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主辦的第30屆澳門藝術節自開售後多項節目獲觀眾鼎力支持,門票搶手,主辦單位決定加開共七場熱門節目,由明(4)日上午10時起於澳門售票網各售票點、網上及電話同步發售。藝術節「早購優惠」至下周日(7日)結束,觀眾可把握機會享用購票優惠。 加開節目及場次分別包括:5月9日及10日晚上8時共兩場《咖喱骨遊記2019 ·旅行裝》、5月12日下午3時《離下班還早─車衣記》、5月12日晚上8時《再見小王子》、5月18日下午5時30分(適合二至四歲幼童)《寶寶自由樂睇》、5月19日早上10時(適合六至24個月幼童)《寶寶自由樂睇》、5 月24 日晚上8 時《一寸法師》。 本屆藝術節精彩節目、購票及優惠詳情可瀏覽「藝術節指南」,於網站www.icm.gov.mo/fam下載電子版本,關注澳門藝術節臉書專頁以及訂閱「澳門文化局」微信公衆帳號。
去年強颱風「山竹」來襲期間,本澳設置16個避險中心。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昨日表示,今年將新增二個及減少一個避險中心,分別是新增關閘工人球場及俾利喇街的鏡平學校,減少氹仔創福豪庭避險中心。今年合共設17 個避險中心,總計比去年多一個。 另外,氹仔避險中心之一,創福豪庭體育培訓中心因租約問題而取消,當局將與有關部門妥善溝通,日後會將位於氹仔有需要避險的人士,集中送往奧林匹克體育館的避險中心進行接待。 鄧玉華又提及社區避險工作,表示本澳六個區域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將組成應急義工,協助日後有需要的家庭解決災後緊急問題。 被問到已購物資若屆時有幸未有風暴潮,會否造成浪費?鄧玉華回應稱,當局有必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若如食物等未能擺放太久的物資,有需要時會轉予相關的社服中心,不會造成浪費。 去年在立法會辯論今年度施政方針會議上,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曾表示,根據「山竹」襲澳期間的經驗,發現有市民因為避險點太遠不選擇前往,並發現關閘避險中心最多人使用。
為打擊不良的士司機違規行為, 第3/2019 號法律《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 (俗稱《新的士法》)將於今年6月3日起生效,為讓的士業界了解有關法律制度內容及注意事項,交通事務局聯同治安警察局及法務局日前舉行《新的士法》介紹會,向業界簡介有關法律制度以及將相應推出的補充法規的重點內容。
颱風暴雨季節將臨,舊樓窗戶與外牆安全再度引起關注。澳門舊樓林立,甚至不是暴風雨季節,窗框飛墮、外牆石屎剝落事故時有發生,近期窗門跌落或大廈外牆石屎剝落事故日增,氹仔多個屋苑連迭發生窗門墮落事件後,強制驗窗驗樓制度再次引起社會熱議,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亦在會議上提出討論,要求政府立法強制驗窗驗樓,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根據官方資料,本澳現時樓齡30年或以上商住及工業樓宇,多達4,838幢,遍布各區,當中不少日久失修,窗門鬆脫搖搖欲墜,外牆批盪鬆弛有剝落危險,對行人構成潛在威脅,但現時沒有法例強制業主驗窗驗樓,同時,檢驗大廈公共外牆部分更因程序繁複,故此鮮有業主主動驗樓,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輿論多同意有必要立法強制驗窗驗樓。 第79/85/M 號法令《都市建築總章程》第七條(保養、維修及改良)規定,建築物應以五年為一期進行保養、維修及改良工程,目的係使建築物經常維持在良好的使用情況,條文欠缺清晰的驗樓指引,但規定樓宇進行保養、維修及改良工程,無論由業主或樓宇擁有人主動進行,又或由政府按照規定著令進行,都須有保護都市、風景及文化財產委員會意見書。 建築工程業人士指出,本澳數千幢舊樓中,「三無」大廈眾多,沒有成立業主會、沒有管理公司、沒 有管理人員,要推動該等「三無」大廈參與驗樓計劃存在難度,特別是居住於殘舊樓宇的弱勢人士,政府應推出適當援助措施,協助成立業主會,資助低收入家庭,共同承擔樓宇檢驗、保養及維修責任。 「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措施香港早在2011年已修訂《建築物條例》實行,澳門至今仍未訂立相關法例,建築工程業及關注舊樓安全社會團體,均認為澳門有必要推行強制驗樓計劃,立法制定相關檢驗項目和準則,以及驗檢人員資格,規定有關樓宇定期進行檢驗工作。 現行《都市建築總章程》法律施行已30多年,政府曾於2010 年1月就修訂《都市建築總章程》行政篇諮詢文本,展開為期兩個月公開諮詢,但時隔九年,修訂法案至今仍未提交立法會審議,議員亦多次敦促政府盡快修訂法例,為保障市民安全,「強制驗樓驗窗」刻不容緩。
「語言大數據聯盟(LBDA)2019年年會」昨(2)日在澳門理工學院舉行,主題為「未來.無限」。在一眾嘉賓的見證下,「中葡英語音識別同傳系統」啟動儀式舉行,同日下午更邀請專家學者參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實際中的應用論壇」及「全球教育資源共享論壇」,分別就論壇主題進行發言及深入探討。 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理工學院與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成立中葡英機器翻譯聯合實驗室,目前已為澳門政府部門開設中葡公文輔助翻譯系統,以及針對葡語學習者的需求,推出「中葡通」手機智能學習軟件。理工學院院長嚴肇基教授表示,該軟件特設語音功能,在翻譯速度、準確度上具一定優勢,相信對培養中葡人才有重大的裨益及推動力。 語言大數據聯盟聯席主席黃友義致辭表示,語言大數據聯盟會員數量已增至240多家,遍布港澳台在內的全國所有省級單位;國際院校和機構增至近30所,覆蓋歐洲、美洲、澳洲;此外,語言大數據聯盟建立的LITx Academy 在線資源共享平台,承接了大型國家級機器翻譯審校項目,且在歐洲,美國,俄羅斯,澳洲等地的拓展和項目開發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為響應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社會工作局聯同全澳49間社會服務單位,於本月至6月期間舉辦「2019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啟動禮昨(2)日假社會工作局轄下的健康生活教育園地舉行。 「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至今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今年系列活動包括六個分區(台山區,青洲區,中區,南區,氹仔區及路環區)主題嘉年華活動,58個小組活動,79個講座/工作坊以及90個其他類別活動等,合共233項。主辦方期望市民透過參與活動,發掘有潛在服務需要的家庭,盡早由服務單位介入,減少家庭危機發生,深化三級預防的作用。 社工局稱,以分區舉辦活動的方式,有助迎合各區的特色,以回應區內居民的服務需要,同時也方便居民在居住地區參與活動,以提高活動的可近性和可及性。 詳情可瀏覽社工局網頁www. ias.gov.mo 或致電家庭及社區服務廳2822 1150查詢。
本澳今年至今已出現27宗麻疹病例,最新一宗是一名曾接觸感染麻疹男嬰的女護士,目前正接受隔離治療。由於未滿一歲嬰幼兒尚未達到接種麻疹疫苗的年齡,衛生局將照顧一歲以下嬰幼兒的人士與醫務人員列入最需要接種疫苗的人群。其中嬰幼兒及1970年或之後出生的托兒所員工、醫務人員不需預約即可到衛生中心接種。 隨著新一批5,400劑麻疹疫苗本周到貨,衛生局昨(2)日推出新措施,新增預約通道讓照顧一歲以下嬰幼兒的人士,包括家務助理可接種麻疹疫苗。
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日跟進本澳防災減災公共工程及規劃,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委員會主席李靜儀會後轉述海事局說法,計劃在內港裝置 14 個退水拍門,爭取於今年6 月前完成安裝。 李靜儀稱,有關工程已於上月1日起施工,工期130個工作天,工程費約200萬元。市政署亦計劃在6月份開始更換內港潮水閥和止回閥,預計需時七個月,完成後可減少海水倒灌。 此外,李靜儀引述警察總局表示,預計會於今年內在低窪地區50支天眼上增設50個警報器,另在路環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等高點上亦會加裝警報器應對風季。至於路環西側的「一岸」、「一湖」兩個沿岸治水方案,李靜儀引述工務局稱,因應荔枝碗片區文物評定結果,治水方案的範圍需要擴大至包括荔枝碗,但方案仍未最終落實。 李靜儀稱,會上有委員認為大部分防洪規劃都處於初步或研究階段,與去年底開會的內容分別不太,對相關工程的進度表示不滿。對於不同部門負責防洪工程要如何統籌,政府亦未有正面回應,委員擔心各部門未能完善統一協調會拖慢相關工程進度。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2)日早上討論《輕軌交通系統法》法案,列席會議的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會後向傳媒表示,輕軌公司會在短期內成立,估計是在上半年內,被問到有無具體日期,他說:「你可以用月來計、星期來計,千其唔好用日來計。」三常會昨日討論《輕軌交通系統法》,政府聽取委員會意見後,認同文本中有關刑事規則可援引《刑法典》 規定,而關於未來輕軌公司監察人員被賦予公權力,委員會憂慮或會被濫用,政府亦接受建議,未來有關監察人員將不被賦予公權力,但保留一定權力維持秩序與安全。 羅立文會後指出,未來輕軌公司成立後,運輸基建辦公室會同日解散,大部分運建辦人員會轉移至輕軌公司工作,日後輕軌公司負責的工作等同於現時的運建辦,但輕軌公司需向監督實體交通事務局提出建議,再由行政長官批示,決定權在於政府。他稱,會與港鐵協商,將原來與政府簽署的合同轉移至新成立的輕軌公司。至於運建辦主任何蔣祺會否到輕軌公司工作?羅立文稱,「未定,等多幾日,有消息會公布,唔好心急!」
澳門理工學院院長嚴肇基昨日出席活動後受訪表示,2019年前學年理工學院將開設碩士、博士學位課程,範疇涵蓋中葡翻譯、電腦、體育、博彩管理、護理、中英翻譯等領域,每班約招收20名學生。計劃招約300名研究生,現正陸續招生,報名情況踴躍,預計整體2019學年整體學生人數約增10% 至4,3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