDI創思國際建築師事務所創始人覃思及山東臻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瞿偉剛擔任主講嘉賓。 覃思受訪時表示認為,澳門青年有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背景優勢,但前往大灣區創業就業可能面臨制度、法律差異等挑戰,例如辦理證照要奔走多個部門等。他又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相關政策配套更加便利,澳門與內地對接的機構,也有助於澳門創業者融入灣區發展。可是,現時澳門人參與大灣區發展的程度不高,而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有不少人前往大灣區發展,國內市場廣闊,建議澳門青年勇於跳出「舒適圈」,多走出去交流和嘗試。 瞿偉剛則表示,有感於國家「十三五」規劃和內地食安問題,因此前往內地從事農業發展。 他建議青年要關注國家發展趨勢,繼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融入發展。
在葡萄牙訪問的行政長官崔世安及特區政府代表團一行,上周五由里斯本轉往波爾圖市訪問,行政長官於當地時間17日中午與波爾圖市長魯伊.莫雷拉(RuiMoreira)代表雙方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共和國波爾圖市推動友好合作框架諒解備忘錄》,波爾圖市議長Miguel Pereira Leite陪同簽署。崔世安並獲魯伊.莫雷拉授予波爾圖城市鑰匙。
為配合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發展方向,特區政府過去透過不同計劃,支持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或已獲法學士學位人士赴葡萄牙升學,致力為本澳培養中葡雙語法律人才。現時在葡萄牙就讀的本澳學生約有300多人,相信未來亦愈來愈多學生到葡萄牙升學,究竟澳生在葡的生活情況如何? 在葡萄牙修讀法律的李名灝同學今年就讀大三,他是透過澳門基金會的「應屆高中畢業學生赴葡就讀計劃」赴葡升學,他在中學時期已對法律產生興趣,同時又想嘗試外國生活,了解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故最後選擇到葡萄牙留學。 初到葡萄牙,遇到最大困難並非不適應當地生活模式,而是語言障礙,「冇中文、冇英文,全葡文教學,平時出街賣餸都用葡文」,又笑言用中文讀法律已不容易,用葡文就更加困難;幸好經過一番苦功,他目前葡文已達一定水平,日常溝通沒有困難。他向有意到葡萄牙讀書的同學教路,學好葡文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相信會更易入手。 談到畢業後發展路向,他稱,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畢業後會先返澳門了解實際情況,再決定發展方向。他亦有意在澳門考律師牌,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行業。 蔡泳君同學現時在葡萄牙攻讀葡語教師碩士第一年,她已在葡生活五年,生活習慣早已入鄉隨俗。她分享當地的居民出去玩、夜蒲的日子不會是周六、日,而是選擇周四;喜歡在晚上8時、9時或更遲才吃晚飯等。問及當初為何選擇到葡萄牙留學,蔡同學稱,以前是比較喜歡日文,但有感懂葡語在澳門比較有競爭力,故便放棄去日本求學,全心全力學習葡文。她認為,在澳門想學葡文的人很多,但真正達到頂點的人不多,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其中一員,故選擇到葡萄牙升學,同時又可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 蔡同學稱,在葡萄牙不時會接到翻譯工作,雖然有意留在當地發展,但她是透過政府資助計劃到葡萄牙讀書,按計劃規定,政府給予資助來葡國讀六年, 她亦有義務回澳門服務六年,故畢業後先會在澳門從事六年的葡語教育工作,並希望期間取得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