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在本澳留學內地學生的電話詐騙攻勢持續凌厲!短短兩日內再有兩名女學生中招,被騙徒假冒快遞及內地執法部門手法合共騙去人民幣60 萬元。被騙的兩名女學生分別20歲及19歲,同為內地居民,現時在本澳升讀大學。第一宗騙案發生在本月21日傍晚,20歲女事主的澳門手機接到一通自稱速遞公司職員的來電,對方聲稱事主寄往上海的包裹?面有兩張假證,現正被海關扣查。電話接,先後轉至上海某「警官」、「科長」,最終要求女事主開設銀行賬戶,存入人民幣58萬元,證明「擁有相當財富因而毋須犯案」。而當女事主表示沒這麼多前,該「科長」還稱,「30萬也可以」。於是女事主竟向母親訛稱「學校暑期交流需資金轉賬證明」,騙取母親匯款人民幣30 萬元
治安警根據舉報於本月21日突擊搜查路氹一間娛樂場酒店,在六樓與七樓各一間客房內截獲五名年齡介於20至40歲的內地女子,並搜出374個安全套,五人承認來澳賣淫,稱每次可收取1,000至1,800元不等肉金。 警方調查發現,五人會以微信支付方式向一名30多歲王姓內地男子繳交每日250元至300元不等的酒店房租,懷疑這名王姓男子操控五人賣淫,而與王某同樣登記租住酒店房間的還有另一名李姓本澳男子。同日下午3時許,治安警在酒店大堂截獲王某,他供稱替另一名在逃的內地男子「打工」,主要協助申請娛樂場會員積分卡,以積分兌換酒店房間供人使用。至於李姓本澳男子則在其住所被警方截獲,他承認出借身份資料供在逃男子申請娛樂場會員積分卡,從中獲利500元,但對賣淫一事表示不知情。 警方目前已將五名內地女子及王某、李某等人分別依不法提供性服務及操控賣淫等罪名移送檢察院處理,並追查在逃男子的下落。
廉政公署昨(23)日發出新聞稿回應三名立法會議員前天在辯論動議中要求修訂《刑法典》中有關公職人員貪瀆、違紀等罪行的刑罰條文、加重刑罰以提升阻嚇力的建議,廉署表示,正研究完善反貪及公職紀律法律制度,近期將公布研究報告,提出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議。
社會工作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特區政府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凡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申請敬老金,而本年度敬老金將於今年10月發放,金額為澳門幣9,000 元,預計受益人約90,000 人,凡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19年內年滿65歲的長者,可向社工局辦理敬老金申請。 為管理公帑運用及跟進受益人狀況,社工局會定期進行「敬老金受益人核查工作」,今年抽查個案約370宗,並於本月發函通知相關人士,須透過敬老金申請表更新及確認個人資料,並連同澳門居民身份證影印本,以及相關文件送交社會工作局,以配合辦理核查手續。 社會工作局呼籲所有敬老金受益人,如個人資料出現變更,例如居住地址或聯絡方式改變,必須通知社會工作局。而居住在澳門地區以外的敬老金受益人須辦理生存證明,若未能完成辦理在生證明或核查手續者,將會影響敬老金、現金分享之有效發放。如有疑問可致敬老金查詢專線28366166, 或瀏覽社工局網頁www.ias.gov.
繼早前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戀愛巷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壞,市政署昨天(23日)發現市政署大樓面向蘇雅利醫士街的牆身被塗鴉,並已報警及通報文化局。接二連三的事件,當局應該早日思考有效對策,保護好本澳珍貴的文化遺產。 自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20多處極具澳門特色建築,不但承載著澳門的歷史和文化記憶,也是澳門亮麗的旅遊名片,成為不少旅客首選、必到的「打卡」勝地。但是遊客多的地方,便會有旅遊不文明的現象。今年1月至今, 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戀愛巷以及市政署大樓相繼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壞,令人心痛。 其中, 大三巴被外地遊客視為地標性建築,但在今年1月23日晚上,文化局保安人員發現有航拍機墜落在大三巴牌坊的第二層石拱並報警處理。雖然文化局次日早上派員到場檢查,包括採用3D掃描技術全方位掃描撞擊位置,並確定大三巴牌坊未有受損。但是如此堪稱驚險的事件,依然令全澳市民擔憂,一旦造成絲毫損毀,哪怕復原技術再為高超,都破壞了文物的價值。 早前,文物建築大炮台牆體再次被人發現有塗鴉刻字痕跡,疑似「25.4.18 」的字跡,顯示可能早已在去年就已經被刻畫。當局指初步判斷有關行為涉嫌觸犯「文遺法」並已報警處理,但未鎖定作案人。同時指出,相信僅為個案,但要在配合警方調查搜證工作之後,才可進行修復工作。 本澳《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禁止在被評定或待評定的不動產上刻畫或塗鴉,違反有關規定者將被科處澳門幣2,000至20,000元罰款。 但是相信不少遊客都不了解,甚至未有違法意識和忌憚心理。本澳不少景點不設售票,雖難以效仿外地針對破壞文化景點的黑名單制度。但是作為坐擁如此數量世遺建築的旅遊城市,當局要拿出決心,思考有效對策。 此外,還要加強對文明旅遊以及《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宣傳,讓遊客知曉若破壞被評定或待評定的不動產上刻畫或塗鴉所要承擔的責任。 還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思考讓市民主動、遊客自覺地參與到保護文物建築以及阻止破壞行為的行動中,共同保護維護澳門的珍貴文化資源。
統計暨普查局昨(23)日公布上月訪澳旅客數據顯示,4 月份入境旅客有343 萬2,187 人次,按年上升15.9%。留宿旅客162 萬4,285 人次, 增加5.4%; 不過夜旅客180萬7,902 人次,升幅更達27.4%。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23)日中午在政府總部會見澳門影業協會榮譽會長梁慶庭一行,雙方就推動澳門影視業界發展交換意見。 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努力促進產業多元發展,文創產業是其中之一,近年不斷在政策和資源上提供支持,其中協調相關部門推出多項措施鼓勵電影業界發展,也通過文化部門和文化產業基金加大支持力度。政府樂見業界借助澳門中葡平台的優勢推動影視產業向外開拓,也會透過相關政策鼓勵業界培養專業人員學習和成長,促進本地影視業界不斷邁向專業化發展。 梁慶庭表示,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近年大力支持文創產業和電影業發展,通過相關部門為本地電影業發展提供幫助,令產業逐步成長,邁進新階段。 會長鍾楚喬和理事長徐欣羡簡介了協會和業界的發展情況,他們表示,業界歡迎中央於上月出台支持港澳電影業在內地進一步發展的措施,業界將會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並加強與內地及香港電影業界的溝通合作關係。 會面中亦交流到業界可以借助中葡平台,讓澳門成為葡語系國家的文化產業交流平台、完善政策吸引內地及外國攝影團隊來澳取景,以及加強本澳電影業人才培養等。
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前(22)日率領領導及主管人員走訪澳門高校研究生聯合會,與約60名青年學生進行面對面座談交流,分享研究生活的點滴和學習心得、未來個人生涯規劃,以及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並提出問題及意見,當中包括研究生畢業後如何發揮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特區政府如何扶持青年就業與創業,以及青年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等。 老柏生表示,自特區政府成立以來,重視優先發展教育,貫徹「教育興澳」和「人才建澳」施政理念,致力提升澳門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整體素質;同時增加對持續教育的資源投入,鼓勵學生以至全民持續進修,及時提升專業水平和競爭力。 特區政府亦高度重視青年工作,致力促進青年全人發展,為青年的發展搭建平台,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成功創設條件。他勉勵青年學生抱有求知與探究的熱誠,追求卓越及創新,勇於跳出「舒適圈」,嘗試新事物,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國家、為大灣區、為澳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是次活動為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範疇——2019年青年工作」中「官員走訪機制」系列活動之一。未來,教青局將繼續走訪不同高校學生組織和青年社團,與青年進行深入交流,聆聽其意見及建議,作為日後優化青年工作的參考。出席是次活動還包括教青局局長梁慧琪、副局長龔志明,廳長張敏輝,以及各級主管人員。
市政署昨(23)日表示,發現市政署大樓面向蘇雅利醫士街之牆身被塗鴉,已報警跟進,同時通報文化局有關情況。市政署將徵詢文化局意見,並配合警方調查程序後,跟進大樓牆身之修復工作。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市政署大樓為澳門歷史城區內的歷史建築。《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禁止在被評定或待評定的不動產上刻畫或塗鴉,違反有關規定者將被科處澳門幣2,000至20,000元罰款。市政署提醒公眾切勿胡亂塗鴉,以免觸犯法律被檢控。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日完成審議《船舶商業登記法》法案並簽署意見書,將提交立法會大會表決。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該法案主要是完善船舶的商業登記制度,即未來除了海事登記外,還有船舶商業登記,兩種登記具有獨立性,即使船舶未完成海事登記,亦可進行商業登記,且商業登記非強制性,船主可選擇不作登記。 陳澤武表示,法案正式由《船舶登記法》更名為《船舶商業登記法》,清晰其登記性質。另外,法案原建議將船舶命名的核准及審查工作,由海事及水務局和商業及動產登記局共同審批,但由於海事活動規章規定,審批命名的權限屬海事局,因此最終建議船舶進行商業登記,登記局可對命名提供意見,例如是否具影射性及是否適合等,但最終審批權在海事局。 法案因應特區政府正式管理85平方公里海域,有責盡快完善與海域相關的各項建設工作,包括更新與船舶相關的登記制度,確保可查詢已登記船舶的法律狀況,這有助於完善澳門的船舶登記制度和海域管理制度,亦為澳門加快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為實現融資租賃作為發展澳門特色金融的目標創造有利環境,以及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和拓展海洋旅遊事業提供更堅實的基礎。